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常識:夏商周這些上古王朝的正統文字記錄不可能用甲骨文,青銅器銘文形式保存。在商朝,文字典冊應該是用竹簡形式保存的。正式的文字記錄歷史最早也是從商朝開始的,根據夏人同宗的周人記載:惟爾知,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殷革夏命。
周朝官方認證從商朝才有文章典冊的。夏朝的歷史在商朝正式編輯成冊之前,估計更像眾口相傳吟唱的古代史詩,并沒有大規模文字記錄。夏朝雖然沒有文冊,但是文字夏朝還是有的,那就是陶文。也是中國漢子的鼻祖。
陶文距今約5800-6000年,是最早可考證的不完整文字。在中國的史前期以及有史早期,漢字產生前,最像是文字的符號就是陶文。陶文已經出土的資料很多,但它不像甲骨文那樣有成文的篇幅,只有單個的符號。
裘錫圭認為是「記號」,郭沫若認為是「具有文字性質的符號」,而于省吾等學者則認為已屬文字范疇。唐立庵(蘭)在談到大汶口文化陶文時說,這「是現行文字的遠祖,它們已經有5800年左右的歷史了」。破解陶文很困難,至今也只有幾個字能猜測它相當于后代的某字。不過,陶文與漢字有淵源關系,應該是肯定的。
把陶文放在一邊,接著說商朝的事。
夏朝就算有歷史記載,商朝也頂多給夏朝的歷史謄寫在竹簡上,絕對不可能把夏朝歷史典籍刻在自己的祭祀甲骨和祭祀青銅器上。
甲骨上的文字,商朝人巫師用來了天神溝通。至于商朝的青銅器銘文就是把工匠姓名刻上去,單純當防偽商標用。
商代早期青銅器銘文就已經出現。商代中晚期青銅器的銘文逐漸從一二字增加到五十字。銘文的內容相對比較簡單,一般是制作者的名稱,字體不太規整,多鑄造在青銅器不太顯著的位置。
到了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才有正式文字段落。此時帶有銘文的青銅器數量較商代更多,而且青銅銘文的字數也在不斷增多,如眾所周知的毛公鼎,其銘文已經達到了近乎500字。銘文的內容不僅僅是鑄造者的名稱,還有一些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軍事、法制、祭祀、討伐、君王功績等。銘文的字體一改不太規整的習慣,排列井然有序,十分整齊。
我認為夏朝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夏朝歷史并不像歷史書上描述的那樣,因為夏朝明顯被美化過了,美顏過度。
周朝美化過一次,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又二次美化過,導致夏朝歷史在后世基本變成歷史傳說了,這是歷史一大憾事。
我直接寫過夏商歷史,省著力氣,直接粘貼過來。
上古蠻荒時代地廣人稀,獸多人少,人類尚不能溫飽,衣食不足難知禮儀,文明衍化速度極慢。
河姆渡,大汶口,仰韶,良渚,這種原始人的文明都是以千年計算的。
河姆渡文化位于浙江省寧波市余姚市河姆渡鎮河姆渡村的東北,距寧波市區約20千米,是中國南方早期新石器時代(約7000—5000年前)遺址。 河姆渡遺址分為四個文化層,第四文化層約7000—6500年前,第三文化層約6500—6000年前,第二文化層約6000—5500年前,第一文化層約5500—5000年前。
良渚文化位于浙江省余杭縣和德清縣境內,為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群,年代為5500年前至4200年前。
