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宴會主廚我相信我有必要從廚師角度分享一下,
客人吃沒吃飽足以影響一場宴會的成敗。
ps:誰能告訴我怎麼樣才能上圖?
正常人一次一頓能吃完一斤牛肉嗎?
根據以上問題,還是需要分情況討論的,比如:
一、有一個原理大家務必清楚,一斤生肉和一斤熟肉是重量是不一樣的,主要區別于熟肉會失去大量水分,按經驗來說,根據生肉的形態(片、粒、塊、扒、大塊肉)會失去20%~60%的重量。
二、一個正常中餐飲食習慣成年男性一頓飯(含米飯、素菜),需要150g~200g熟制肉類已經非常足夠飽腹。
a、一斤上好切片黃牛肉(生的),準備打火鍋或炒菜用的。切片牛肉其實就是中國人日常經常食用的情景,此做法有一大特征,就是會失去大量水分,如果沒有上漿的牛肉炒過后,會更嚴重弄的失水。
即實際吃到肚子里面肉只有40%以下的重量,頂多也是4兩牛肉,所以一個普通成年人是完全可以食用的(食肉獸可能還不夠吃呢)。
b、一斤大塊的牛腱(生的),準備鹵制的。除了切片牛肉,鹵制牛腱(大塊牛肉)就是我們比較喜愛的吃牛肉方式,大塊的牛腱,經過桂皮、八角、香葉、草果、肉豆蔻、小茴香、丁香、花椒、干辣椒(我寫著寫著也覺得香的要流口水了),燉完后可以放涼切片做成涼拌牛腱、可以做成現在最流行的鹵水火鍋。。。。。。。。。。。。。一般鹵制牛腱會經歷幾個必備步驟,沖水,焯水,鹵制,起碼也得2個小時,長時間的烹飪過程必定會使得牛肉失水超過40%,也就剩下60%,300g的牛肉,這個重量的牛肉,就有點尷尬了,超過了一般成年人男性的用量,吃多了對消化能力是挑戰。
c、一斤整塊澳洲m9和牛(生的),準備煎牛排用的。煎牛排就是現今最流行,也是國人最陌生的吃肉方式了。這個做法的特點就是,煎制后失水相對少,一斤肉里除了肌肉還有比較明顯的脂肪,特別是上好的和牛,含的脂肪還比較高,吃進肚子里,除了有飽腹感,吃多了還會膩。一般是吃不完的。
所以,一斤牛肉雖說重量都是一樣的,但是不同形態,不同烹飪方法,不同脂肪含量,會直接影響人們可攝取量。
(影響吃肉量的,除了生理能力,還有心理因素)
a、一幫人自費去吃自助餐,抱著空腹一周,吃完撐著兩周的心態。網上有段子說,吃自助餐的最高境界是從進門的那一刻開始,就毫無節制的吃吃吃,看到好吃的盡管拿,要吃出站著走進去扶著墻走出來的境界,才算贏。
要是這種狀態的話,一斤肉,是遠遠不夠的。除了肉,還有海鮮、甜品、沙拉、水果、果汁、咖啡、奶茶。。。。。。
b、一個高端西式私人宴會(高凈值人群)聚會。一般來說西式一套菜單起碼會有6道菜,新派的還會有高達10~12道菜,大致分為前菜、主菜、主食、湯、甜品等幾個類別,肉類、海鮮都會涵蓋,但這樣的出餐形式,花樣雖多,但是主要肉類的分量其實并不多,就以一套6道菜的菜單為例,主食牛肉只需要控制在100g~150g(熟制)即可,配上其他菜式的分量足以飽腹。另外,這類型的場合和,除了吃,更重要的是交際,這時候酒喝沒喝夠來的更重要。
為何西餐吃一塊牛排就飽,吃中國火鍋一盤牛肉都不夠吃?
我還寫了一些關于牛肉的小知識,歡迎瀏覽
張美麗:2020年雙十一有哪些幫助你提升煎牛排技術的小道消息?
張美麗:2020年雙十一在所有的牛排里,最難做的是戰斧牛排嗎?
張美麗:2020雙十一最齊全的煎炒鍋選購指南
張美麗:可能比較少人會買的美式戶外燒烤爐——烤大塊大塊肉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