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回東北老家參加了一場老同學聚會。
多年未見,讀書時的青蔥小伙們,不論是樣貌還是精神都不太一樣了,不過這絲毫不耽誤大家飯桌前把酒言歡,互抒心聲。
喝的最多的就是老胡,我上次見他還是兩年前,當時他在一家本地私企當小領導,整天愁著怎麼把收入搞上去,逮到我就各種問賺錢機會。
這次再見面,他明顯有一種舊貌換新顏的感覺。
一問才知道,原來是開始炒股了。
飯桌上,老胡和我搭著肩,喝著酒,侃侃而談,從最近的螞蟻上市,到上半年的得失,再展望下半年的收益,聲音越來越大,情緒也越來越振奮。
我忽然發現,老胡入坑后,聚會的這些「老男人」們,竟沒有一個不炒股的了。
正所謂,人到中年有點苦,想來想去不如炒股。
中年男人們正在用炒股,干掉所謂的「35歲危機」。
中年男人有多苦,年輕時是怎麼都想不到的。
畢竟,誰年輕時不是斗志昂揚意氣風發,總覺得自己能一路青云,升職加薪,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
別說對職場上的「35歲危機」嗤之以鼻,就連財富積累的路徑,也壓根想不到還有「炒股」這招。
可一旦人到中年,就都不一樣了。好像忽然間認清了自己,也摸清了這個社會運行的大體規律。
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實社會上的大部分工作,都是標準的模塊化,只需要掌握相應的技能就能做好。
這個技能,雖然難度有高有低,但終究會在一定時間內學會,再用一段時間熟練。
看看職場上,工作五年的人確實比工作一年的強很多,但工作十年的未必比工作五年的強多少。
不管你強多少,「35歲中年危機」總會準時來到,面對年輕人不再具備競爭力,這也是每個中年人必須要面對的現實。
大學時和我一個宿舍的老李,就是這樣一個中年男人。
老李畢業后進了一家房地產公司做財務,工作前幾年還干勁滿滿,很快就做到了財務部二把手,結婚生子,人生向上。
但這幾年,房地產行業逐漸蕭條,他又到了35歲,忽然發現自己沒了上升空間,發展遇到瓶頸。
說是部門領導,但也天天加班到深夜,還要面臨后輩年輕人對職位的覬覦。
在外工作壓力再大,他也不敢隨便辭職。每月幾萬的車貸房貸子女教育費,一旦斷了工作,都不知道從哪付起。
更何況,除了現在這份工作,他也不知道自己還會些什麼
回到家也好不到哪兒去,父母年邁,孩子尚小,老婆忙碌無話,朋友也很難像年輕時那樣聚在一起了,越發覺得生活無趣。
當一個人突然意識到,自己只不過是在走「普通人正常道路」的時候,對中年男人其實挺殘忍。
正是在這樣的時候,中年男人們發現了一個好東西——股票市場。
看多中國,可以買指數基金;看空中國,可以做空股指期貨;
明晰行業,可以買行業ETF;深研公司,可以下注個股;洞察聯系,可以組合對沖。
在被現實生活限制多年以后,中年男人終于可以在不受束縛的股票市場里自由翱翔了。
一旦進入股市,痛苦是什麼?迷茫是什麼? 「35歲危機」又是什麼?