大汶口文化年代距今約6500—4500年,延續時間約2000年左右。根據地層疊壓關系和遺物特征,可以區分為早、中、晚3期。分布地區東至黃海之濱、西至魯西平原東部、北達渤海北岸、南到江蘇淮北一帶。
仰韶文化,是指黃河中游地區一種重要的新石器時代彩陶文化,其持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持續時長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個黃河中游從甘肅省到河南省之間。故按照考古慣例,將此文化稱之為仰韶文化。其以渭、汾、洛諸黃河支流匯集的關中豫西晉南為中心,北到長城沿線及河套地區,南達鄂西北,東至豫東一帶,西到甘、青接壤地帶。
史前文明,像是黎明前黑暗一樣永無盡頭。
在史前,人是和自然進行斗爭。
所謂有巢氏,神農氏,燧人氏都是荒野求生。
到了部落聯盟時代則變成人與人競爭。部落聯盟的主要職能是共同從事軍事行動,如襲擊敵對部落或對付外來侵略者時采取一致行動。
氏族一旦成為社會單位,那麼差不多以不可克服的自然性(因為這是極其自然的)從這種單位中發展出氏族、胞族及部落的全部組織,這三種集團代表著不同程度的血緣親屬關系。」(《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聯盟制度又是氏族一部落制的擴大,而以氏族制為基礎。聯盟制密切了各部落間經濟和文化的聯系,并為國家和部族或民族的形成準備了條件。
人類的政權組織從部落發展為部落聯盟,變成城邦,變成王國,最后變成王朝。
夏和早商都是由部落聯盟演化成邦國的過度時代。夏和早商部落時代之前不存在所謂統一中央王國說法。
東亞大地部落之多,過江之鯽,不可勝計。
所謂天下共主,是根本不存在的東西。
那時候中國有東西兩大陣營,西方炎黃少典系,東方東夷少昊系部落聯盟。西方少典系部落在擊潰東夷部落后中國東西兩大陣營最終都走向了瓦解,融合。
東夷部落瓦解的更加徹底,直接回到部落時代。
西方少典系部落維持了一段時間強勢,那個時代,周人緬懷為夏朝,實際就是一個部落聯盟。少典系的部落聯盟,是所謂的炎黃部落,少典是炎黃二帝的父親。
商部落是東夷部落中的一員,在東夷部落聯盟瓦解后自力更生,自己重新以自己為核心吞并部分東夷部落中建立了自己的邦國,最后在商中晚期變成有中央城邦的王國。
周則是從最早屬于夏的一個部落,后臣服于商,隨后進化為邦國,最終反客為主變成王國并且取代商王朝。
理論上夏商周極可能不存在斷代一說,夏,商,周都是獨立世系,是并存的,是演進的,上古中國是百花齊放的。
夏只是一個先盛后衰的部落聯盟,商朝是數百年的超級大國,周朝第一次完成文化上政治上大一統的真正王朝。
商部族的社會發展情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夏代時間范圍內的先商文化先公時代。第二階段,是以鄭州二里崗商文化為代表的商代前期。第三階段,是以安陽殷墟文化為代表的商代后期。這時,方國聯盟發展到十分成熟的階段,商部落居于中商大邑商之內,成了方國聯盟的真正共主。
夏商的歷史,在周朝都不詳細。春秋時期的孔子曾經考察過夏商的資料,甚至和周朝皇家圖書館老子有過溝通,都沒啥結果。可見,起碼在春秋,夏朝商朝都挺空白的。
中國歷史上打仗太多,夏朝,商朝,周朝首都都被滅掉過,竹簡保存的歷史典籍在戰火中很難保存下來。
孔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
