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依然是入不敷出的狀態,過年回家買禮品和準備紅包還得刷信用卡,加上今年還計劃去女朋友家里過年,林林總總花費預計也要一個月工資了,但我還是會選擇回家過年。
我春節又不值班,過年肯定得回家的。國中同學過年聚餐一直是我去同學家拜年吃飯,今年也該輪到我請客吃飯了。
高三班主任幾年沒去拜年了,這次也有意組織一波同學上門拜訪。我是重感情的人,過年的各種同學聚餐一般都有我的身影,這種場合我是不想缺席的。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今年過年會去女朋友家,這事關人生大事,怎麼花都是值得的。
是否花費一個月工資回家過年取決于個人的價值判斷,即值不值得花這麼多錢回家過年。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稱,重視親情的人花費二個月工資也要回家過年。看重錢的人,可以幾年不回家。理智的人可能只接受花費工資的三分之一,或者選擇不是過年的時候再回家。為生活所迫的人,會選擇春節值班后回家。被催婚的年輕人,拍手稱快,趁機不回家。
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陪伴父母的時間隨著年齡的長大會越來越少,在春節闔家團圓的時刻不回家,可以想象父母心底是何等失落。本來領導是安排我春節值班的,我提前和父母說了我春節值班的事,母親嘴上也沒說啥,父母就是這樣,總會默默支持子女的決定。后面有了變故,又不需要我值班了,我也第一時間和母親說了,電話傳來的是「這就更好」的話語,母親心底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使我深受觸動,原來父母真的不在乎你在外面賺多少錢,只希望你能回家過年,陪伴在父母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