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跑個題
是發掘了定陵,不是挖了定陵
為什麼要發掘明十三陵? 往大了說,
為什麼要考古
為什麼我們需要歷史。
以下內容來自歷史專家龐樸
就像我們見到一個朋友總要問,你從哪兒來,你的家庭你的生活你的親人是什麼樣一樣。我們想知道一個東西的性質和未來,有一個很重要的手段就是要知道它的過去。知道它從哪兒來,我就會知道它往哪兒去。這是人需要歷史的理由,當然也是我們需要考古的理由。
我們經常在考古中發現一些東西,有的是具體的物,有的是書簡。這個價值就太大了。
我們可以通過這些實物知道兩三千年前的人生活的狀態。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他們當時為什麼這麼想,他們這個想法對我們這個民族的現狀和形成給了多大的影響。這個很重要。
當然我們有時候不考古,從一些書本文獻里也可以看到,但考古讓我們更真切更確鑿地觸到歷史。考古以后我們會發現書籍和文獻記錄的歷史不是那麼全面,不是那麼準確。因為考古,我們所知道的歷史比文獻記錄得多,也準確得多。
考古就是通過對實物的材料來直接了解歷史。通過對地下的古代材料的發現,來直接感覺觸摸歷史。考古,從字面上說就是考察古代。
我們當然不可能從時間上走回過去,不可能在空間上走回過去。但是古人有意識無意識殘留下來的東西里面可以看到古代社會的遺跡。考古使我們可以和他們面對面。讓我們超越時空。考古幫助我們超越時空和古人對話。這就是考古的價值和意義。
培根說,歷史使人聰明。考古,重要的還不只是讓我們對古代了解,更重要的是對當代的了解,對當下生活的了解,古人做過的事,當今的人,好的要記住,壞的要避免。
這就是歷史對我們生活的意義。
答案里說挖墳的,摸金校尉的你們看明白了嗎?
盜墓小說對盜墓者美化太過,
盜墓者用炸藥挖掘機是直接毀滅歷史獲取經濟利益
考古者小心翼翼用刷子掃是為了延續歷史,為了保存文化知識
為什麼挖帝王陵
因為帝王陵一般都有當時最先進的文明成果(漢文帝之類的特例除外)
平民百姓不可能陪葬幾套編鐘,幾套鼎(作大死)
想看原本的王羲之蘭亭集序學書法嗎?只能發掘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可能是最早的限量簽名,可惜發掘了可能存不住)
現階段沒有繼續發掘明十三陵
有多方面的原因
1.文物保護
這點其他答案 說的很詳細,由于經驗不足,在倉促地打開定陵地宮的金剛門后,墓里面無數在低氧情況下存放數百年的精美珍貴的字畫、絲綢等文物在突然遇到氧分子時迅速碳化,破壞嚴重。
現在有技術可以保存彩色俑了,兵馬俑博物館已經開始籌劃2號坑,3號坑的擴大發掘了,目的是為了延續歷史,為了保存文化知識,挖出來保存不了毀掉了不就白干了
2.倫理問題
明朝宗室還有活著的呢,比如朱總理,
3.領導人行政命令
其實現在已經沒多大用,秦始皇陵兵馬俑,隋煬帝陵不也是皇陵,現在也發掘了
4.最重要的一點
經濟問題,是根本問題
文物保護經費和人員是有限的,現階段主要是用來和房地產開發者、盜墓集團斗爭的
1971年底,為響應「戰備」動員,位于馬王堆附近的省軍區366醫院決定在馬王堆的兩個小山坡建造地下醫院
于是發掘了馬王堆,不然就毀了改醫院了
1986年7月18日,三星堆的磚廠取土的工地上傳來消息,工人在那里挖出了一塊玉石器。
省文管會接到報告后立即派考古隊前往調查,發現那是一塊長約40厘米的玉璋,已經被挖碎。考古隊立即封鎖現場,進行搶救性發掘
于是發掘了三星堆,不然就被盜墓的盯上了
有句話叫做「漢墓十墓九空」,可知漢墓被盜的范圍之廣、之大。王有泉說:老山漢墓已經明確被盜過,被盜年代據推測是在漢代。在清理題湊大門的過程中,考古人員驚奇地發現,在題湊大門中央靠近下緣的地方有一個洞,此洞是在抽取題湊門上數根方木后形成的,洞的大小剛好容一人鉆進鉆出,洞內存有淤土,洞的東壁被擠塌。此外,在外回廊門的下部也有一個小洞,而且墓道內的東側填土、塞石也有被擾動的跡象。
(盜洞可以重復利用的,據說1999年盜墓賊直接找到了盜洞,然后被公安發現抓捕了)
于是發掘了老山漢墓,不然就被盜墓的毀掉了
為配合城市基本建設,揚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邗江區西湖鎮一處房地產項目工地發現了兩座殘存的古墓。經搶救性清理,發現兩墓為隋末唐初磚室墓,西側墓中出土銘文中有「隨故煬帝墓志」等字樣,顯示墓主為隋煬帝
據報道
一千五百年后兄弟「重逢」?隋煬帝陵開發商巧撞名_國內_光明網
隋煬帝墓重見天日 所在地皮開發商叫楊勇與其兄同名
不搶救發掘,咱們就可能已經在暴君的墳頭蓋的房子里蹦迪了……
為什麼發掘南昌西漢海昏侯墓? - 歷史
基本上是有考古發現,都是被開發商,盜墓賊逼的不得不發掘的,就是這樣也有很多墓葬毀掉了
拯救這些還拯救不過來,人不夠,錢不夠
所以至今沒有再發掘其他的明陵,反正現在在文物保護單位和旅游局的控制之下,朗朗乾坤現在還能鬧出孫殿英?
===============
今天看了新聞,思陵燭台被盜了,我的天還是不能信得過這幫老官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