孔子說:「夏代的禮儀制度,我能說一說,但它的后代杞國不足以作證明;殷代的禮儀制度,我能說一說,但它的后代宋國不足以作證明。這是杞、宋兩國的歷史資料和知禮人才不足的緣故。如果有足夠的歷史資料和懂禮的人才,我就可以驗證這兩代的禮了。」
以下純屬本人虛構,如果雷同,純屬腦補。
商朝之所以給人感覺一片空白,因為商朝歷史和神話世系在周朝被徹底篡改修正了。
上古時代巫史不分,很多神話和歷史交織在一起。如果我們要捋清上古歷史,那麼就要將神話中的歷史進行提純。
從嚴謹角度,三皇五帝都是后世杜撰神話。
三皇五帝最早就是在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的著作中出現的,之前的典籍從沒有三皇五帝的字句。
三皇,天皇、地皇、泰皇之名號,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于《史記·秦始皇本紀》。「三皇」之名不見于經,組成亦有不同說法,后世典籍《尚書大傳》以燧人、伏羲、神農為「三皇」,《風俗通義》、《白虎通義》、《古史考》等古籍亦持此說。「三皇」按照流傳最廣的是:伏羲(天皇)、神農(地皇)、少典(人皇)。
「帝」原指五方上帝,戰國后(有說是兩漢)才附以人間歷史人物之名替入。五方天神合稱為五帝的神話。《周禮·天官》「祀五帝」,為東方青帝靈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黃帝含樞紐、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葉光紀。東漢王逸注《楚辭·惜誦》中的「五帝」為五方神,即東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皞、北方顓頊、中央黃帝。后世增補的「五帝」分別有如下不同說法。人間的「五帝」一詞在《孟子》時尚未出現,書中只提到「三王五霸」。《荀子》中才有「五帝」一詞排在「三王」前,但無人名。按呂不韋十二紀的提法,五帝是主管四方、四時和五行之神。黃帝居中,具土德;大皞居東方,具木德,主春,亦稱春帝;炎帝居南方,具火德,主夏,亦稱炎帝;少皞居西方,具金德,主秋,亦稱白帝;顓頊居北方,具水德,主冬,亦稱黑帝。
所以我可以簡單定論,三皇五帝只是不可信的神話傳說,屬于后世編造的神話世系。
如果探究上古神話原貌,那就要用正反交叉實驗法,只有出現矛盾的神話,肯定是更改過的。
根據殷墟甲骨文、楚居,山海經,連山,歸藏,詩經這些第一手上古資料,在周朝之前,中國存在多套神話體系,主流分別為少典系(周人,西方神話)和少昊系(商人,東方神話)。
這是因為在原始社會過渡到氏族時代,然后到奴隸時代,中國大地遍布各種部落聯盟,那時的神話肯定是各自不同,各自發展的。大的神話體系下面,小的神話體系肯定也是各有側重。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三皇,炎帝神農氏、黃帝有熊氏、顓頊高陽氏、帝堯陶唐氏、帝舜有虞氏,五帝都是上古各大部落傳說中的圣王,祖先神,后期被人強行合并為一個世系罷了。
為什麼我要拿商朝研究,以商朝開端呢。因為商人不管是神話體系或者王權體系都是完整的。
商朝文化只要適當刪減,就是一套完整的上古體系。
我這個結論也是可以貫穿上古的楚八百進行考據,參閱上古竹簡《楚居》《窮達以時》。
2008年,清華大學獲得一批戰國楚簡,學術界將之稱為「清華簡」。其中一篇叫《楚居》的文章改寫上古歷史。《楚居》是2008年7月入藏清華大學戰國竹簡(又稱「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簡稱「清華簡」) 63篇書中的一篇。其是公元前370年后的楚國史官所寫,詳細記載兩千三百多年以前從楚祖到楚肅王之間,歷代楚君楚王郢都的遷徙路線及楚國國名來源的一部楚國史書。
