海蘭珠彌留之際,皇太極正在外指揮作戰,得知消息后,他立即拋下戰場日夜兼程趕回盛京,因趕得急天又冷,居然跑死了五匹馬。而皇太極如此寵愛海蘭珠的真實原因居然是這個。
皇太極作為大清國的第一個皇帝,身邊的女人自然是數之不盡。
但是,正如晚期時候的皇太極說的,我要是想要女人的身子,那還不是輕而易舉,但是唯獨有一個人才是我的心中摯愛。其他的女人,不是敬我怕我,就是為了某種目的刻意的諂媚討好我。可我要的根本不是這些!
皇太極是一個征服者,他不光對權勢對皇位充滿了野心,對女人他也一樣,不但要她們的人,更要她們的心。
皇太極寵幸過很多女人不假,但在他的生命里,有三個女人卻是至關重要的。
這第一個就是他的結髮妻子哲哲。皇太極是怎麼娶到哲哲的呢?
其實,皇太極迎娶大福晉哲哲最初只是因為聯姻的需要,是一種政治婚姻。
在此之前,努爾哈赤曾三次親率部隊征討蒙古科爾沁部落,但這三次皆大敗而歸,之后雙方沖突不斷。
後來努爾哈赤要奪取天下,對抗明王朝,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比較能夠倚重的政治力量。
所以娶到了哲哲,就等于得到了蒙古的支持,得到了一個重要的輔助力量。
但,雖然皇太極娶到了哲哲,而且日后還封她為皇后給了她至高的尊榮,而且哲哲為人寬和,處事公道,在后宮中有著極高的威信,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皇太極的「賢內助」。可是,皇太極卻并不喜歡她。
因為,她對皇太極太順從,處處為他考慮周到,動不動就用大道理勸他,拿江山社稷壓他,可以說她是一個好皇后,但卻不是男人理想中的完美妻子。
所以,皇太極對她是敬,是怕。敬她一心一意為大清國著想,怕的是如果反目他會背上背信棄義的罪名,而且哲哲的家族勢力絕對不能小覷。
皇太極的第二個女人就是大玉兒,為什麼說他忌諱呢。
雖然大玉兒是姑姑哲哲力薦嫁給皇太極的,但真正讓皇太極下定決心的是因為,草原上一個僧人曾經預言大玉兒將來是要母儀天下的人。
所以,正值皇位爭奪的關鍵時期,皇太極可不想這個女人落在別的男人手里,而讓別的男人登上帝位。
而且把大玉兒娶進宮后,皇太極發現她特別的聰慧,而且性子沉穩深藏不露,情緒也是喜行不怒于色。這樣的女人讓他捉摸不透,也征服不了。
再加上大玉兒因為心里藏著多爾袞,所以對皇太極的恩寵持無所謂的態度,這樣至高無上的皇太極無比的挫敗。
後來,當皇太極知道大玉兒真正的情郎就是多爾袞時,而且還曾偷偷地為多爾袞送信化解他的危機,皇太極更是視大玉兒為潛在的對手了。
這最后一個女人,也就是皇太極鐘愛一生的女人就是海蘭珠,也就是哲哲皇后的親侄女,大玉兒的親姐姐。另外,她還有一個身份,就是是一個嫁過人的寡婦。
海蘭珠與皇太極成婚時已經26歲,并非豆蔻年華。此時皇太極已過不惑之年,比宸妃大16歲,二人形影不離,情投意合。
皇太極對海蘭珠有多好呢?首先,給海蘭珠的封號是宸妃。這個封號并不是誰都可以有資格得到的。當年,就連武則天想要一個宸妃的名分也沒能如愿,可想而知這個封號的獨特尊貴性。它僅次于皇后,位居四妃之首。
另外,海蘭珠居住的宮殿也賜名為「關雎宮」,因為《詩經》中有「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詩句。可見皇太極認為海蘭珠就是那君子都渴求的美人。
隨后,在海蘭珠為皇太極生下一個兒子時,皇太極竟然公然告知群臣有意立此子為太子。
而且大赦天下,大宴賓朋。這在其他兒子出生時可是絕無僅有的。
而在宸妃彌留之際,皇太極正在指揮作戰,得知宸妃病危的消息后,他立即拋下戰場日夜兼程趕回盛京,因趕得急,跑死了五匹馬。
可惜當他進入關雎宮時,宸妃已經走了。
皇太極悲慟欲絕,寢食俱廢,幾次昏死過去。而為表示對愛妃的悼念,皇太極為其舉行了隆重的喪禮,賜謚號為元妃。
最后,海蘭珠死后不到兩年,皇太極也命歸九泉了。皇太極對宸妃這種真情篤意,在歷朝皇帝中都是少見的。
可為什麼皇太極對海蘭珠如此寵愛呢?
第一,因為愛情。后宮的女人都把皇太極當作九五之尊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她們敬他,怕他,討好他,但是海蘭珠不同,她把皇太極當一個男人來愛,把自己的整顆心都給了他。所以,皇帝也是人,也需要人愛,從沒有體驗過真情的皇太極自然十分珍貴這份感情。
第二,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海蘭珠的迷人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在別人的襯托下顯現出來的。比如,皇后哲哲端莊,比如大玉兒聰慧。所以這樣一來,不諳世事不懂人情世故的海蘭珠就顯得清純可愛很多。
而男人,雖然不喜歡笨女人,但卻極其喜歡在自己面前嬌柔多情的女人。而嫁過人的海蘭珠卻很懂風情,什麼時候該撒嬌,什麼時候該生氣,什麼時候該低頭示弱,海蘭珠把握的恰到好處。
在她面前,皇太極可以放下防備,只享受一個女人的柔情,試想,哪個男人會不愛呢。
最后,就是憐惜。男人都有憐香惜玉的本能。看到弱女子就會激起保護欲,這也大大滿足了皇太極的成就感。
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