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被殺于建安二十四年,享年四十四歲。
一個二十歲出頭就舉孝廉,沒多久成為丞相府主簿,相當于曹操的大秘書,干了小二十年,到四十多歲的時候因為打嘴炮被殺了?
這事你信嗎?
曹操殺楊修的理由是什麼呢?
「前后漏泄言教,交關諸侯」。
什麼叫「前后漏泄言教」?
遠不止「雞肋」那麼簡單。
當然「雞肋」這件事本身也不簡單。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打了兩場打仗,一場是漢中之戰,一場是樊城之戰。
漢中之戰楊修隨行,在失了定軍山之后,這仗打成了鏖戰。
有一天手下將官詢問曹操今天的「口令」,曹操估計在吃雞,隨口給了個「雞肋」。
楊修在旁邊聽見了,轉身就回去收拾包裹了。
然后大家知道他收拾包裹,就問他,這仗還在僵持,你怎麼就要打包走人了呢?
于是他給出了那番「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你說你一個文官在自己屋里收拾包裹,人家是怎麼知道的?
顯然他不是悄沒聲收拾的吧?
很可能不但自己收拾東西,而且讓手下也開始收拾東西,甚至故意把動靜鬧大,就是要讓大伙都知道,這仗打不下去了。
這行為相當于什麼呢?
好比公司重大項目總結會,老闆在上面做階段性總結,語氣中稍微露出點畏難情緒,你在下邊拍案而起,說那就別廢話了,不就是項目做不下去了嘛,趁早收拾收拾走人得了……
你說你要是老闆,會不會留著這樣的員工?
而且兩軍對壘,撤退可是要命的事,畢竟腦袋后面不長眼,撤退的消息一旦走漏,人家勢必要追擊,你說你怎麼辦?
所以楊修當眾說這番話絕不是愛顯擺那麼簡單,從行為上看,甚至可以說他就是故意給曹操拆台,甚至想讓曹操兵敗身死。
為什麼楊修這麼希望曹操死呢?
表面上看是因為他支持曹植,而曹操立了曹丕為世子,「前后漏泄言教」所說的正是他在儲位之爭中給曹植透露消息。
楊修可以算是曹植的死黨,曹丕上台必然沒有他的好果子吃。
而曹操建安二十五年離世,也就是在漢中之戰后一年,所以漢中之戰時身體狀況應該已經可以看出些端倪了,可以說這是楊修最后的翻盤機會。
那麼楊修為什麼死心塌地保曹植呢?
這里還不只是選老闆那麼簡單,人家背后是有清晰政治主張的。
楊修出身弘農楊氏,從西漢開國就已經是大族,從他爹往上四代都是太尉。
他媽出自四世三公的袁家,當然跟他家比,只能算小巫見大巫。
他爹楊彪,是死忠保皇黨,為了漢獻帝曾被曹操下獄,當然後來放出來,估計是雙方暫時和解了。
曹操主張「唯才是舉」,打擊的正好就是楊氏這樣的氏族。
但是理想歸理想,現實情況是氏族實力尚存,一時半會打不死,曹操不得已只好來個緩兵之計,拉一批打一批,楊修就屬于暫時被拉攏的那一批。
雖然暫時相安無事,但終究是要反目成仇的。
誰要挨打了都不會坐以待斃,楊修也不例外,所以他給曹操當秘書期間也沒閑著,想方設法為自己的氏族謀利益。
而曹植是典型的文人,這種人還是有點情懷的,所以對于氏族和皇室,他明顯要比曹操和曹丕溫和得多。
甚至你說他忠于漢室都不見得為過,畢竟曹丕稱帝后人家真的敢穿喪服當朝痛哭,當然結局也不會好。
如此看來,楊修與曹植的政治主張高度契合,也因此就與曹操和曹丕勢不兩立了。
甚至這也就可以解釋「交關諸侯」
以他的政治主張,幫蜀漢難道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
倘若劉備真能成功,還政于漢獻帝,你說他們楊家得是什麼地位?
所以楊修死的時候也很從容,人家說「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愿賭服輸,也是條漢子。
至于郭嘉,出身潁川郭氏,即便不是寒門,也絕對算不上氏族。
「唯才是舉」可以說就是為他量身定制的,他不忠于曹操還能忠于誰?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點個贊意思下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