季連初降于騩山,至于穴窮。前出于驕山,宅處爰波。逆上汌水,見盤庚之子,處于方山。女曰妣隹,秉慈 率臧 ,麗 迪 四方。季連聞其有聘,從及之盤,爰生伯、遠仲。毓徜徉,先處于京宗。穴熊遲徙于京宗,爰得妣,逆流哉水,厥狀聶耳,乃妻之,生侸叔、麗季。麗不從行,潰自脅出,妣賓于天,巫咸改 其脅以楚,曰楚人。至熊狂亦居京宗。至熊繹與屈紃,使鄀嗌卜徙于夷屯,為便室。室旣成,無以納之,乃竊鄀人之犝以祭。懼其主,夜而納尸,曰,必夜。至熊只、熊、熊樊及熊錫、熊渠,盡居夷屯。熊渠徙居發漸。至熊艾、熊摯居發漸。熊摯徙居旁屽。至熊延自旁屽徙居喬多。至熊勇及熊嚴、熊霜及熊雪及熊紃、熊咢及若敖熊儀,皆居喬多。若敖熊儀徙居鄀。至蚡冒熊率自鄀徙居焚。至霄敖熊鹿自焚徙居宵。武王熊自宵徙居免,焉始福。眾不容于免,乃潰疆浧之陂而宇人焉,曰郢。至文王自疆郢徙居郢,郢徙居樊郢,樊郢徙居為郢,為郢復徙居免郢,焉改名之曰福丘。至莊敖自福丘徙襲郢。至成王自郢徙襲郢,郢徙居睽郢。至穆王自睽郢徙襲為郢。至莊王徙襲樊郢,樊郢徙居同宮之北。若敖起禍,焉徙居烝之野,烝之野襲為郢。至恭王、康王、嗣子王皆居為郢。至靈王自為郢徙居乾溪之上,以為處于章[華之台]。景平王卽位,猶居乾溪之上。至昭王自乾溪之上徙居郢,郢徙居鄂郢,鄂郢徙襲為郢。闔廬入郢,焉復徙乾溪之上,乾溪之上復徙襲郢。至獻惠王自郢徙襲為郢。白公起禍,焉徙襲郢,改為之,焉曰肥遺,以為處于梄澫,梄澫徙居鄢郢,鄢郢徙居吁。王太子以邦復于郢,王自吁徙蔡,王太子自郢徙居疆郢。王自蔡復鄢。柬大王自疆郢徙居藍郢,藍郢徙居郢,郢復于,王太子以邦居郢,以為處于郢。至悼哲王猶居郢。中謝起禍,焉徙襲肥遺。邦大瘠,焉徙居鄩郢。
原文中寫道,季連生于騩山,後來「見盤庚之子,處于方山,女曰妣隹,秉茲率相,詈由四方,季連聞其有聘」,娶了盤庚孫女妣隹為妻,生下伯和遠仲,他們后代穴熊又娶妣列為妻,生下侸叔和熊麗。可見季連是商朝中后期之人,極有可能是商朝盤庚孫女婿。但史記《楚世家》中的季連,距今至少4000年以上,屬于上古人物,遠在商朝之前。分歧的關鍵在于季連之孫穴熊,司馬遷認為穴熊之后數百上千年楚人「弗能紀其世」,但《帝系》《楚居》認為穴熊已是商末周初之人了。其次,《楚居》記載穴熊之子叫熊麗,《帝系》記載穴熊到熊渠為九世,《楚世家》記載穴熊之后楚人衰敗大約數百年,周文王時鬻熊之子為熊麗。不過,《楚世家》鬻熊到熊渠為九世,這一點與《帝系》穴熊到熊渠為九世一致。
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組長李學勤在《論清華簡〈楚居〉中的古史傳說》一文中指出:「具有神性的季連以妣隹為婦,而妣隹乃商王盤庚的孫女,與祖庚、祖甲同世,他們的兒子伯、遠仲與廩辛、庚丁同世,那麼穴熊即鬻熊乃和武乙同輩,可以活到文丁、帝乙之時,他事于周文王,如《世家》引楚武王所說為文王師,從時代來說,是正合適的。」
以清華簡《楚居》來看,孔廣森的判斷應該是正確的,鬻熊就是穴熊,應該是司馬遷把「穴熊」和「鬻熊」同一個人誤分成為二人。當然,司馬遷之所以搞錯,應該是受到楚人誤導,因為如果季連是盤庚孫女婿,那麼怎麼都無法將楚國世系與五帝時代連貫起來,由此楚國歷史就有些短,來歷也不夠大。
更為重要的是,如果鬻熊即穴熊,那麼季連大約就生活在商朝中后期,而史載季連是黃帝八世孫,大禹是黃帝五世孫,這就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即大禹與季連所處時代差不多,大約都是商朝中期之人。由此也可見,黃帝距今時間可能也不超過4000年。
