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清朝的擴張本質上是防御式擴張,跟漢唐的開拓型擴張有根本上的不同。
西漢打下燕國故地,設漢四郡;滅掉南越國,設九郡;鑿空西域,設西域都護,哪一項不是氣吞萬里如虎的擴張行為?只看史書描述都感覺進取心撲面而來。
唐朝打東突厥還可以說是為了北境安寧,滅西突厥和高句麗則是妥妥的擴張行為了,因為這兩被滅時對唐朝的威脅都只存在于理論上。
再看清朝:
打台灣的主要考慮是為了消滅前朝余孽明鄭勢力,打之前要不要棄台還正兒八經的拿出來討論,打下后只管理中央山脈以西的平原地區,中央山脈以東地區的土著直到清末都不管。因為海難飄到台東的美國船員被當地土著殺掉后,美國人找清朝理論,清朝官員直接說那地方不歸我管(實際上也沒管過,管的地方都時不時發生跟土著的武裝沖突)。
對比越南南下時按著柬埔寨人的頭讓他們學四書五經,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打沙俄,是因為他們擴張到黑龍江流域了,這是清朝兵源地索倫兵的老家,被偷家了才被動反擊。
收喀爾喀蒙古(外蒙古),是因為喀爾喀與準噶爾競爭失敗來投,當時清朝剛打完烏蘭布通之戰,而此戰是為了反擊噶爾丹的入侵。
收西藏,是因為準噶爾滅了和碩特汗國,從西南邊威脅到清朝,依然是清準對抗的附帶結果。
滅準噶爾收新疆,這里才多少有點主動擴張的意思了,事實上乾隆也是頂著朝堂上近乎所有文武大臣的反對強推的,然而其內核很明顯依然是為了消滅蒙古勢力對滿清的威脅。而且這里說一句暴論,如果不是發現伊犁有較好的農耕環境適合屯田,最遲道光年間清朝可能就退出新疆了,重走明朝退出安南的老路。
畢竟清朝在新疆的統治一直是賠錢的,平一個小小的張格爾之亂都讓道光肉疼到哭,沒有伊犁的話統治成本上升十倍不止。
清朝防御式擴張的本質也是其在東南亞方向毫無建樹的原因。清緬戰爭清越戰爭失敗了乾隆也無所謂,這兩無論從實際戰力還是歷史戰績都太弱,威脅不到云南廣西,連激起清朝防御式擴張的本能都做不到。但凡緬甸和越南稍微能打點,今天可能就成為許多人心心念念的自治區了。畢竟相比明朝在東南亞近似表演性質的擴張(明朝在三宣六慰地區是不駐軍不派官不收稅不移民的,在三宣六慰崩潰后才開始在三宣駐軍移民守邊,最終讓三宣今天基本在中國境內),清朝農民頂著官方的打壓實實在在擴張到了東南亞,不僅在泰國出了個五大帝之首的鄭信爆錘緬甸,還在清末成為革命義士的主要來源地之一。
所以回到提問,清朝為啥不吞并哈薩克?哈薩克的威脅還不如東歸的土爾扈特大,吞并它干嘛?統治這麼遠的蠻夷不花銀子的嗎?
補充一句:別盯著今天的國境線yy哈薩克這麼好的地方清朝為什麼不占,巴爾喀什湖以東的膏腴之地是準噶爾的地盤,不是當年哈薩克的地盤,也就是說今天哈薩克最好的地方都是準噶爾/清朝領土,剩下的圖蘭低地那種地方,生存環境比南疆還惡劣,哪怕乾隆朝要繼續擴張,也不會選性價比這麼低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