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說女孩子呀,各有各的漂亮法。有的眉目清泠,像是一整季的雪水都融在了她的眼睛里。有的酒窩甜蜜,她笑一笑漫山遍野的風聲都要消息。有的天生綿軟,你朝她挨過去,像碰著了一團云。有的發汗時竟能生出淺淺的香氣,散在天地間頓覺云銷雨霽。如何不漂亮呢? 她若是瘦,你便看她伸懶腰時優雅得像天鵝抻頸。她若豐盈,你便看她日光底下肌膚亮起時有多綺麗。她若生斑,你便贊她漂亮得發光上帝這才在她的眼角鼻翼投下了淡淡的影。她若佝僂,你便贊她小小只多秀氣剛剛好摟在懷里。你瞧,女孩子生來就漂亮得不講道理~
原作者 林鶴連
轉自QQ空間
————————————————————————————————————
分割線修改于2018.4.2
評論區有些言論過于自由,實在忍不住要說幾句題外話。
首先這段話的意思說的是指如何欣賞女孩子的缺陷美,是以審美的角度去談論,無關于作者的道德品質。
當然,因為言論是自由的,所以我就用言論自由的方式來表述一下自己的觀點,大家就當是笑話看看吧。
馬未都先生講,中國人的審美有四個層次,呈金字塔狀。最底下這層,叫做「艷俗」。像張藝謀拍攝的《英雄》、馮小剛拍攝的《夜宴》、農村的大花布床單、流行歌曲,都是艷俗,它簡單明晰,具有最廣大的群眾基礎,是審美的第一個層次。
往上的第二層,叫做「含蓄」。唐詩宋詞是最典型的代表,我們需要慢慢體會它的美,而無法直接理解。比如李白的《送友人》:「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說得很簡單:彼此一分手,我就坐著船走了。聽起來沒什麼,但從詩歌的角度上講,這是一副著名的流水對。上一句與下一句對仗工整,意思前后相接,這就叫做流水對。它的美很含蓄,是審美的第二個層次。 第三個層次,接受的人就更少了,叫做「矯情」。當代藝術都陷于這種狀態。比如典型的畢加索畫作,梵高畫作,有時很難看懂。陳丹青有很多談論有關當代藝術的視頻,建議大家有興趣的可以找出來看看。英國女王都評論畢加索的畫說:「我實在看不出來,他畫的人的臉到底沖哪邊?」 金字塔的塔尖是最高層次的審美——「病態」。當審美走到金字塔塔尖的時候,只要進入「病態」這個層次,就會呈倒金字塔狀,突然釋放,然后就變成最普及的事了。病態的審美首推纏足,今人對纏足難以接受,可清代以前的人以纏足為美。清人李漁在《閑情偶寄》里,還專門教人怎麼欣賞纏足,《紅樓夢》里的男子,大都具有女性美;而女子,大都具有病態美。賈寶玉像個女孩子,林黛玉像個病人,這就是中國人在文化中追求的一種審美情趣。 病態的審美還有一個例子,就是金魚。金魚其實是畸形魚。今天大家都說金魚如何漂亮,但如果你第一次看見金魚,你肯定說這魚太難看了。金魚是一種病態的魚,它把魚所有畸形的地方全部夸大了。同樣的例子,還有北京哈巴狗。它的全稱叫中國宮廷犬,是不健康的犬。
宮廷犬是近親結婚的產物,眼距很大,牙齒稀疏,有先天愚型的特征。過去欣賞梅花,盆景中有干枝梅,也是病態的。古代文人欣賞梅花的最高境界叫做「病梅」,就是這花有點兒病,半開不開。古代文人就喜歡這種狀態。
而自然的缺陷美,是介于矯情和病態之間的,理論上說是較少群體的審美,如果是可以真正欣賞這種美,起碼從數量上是十之一二的群體,不論好壞,也是種個性。
(實在是見到評論區角度清奇的知乎er太多,只好用這種拐著彎子diss人的方式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