上世紀90年代,湖北荊門郭店楚墓中出土了一批楚簡,其中一篇叫《窮達以時》。
有天有人,天人有分。察天人之分,而知所行矣。有其人,無其世,雖賢弗行矣。茍有其世,何難之有哉?舜耕于歷山,陶埏于河滸,立而為天子,遇堯也。邵繇衣枲蓋,冒绖蒙巾,釋板筑而佐天子,遇武丁也。呂望為臧棘津,戰監門來地,行年七十而屠牛于朝歌,尊而為天子師,遇周文也。管夷吾拘繇束縛,釋械柙而為諸侯相,遇齊桓也。百里奚饋五羊,為伯牧牛,釋板囗而為朝卿,遇秦穆。
孫叔三射恒思少司馬,出而為令尹,遇楚莊也。初韜晦,后名揚,非其德加。子胥前多功,后戮死,非其智衰也。驥厄張山,騏塞于邵來,非無體狀也。窮四海,至千里,遇造故也。遇不遇,天也。動非為達也,故窮而不(怨,隱非)為名也,故莫之知而不吝。(芝蘭生于幽谷,非以無人)嗅而不芳。無茖堇,逾寶山,石不為(開,非以其)善負己也。窮達以時,德行一也。譽毀在旁,聽之弋母,緇白不釐,窮達以時。幽明不再,故君子敦于反己。
其中重點:「咎繇衣胎蓋,帽绖蒙巾,釋板筑而佐天子,遇武丁也。」郭店簡《唐虞之道》記載,「咎繇內用五刑,出弋兵革,罪涇用威,夏用戈,正不服也。愛而正之,虞夏之治也。」所謂「咎繇」,其實就是大禹時代的皋陶,相傳架構了中國最早的司法制度體系(五刑、五教),強調「法治」與「德政」的結合,堅持公平公正,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大禹準備禪位于他,但卻在帝禹之前先死了,未能繼位,後來大禹禪位給了伯益。以古史系統來看,皋陶距今4000余年,但《窮達以時》卻認為皋陶見過商朝武丁,屬于商朝中后期人物,大約與季連同時代。如果皋陶是武丁時代之人,那麼大禹就很可能與他一樣了。
從連貫商周春秋戰國的800年楚國國史可見,上古神話及世俗世系全部經過二次修訂。
以下為本人推測部分,閱讀之后可能有所不適,提前警告。
商文化又稱東夷文化是上古文化主流,周文化,是商文化的次生衍生品。
東夷—商人文化是非常完整的架構。不管從商人神話方面,還是世俗王權世系都是如此。
商人神話,帝俊—太昊—少昊(白帝)—契 這套體系曾經是中國正統神話傳承。至于黃帝,炎帝,這是周朝春秋之后大一統神話體系。起碼周人也是把自己的神話直接并入商人的神話體系中的。
在商朝,敘事以東夷視角進行。東夷系可能是中原文化的核心。商人在中國上古主導者。到了周朝代替商朝之后,後來居上的周文化才上升為主流。敘事也由周人主導進行。
在周朝,商人和周人混合成了華夏族,最后演化成了漢人。
必須要強調的是,商人不是東夷,周人也不是西戎。東夷和西戎都是在后世中原華夏人的視角闡述的。
在商人眼中,東邊的東夷人可能是血統文化親近的競爭者,在生產力不發達的時代,首先鏟除異族競爭者,然后同族競爭者也要消滅。同理,在周人眼中,西戎也是周人近親,也是對手。
商人和周人共同的敵人應該是棕種人,矮黑人這種老亞洲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下面具體分析一下商文化。
根據商朝后裔宋國不多的典籍,商人的祖先是帝俊。帝俊是遠古東方部族的始祖神與后代子孫所崇拜的天地開創者。
商人直接屬于東方部落集團。來源《詩經·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東夷集團的部族都是鳥崇拜,《論語·子罕》云:「子欲居九夷。」疏:「東有九夷:一玄菟、二樂浪、三高驪、四滿飾、五鳧更、六索家、七東屠、八倭人、九天鄙。」《后漢書·東夷傳》云: 「夷有九種,曰畎夷、于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
