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考古史上發生過一次重大的考古失誤,那就是明十三陵中的定陵。定陵的挖掘是世界考古史上的悲劇,因為當時的技術不夠好,在陵墓出土的各種文物以及絲織品因為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護,而迅速的風化了。不僅如此,民間還傳出了極為詭異的明十三陵靈異事件,據說凡是挖過這個陵墓的人都死于非命。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講的便是建國以來首座有計劃進行發掘的帝王陵墓——定陵地宮。地宮占地面積約為1200平米,在這千余平方公尺的室內出土了三千多件文物,更有四件國寶:金冠、鳳冠、夜明珠和明三彩。
說到關于明十三陵挖掘的話,那就不得不從1955年10月4日的一篇《關于發掘明長陵的請示報告》說起,這篇請示報告是由在我國文學領域頗有地位的郭沫若、吳晗等人發起的,有一點必須說那就是當時我國的考古技術根本沒有達到能夠應付如此龐大的挖掘工作,但是最終上級還是做出了同意的決定——同意挖掘。
1955年12月初,「長陵發掘委員會」成立了,一個由吳晗和其他幾位發起人組成的委員會,28歲的趙其昌負責發掘工作隊的隊長。
他們首先是對長陵進行的發掘,但是發掘工作進行了三天,一行人還是不知道從何下手,對于長陵的位置也是根本摸不清楚,在這一路尋找的過程中還發生了不少怪異的事情:兩個月內雨水不止,附近的村莊中的女性出現一些癲狂行為,而且行為怪異的人也是數不勝數,村民目睹這一情形之后馬上要求考古人員中止發掘計劃。
考古專家們被逼無奈只好將目標轉為定陵,定陵的挖掘和長陵比較起來那就順利多了:挖掘工作沒進行多久,一個工作人員就發現了定陵的鑰匙——一個刻有「隧道門」的石條,有了「鑰匙」讓他們沒過多久就找到了地宮的入口,就這樣順利的開始挖掘定陵。
定陵一出土一場報應便隨之一起來到——發掘伊始,天空中電閃雷鳴,守陵的石獸歷經百年都安然無恙卻在此時被雷劈了一個,甚至還有兩個守陵人被雷電劈死。
之后萬歷皇帝的棺槨被領導要求扔掉,結果被附近的村民撿到,一對老年夫婦將其打造成自己的用的棺槨,結果剛將棺槨打造好,兩人便一命嗚呼了,不到半個月的事件;而另外拾取了材料的村民,家中兒女竟有四人死于棺木之下,一人死于棺木之上。
民間也有著這樣的傳言:皇帝的東西是不能亂碰的,因為無福消受,而且搭上了自己的命,這七人便因此而死。
怪事就這樣不斷的發生,甚至連參與挖掘陵墓的人都無一幸免:定陵發掘重要決策者獄中自殺,負責發掘指揮者飛機失事,開館攝影師上吊,而且銷毀萬歷皇帝尸骨的紅衛兵也多有不幸。
后人將矛頭直指萬歷皇帝——萬歷皇帝在位期間,貪淫無度,將他所有能夠盜的墓都盜完了,甚至連其祖宗也未能幸免;建造定陵時,在地下挖到了巖石,按照風水的說法是大不吉,但他為了省錢就湊合建了,他哪里料想的到后人的「考古式挖掘」陵墓,卻搭上了多條性命。
當年挖掘定陵所引發的一系列劫難,為了安撫民心,上級立馬下達了一份文件,「停止一切對帝王陵墓發掘」,才得阻止劫難的再度發生,此后也形成了不挖帝王陵的傳統。
定陵博物館直到1959年9月30日才正式宣告成立并正式對外開放,這才使得國內外觀眾能夠一睹其風采。定陵的發掘迄今已過50多年,當年開挖的神秘和不安也已經不復存在,后人不禁感嘆老前輩夏鼐先生在定陵發掘三十年之后的遺憾之言:「如果現在挖,或許后果能好好些,再推遲三十年也許會更好。「
本文來自專欄《靈異事件檔案》,歡迎各位感興趣的朋友關注。
推一篇文章:
真實農村盜墓:半夜盜挖古墓,曾一夜賺5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