早忘了。
所謂「股票在手,天下我有」,大概就是這種感覺。
每一條K線都像心電圖,是中年男人們仍在活躍的證據。
當然,面對中年危機,誰說中年男人只想靠炒股逃避,他們是想把股市變成中年機遇。
人到中年,最靠譜的一個品質就是,自己是幾斤幾兩,掂量得比誰都清楚。,
手頭是有了點錢,但這些錢,既買不起大房子,也投不了好項目。
今天一失業,流水立馬斷。
眼看著身邊的領導同事換了房換了車,自己卻依然原地踏步,誰都心有不甘。
心里也有點激情,想創個業,可前怕狼后怕虎,資源不足,能力不夠,時機不好,最重要的還是怕失敗以后,沒有回頭路。
就像我的老同學老胡說的,「創業就是玩火,容易尿床。」
那怎麼辦?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幾十萬的資金,理財產品看不上,P2P又不敢碰。
想來想去,不如搏一搏,干脆去炒股。
雖然沒有巴菲特的資產,但總可以像巴菲特一樣把雪球開始滾起來嘛。
而且,在搏一搏的選擇上,炒股還有個優勢。相比彩民和賭徒,炒股至少有個正經名號。
關起門來努力研究K線跟蹤財報,也是一種勤勞致富,給老婆孩子和親朋好友以財富自由的曙光,充滿著正能量的自我感動。
誰讓股市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地方,可以讓人有一種合法搶別人錢的錯覺。
不過,「合法搶錢」,大多數的結果都是「合法被搶錢」。
但就算被搶了,中年男人也不會埋怨,只會怪自己還「不懂」,然后繼續修正認知,提升專業技能。你說,工作了以后,還有什麼事能讓男人們專心學習?想想這也不是一件壞事。
還有更多的中年男人,在經過股市的風吹浪打后,心態都不一樣了,不求徹底翻盤,只求不翻船,稍微賺點就好。
老李就經常跟我們說,「現在我炒股,也就求每年多掙個年終獎,不貪心。」
大家一致表示同意。
不僅能賺年終獎,炒股作為「第二職業」,還能進可攻退可守。當別人問起事業相關問題的時候,你總可以淡淡喝口茶,然后說「有空搞點金融」,或者「我隨便做點投資……」
這樣一看,炒股真乃中年男人們面對「35歲危機」,讓人生再次雄起的不二之選。
當然,很多人會說,「股票市場太黑了,有太多內幕交易。」
但男人到了中年,什麼世面沒見過?職場上生意場上的爾虞我詐勾心斗角,一點也不比股票市場少。
用我前同事老劉的話說,「放眼全社會的任何行業,都找不到一個比股票市場更公平,更透明、更自由的地方,這才叫真真正正的省心!」
老劉去年從我們公司離職,跑去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做了金融合作部負責人,一開始靠著新鮮勁打拼了一段時間。
但最近跟我打電話,開始透露出想辭職炒股的打算。
問他為什麼,他抱怨說原本以為離開人際關系復雜的金融圈,能在所謂互聯網公司清靜一點。
但沒想到標榜最看重本事的互聯網公司,抱團取暖攀關系仍然嚴重,不是看業績說話,而是看你會不會做匯報,會不會向領導邀功。
老劉看不上那一套,可又沒有辦法,只能寄情于炒股,沒想到今年還靠著行情在股市小賺了一筆。
兩相權衡下,他有了全職炒股的想法,一心想在公平的競技場上發揮才華。
[這里講個機遇!]我通過季報研究了兩百多只個gu,結合大數據分析,選了十只2021金gu。公司業績良好連續四年近利潤保持良好增長,且公司經過前期調整,處于嚴重低估狀態,筑底吸籌已基本完成,當下資金開始搶籌,啟動信號明顯,極大機率成為翻倍gu。投資是認知的變現,學習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私信【新年】
按他的話說,股票市場上匯集了全中國最優秀的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就算慘點假,至少并不完全是假的,股價和成交量很公平,大家得到的都是第一手資料,并不會因為你怎麼樣就歧視你,也沒有你看不到的地方。
而且,這里沒有爾虞我詐,不管你資源多少、人品幾分,只要上了股市,全憑實力,干就完了。
買錯了手起刀落,干干凈凈;買對了還能贏錢,說不定就逆風翻盤了。
相對爾虞我詐的職場和荒誕混亂的人生,股票簡直像個優雅的淑女。
男人們在告別了年少的理想后,在中年時又開始厭倦起職場的虛偽。
幸好,在股市里,他們可以重新找到內心的秩序,這個大家眼中最公平的競技場,永遠都在等著一茬又一茬「35歲危機」的男人們一較高下。
不知道你們身邊的情況如何,反正最近幾年,我身邊的中年男人全都開始炒股了。
無他,還不是因為都遇到了「35歲危機」。
年輕時,大家見面總是吆喝「去打球啊」,或者關心關心「工作怎麼樣?升職加薪沒?」
而現在不管是見面還是群聊,滿屏都是「怎麼樣?今天紅了沒?能拋嗎?」
在彼此默契的同步中,仿佛達到了一種共渡難關的心照不宣。
誰說中年男人不如狗?誰說35歲危機避無可避?
就算外部的世界再壓抑,也總有「炒股」這劑良藥,刺激著中年男人們頑強地產生應激反應。
中年的苦悶,靠炒股消除;中年的機會,靠炒股尋回;中年的信念,靠炒股支撐。
這麼一看,中年男人們炒得豈止是股票,分明是對中年混沌生活的全力抵抗。
K線仍在上下波動,市場仍在震蕩起伏,每個炒股的中年男人,都正在拼命干掉「35歲危機」。
不管外面世界如何變化,至少在股市里,炒股的男人,至死都是少年。
文章作者:毯叔盤錢文章鏈接:https://www.toutiao.com/a6888997840337502733/文章來源:今日頭條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侵權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