東夷集團在少昊統治時期,遭到了來自西方少典部族的毀滅性的打擊。隨著部族的解體與離散,帝俊后人們雖然在天地四方建立起了一個個獨立氏族或部落,但是卻無法形成一種強大的力量,他們只能在遠離中原的邊遠地帶默默地生活著,且保持他們氏族的種種信仰,代代傳誦著祖先的業績。然而隨著時代的流逝,幾百年過去了,甚至幾千年也過去了,時代的潮流無情地沖刷著他們記憶的堤防,遠祖的身影離他們越來越遠了,遠祖的業績也漸漸模糊起來,甚至為那些被少典部族所同化了的人們所淡忘,他們只能說出近世祖先的名字,卻不知自己來于何方。于是,帝俊也就這樣慢慢地消逝在歷史的煙塵之中了。
盡管如此,在帝俊另一些后裔氏族之中,帝俊的名字卻依據活在人們心中。帝俊部族中,一些英雄的子孫們的事跡仍在代代傳誦著。正因如此,才會有文明時代所出現的《山海經》中的有關記載。這些說明歷史的車輪雖能擾亂人的思緒,卻碾不碎先人們那執著的記憶,時光的流逝并不是帝俊神話消逝的主要原因。使帝俊神話真正分化并逐步消亡的卻是來自文明社會的政治的與歷史的巨大力量。為了使神話合乎政治的需要,為了建構有利于中華民族統治的黃帝世系,為了從歷史角度為大一統社會找到依據,如不消滅帝俊神話,便不能確立黃帝世系。所以后代儒士與史家們費盡心機,采用改頭換面法、枝葉移植法兩大再造技術,將帝俊的名字從神譜中抹去了,帝俊也就這樣被逐出了神壇。
對帝俊的改頭換面,主要是通過創造五帝之一的帝嚳來完成的,以帝嚳取代帝俊,將其更名改姓,這一手段可謂釜底抽薪。
有人說《帝王世紀》云:「帝嚳高辛氏,姬姓也,其母不見。生而神異,自言其名曰俊。」這種野史雖然已將帝嚳取代了帝俊,但卻仍然保留了「自言其名曰俊」的改造痕跡,但沒來得及編制帝嚳的譜系家世,後來經過各種正史與稗聞的附會、添加,確立了「帝嚳高辛者,黃帝之曾孫」的地位。
但實際上《帝王世紀》中說的是「帝嚳高辛氏,姬姓也,其母不見。生而神異,自言其名曰夋。」寫的并非是「俊」。而《史記五帝本紀》更是只言「高辛生而神靈,自言其名。」但省略了「俊」字,這一細微的變化,卻將帝嚳從帝俊的陰影中完全解脫出來,達到了脫胎換骨的效果。在將帝俊脫胎之時,將其后代子孫如季厘、少昊(摯),妻子(常羲)等,也在稍加改變之后轉移到帝嚳名下,從此以后,帝俊便消失了,帝嚳則異軍突起,成為五帝之一。對帝俊神話的枝葉嫁接由于帝俊神系龐大家族及帝俊的巨大影響,晚出的帝嚳身上無法全部體現關于帝俊的事跡與傳說,而這些傳說與神話事跡又充滿生命活力,代代流傳,于是后儒們便將這些有活力的神話分化開來,分別嫁接到黃帝、顓頊、堯、舜等身上,使得他們的身上都有著帝俊的影子。
帝俊之妻羲和與帝羲(或作儀)分別生十日或十二月,此為帝俊神話之精髓,人們便將這則神話重新改造之后移植到黃帝頭上,變成了「黃帝使羲和作占日,常儀作占月」。于是帝俊的二妻變成了黃帝手下掌管歷法的二大臣了。
后羿為民除害是受帝俊派遣的,安民之功本應歸于帝俊。但到《淮南子》那里,則變成了「堯之時,十日并出」,堯命羿去除害射日,將愛民之德轉給了堯,同時也將大羿神話(上古神話中射日的是大羿,由于夏代有窮國君主后羿的名字里也有「羿」字,且也善射,所以后人容易將二人的事跡、稱呼混淆。)從帝俊神話體系中切割出來。
于是帝俊的諸子孫們紛紛被改名換姓,忘記了炎帝就是后稷,西王母就是帝俊的女兒。帝鴻成了黃帝或者黃帝的兒子,少昊說成是黃帝的孫子,帝嚳說成了黃帝的曾孫子,中容成了顓頊之子,契成了帝嚳之子,后稷也被嚳占有。俊妻常羲改嫁了帝嚳,娥皇走進了舜的宮中。
