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個實事,你就發現這種問題不是特別難解決。
我早年間,認識倆人,這倆人互相之間也認識,咱就簡稱甲和乙吧。
他們倆都是在某行業里小有能量的主兒,彼此也有生意往來。
不一樣的是,甲是一家庭觀念挺重的中年老梆cei,當時二胎好像還得罰錢呢,他就有倆孩子,天天倍兒有滿足感。
乙則不同,他是一離婚單身的中年光棍老梆cei。
甲手下的人跟我說過,說甲跟別的老闆們以私人身份見面溝通感情啥的,有時候會帶家里人一塊去。唯獨跟乙見面,甲都是單刀赴會。
甚至甲公司組織幾個骨干,以團建為名出去玩幾天,有一次邀請乙作為貴賓同游,甲都特地囑咐手下們:
「這次都自己去,別帶媳婦女朋友啥的,因為乙老闆單身,我怕他看見你們都闔家歡樂,他心里難受。
他命不好,他太可憐了……」
這道理甲從主觀看絕對沒錯,但他不知道的是,乙其實根本不在乎離婚這事,他都離過兩次了,下海創業初期離過一次,後來又離過一次。
這故事底層邏輯,跟題主這情況一模一樣。
都是某主體主觀認為的價值量,在客體內邊也許就是個尋常物。
題主她媽覺得有孩子是特榮耀特值錢的一個事,所以他面對沒孩子的人,就不樂意提孩子。
她怕的是把這麼有價值的一個事拿出去,跟無緣擁有的人說,對對方而言,是多麼沉重的一個思想包袱,多麼不留情面的一次冒犯啊!
其實呢,對面興許覺得有與沒有,都屬正常。
所以在飯桌上,對方表現的泰然自若。
所以在回家后,親媽把題主罵街的狗血淋頭。
全是因為每個人對特定事物的價值估算,完全不同。
這個主觀價值的錯位,反映在日常有很多很多體現。
比方說,有些人愛面子,甚至有點玻璃心,他覺得丟面子是跟丟命同等重要的事,所以他也特別注意在外邊處處給人留面子。
但遇上內種大大咧咧口無遮攔臉皮比城墻還厚的人,比如我,就沒事瞎雞掰開玩笑,指不定哪句就傷到對方了。
面子,于他值錢,于我不值錢,所以我跟這種特別愛面子的人接觸機會
他會來知乎發問:為啥我善待世人,世人卻吻我以噴?
我也會來知乎發問:為啥有些人聊的好好的,一眨眼工夫就掉臉兒了?
這也是對于「面子」這個無定價資產,各人標價不同的體現。
因此說
題主媽老一輩人,覺得孩子值老鼻子錢了,所以面對沒孩子的人,此話題諱莫如深,唯恐得罪人。
而題主跟這幫年輕親戚,都覺得有沒有孩子并不能影響人的價值,也不能評價生存的意義,所以隨便就嘮。
那麼題主該怎麼駁回她媽?
她可以用實例叫她媽換位思考。
問問她媽,你們老一輩兒人,吃國企大鍋飯度過的青春期,你們子啊飯桌上打聽小輩的公司薪酬,是不是覺得特正常,畢竟你們這輩人以前賺的都差不多,這問題不算隱私。
但在我們年輕的看來,您覺得我跟人談孩子有多鯊臂,我們就覺得您問工資有多弱智。
因為現在年輕人之間,有汽車親戚之間,把收入亮出來比,就像把丁丁亮出來比一樣羞恥。
您這輩人覺得可以用有無子嗣分高下。我們不覺得。
我們這輩人覺得收入水平見高低。您這輩人不覺得。
這就是代際鴻溝,這就是新陳代謝,這就是大人時代變了。
所以,如果您見我跟鄰居家沒孫子的張奶奶秀我二胎,您盡情罵我。
但您見我跟同齡人談孩子,您可別覺得是我情商低。
反過來,您既然覺得孩子多就是擁有巨大的,會引人妒忌覬覦的財富的話,您表現出來的自豪感反而會讓我們覺得您情商低惹……
您如果不服的話,我且問您,我就是您孩子,也恰是您價值觀里定義的無上財富。
您這樣把我罵的狗屁不是,這是對待珍寶的態度麼?您這相當于珍藏了一司母戊鼎,然后往里邊滋尿啊!這是對寶藏的態度?
寧并沒有珍視我半分。
足以說明:
孩子即無上珍寶,對于您來說,本身就是個偽命題。
希望您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要不識抬舉。
說完你最好扭頭快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