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時期哈薩克分為三部,就是所謂的大中小三玉茲,三個玉茲以中玉茲實力最強人口最多,大玉茲最正統,小玉茲最親俄。現在我國境內的哈薩克族都是大玉茲和中玉茲,小玉茲大量分布于俄國和哈薩克斯坦境內。這是哈薩克族情況。
至于當時清朝為什麼不接著把哈薩克干了呢,在我看來原因也很簡單,最主要就是兩個:
第一,滅了準噶爾之后,中玉茲直接就歸順稱臣了。大玉茲本來是依附準噶爾的,結果大哥被滅了,滅準噶爾的途中清軍已經騎在大玉茲臉上了,不歸順不行了。中國古代對于周邊偏遠地區的少數民族一直都是名義上歸順就可以了,時不時朝貢一下就更好了,剩下的你就自己玩了。當然,元朝是個特例,元朝在所有擴張而來的地方都有駐軍,這點特別神奇,連苦兀和北海那種鳥不拉屎的地方都有。
按照現在歷史學家分析,清代對于當時處于境外的哈薩克的統治屬于羈縻統治,如果這點沒錯的話這跟明代對于黑龍江流域和緬北的統治是一個套路。
至于小玉茲,一直是跟俄國玩的,想要干小玉茲就得干俄國,這時候清朝還有別的事正在跟俄國扯皮,小玉茲沒招沒惹的,就這事跟俄國干一仗完全沒必要。
第二,這個時期新疆剛剛平定收復,還比較亂套,策妄阿拉布坦的外孫、大小和卓都還在鬧事。相比干了哈薩克,顯然徹底平定新疆更重要,干什麼事都要有個輕重緩急,既然大中玉茲歸順了那就專心干準噶爾余孽和大小和卓就行了。
至于你說的為什麼不吞了哈薩克,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清朝當時至少吞了三分之二,包括人口和土地。只不過後來隨著沙俄不斷崛起,清朝不斷衰落,清朝之前吞了又給吐出了一大部分。
當時的哈薩克汗國也就是三玉茲,如今在中國境內的不超過三分之一,當時中玉茲的大部分都給吐出去了,只留下了大玉茲和一小部分中玉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