帝俊是祖先神,是信仰,是創世神話體系。但是在周朝被反攻倒算的最慘,直接消失。
但是太昊-少昊的神話世系在春秋戰國還是有所遺留的。
太昊伏羲氏的后裔任、宿、須句、顓臾等風姓小國,在今山東境內還有己鷙少昊金天氏后裔莒、郯、譚、費等國。他們與諸夏通婚、會盟,在與楚國的爭霸斗爭中,他們主要是依附齊、魯,被認為是諸夏的同盟。從出土文物看,今山東境內的春秋東夷各國,社會與文化發展水平也很接近中原各諸侯,只是因為他們仍保留一些東夷禮俗,當時仍被認為是東夷。實際上已是與諸夏即合而未化,到戰國時,這種文化上的差別已不引起人們重視了。
淮河中、下游,今河南、安徽、江蘇等省接壤與鄰近地區,少昊集團的后裔嬴姓與偃姓諸國,如徐、江、葛、黃、淮夷、鍾離、英、六、舒鳩等,春秋時期他們主要傾向于「即事諸夏」,與諸夏通婚,參與會盟,出土器物有明顯特點,凡有銘文的都是周代通行的文字。在春秋爭霸與戰國大兼并的歷史進程中,他們先后被楚、吳、魯、越所兼并,他們的文化對齊、魯、楚及吳越都有影響,在政治上逐步統一過程中,文化與民族得到交匯融合,夷夏間的差別逐漸消失,當秦統一六國時,「其淮泗夷皆散為民戶」,都已經成為華夏的一部分。
而世俗王權世系中,契則是商朝實際上的始祖。
據古本《竹書紀年》與《史記·殷本紀》記載,商朝(族)朝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13王),第二階段是「早商」(19王,含太丁),第三階段是「晚商」(12王),共30代44王,其中前13王為商族部落首領(又稱:商先公),第14代成湯為商朝開國君主,商王朝先后共傳17代31位帝王,國祚延續了554年,末代君主帝辛(紂王)于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后自焚而亡。
商朝是一個有完整譜系的王朝,這個可以和甲骨文驗證。
至于商人在文化上的先進性,可能來源于商朝和內亞草原民族斯基泰人進行的交流。
在上古時代,亞歐大陸的草原就是知識傳播的高速公路。西亞的技術革命源源不斷在這條高速路上進行傳播。
再來看周朝,周人自己的文化史觀,周的祖先神是少典-黃帝。
周人的上古史系統有三次建構,周人逐步將祖先的時代提前,最終以黃帝為祖。
周人神話最早是至古公亶父(部落時代),第二次是后稷(商周并存),第三次是推導到少典—黃帝(周朝)。
古公亶父地位可以參考《詩經·閟宮》說:「后稷之孫,實維大王。居岐之陽,實始翦商。古公亶父建立諸侯國,得到了商王朝認可。《竹書紀年》載:「(商王)武乙六年,豳遷岐周。命周公亶父,賜以岐邑」。因地處周原,故姬姓從此稱周人,「定國號為周,粗具國家雛形。」
周人利用少典—黃帝炎帝神話體系統一了整個華夏民族的歷史敘事。
少典華夏族,漢族先祖之一。也稱有熊氏,《國語》載其嫡子為炎帝神農氏和黃帝軒轅氏。少典,是中國原始社會時期有蟜氏部落的首領。因生黃帝號有熊,初封有熊國,少典便被尊為有熊國君主。所以,大多史料都稱黃帝為有熊氏,古時女子稱姓,男子稱氏。稱黃帝為有熊氏,表明黃帝是有熊國君少典的后裔,也表明原始社會已由母系社會進入了父系社會時期。
周族,屬于姬姓部族,發祥于關隴地區,父、母系分別是黃帝有熊氏和炎帝后裔有邰氏之后裔。《史記》等文獻記載的周氏族祖先是黃帝曾孫帝嚳和元妃姜嫄的兒子后稷。
周人在強大之后到滅商的祖先應該就是后稷。
周人將自己定位帝嚳的正妻之子,將商人定位次妃之子。
來看史書上如何記載的。《史記·周本紀》載:有邰氏之女姜嫄踩巨人腳印而生棄。稷是黃帝玄孫、帝嚳嫡長子。稷母名叫姜嫄,是帝嚳的元妃。父帝嚳,母姜嫄(「帝嚳有四妃,元妃姜嫄生后稷,同母弟曰台璽」)。《山海經》:帝俊生后稷。稷少年時,被父母所棄。《詩經大雅生民》描述稷是踏著上帝腳印生存出來的,后被唐堯提攜為相。唐堯封后稷于有邰(今中國陜西省武功縣西南)。《竹書紀年》:「湯時大旱七年,煎沙爛石,天下作饑,后稷是始降百谷,烝民乃粒,萬邦作義」。又說「湯遭天旱七年,明德以薦,而旱不止,故遷社,是以周棄代為稷,欲遷句龍,而德莫繼,故作夏社」。又說「堯水九年,湯旱七年,天下弗安,黎民饑阻,拯民降谷,功在后稷,后稷不克,上帝不臨,耗斁下土,寧丁我躬!」。一說在位共八十年。
周人祖先后稷應該在商朝是攀附帝俊系的。但在周朝代商之后,又進行了文化上的反攻倒算。將周祖后稷拔高在商祖之上。
商周時代最大的變化就是商周革命,文化大一統。
從文化而言,商人敬鬼,周人敬天。殷人尊神事鬼、崇尚巫術,周人則敬天保民、崇尚禮樂教化。
商人和周人的差別是在春秋戰國時代抹平的成為統一的華夏族,之前商周是兩種文化,兩種文明。
華夏族,是漢族的前身,華夏又稱「華」、「諸華」、「夏」、「諸夏」、「中夏」 。是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區的漢民族的先人為區別四夷(東夷、南蠻、西戎、北狄)的自稱,又稱中華。
西周分封建國,將周人商人封建國家,最多時分封了八百多個諸侯小國家,這些小國總稱為「諸夏」。「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左傳》)。周王東遷洛邑(洛陽)后,王室的權威下挫,諸侯國之間頻繁兼并,列強國家出現。這一時期的「夏」限指中原地區,「居楚則楚,居越則越,居夏則夏」(《荀子》),此時,「華」字開始用于文字表述中,「推衍出一個‘華’字來,按華字古音敷,夏字古音虎,其音相近,增用一個字有加重語氣的作用。二字可單用,亦可以合用,夏和華二字互舉為文,與裔和夷二字互舉為文相同」。《左傳》里的記載有「裔不謀夏,夷不亂華」,「楚失華夏,則析公之為也」,「今而始大,比于諸華」,「諸華必叛」,「獲戎失華,無乃不可乎」,「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
春秋戰國時,商周已經完全融合成一個民族共同體了。
然后才有諸子百家重建了上古神話和歷史。
雖然現在科技日新月異,人類上天入地,星辰大海,簡直無所不能。可歷史教科書中對中華文明、漢人的起源仍舊支支吾吾,諱莫如深。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學術里面也有政治正確啊。
歷史學原則:歷史要為政治服務,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好了,啰里啰嗦一萬字,簡單介紹了商朝。
如有不實冒犯敬請海涵。
最后以商頌結尾: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
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
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
龍旂十乘,大糦是承。
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來假,來假祁祁,景員維河。
殷受命咸宜,百祿是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