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父母年紀大了,他們的世界和年輕人的世界實際上已經脫離了。但他們還是總想偶爾向自己發表一些意見,尋找「家長」的安全感。
你說自己也有2個孩子了,母親應該是退休后的年紀。
看看你們飯桌上的其他主題——買房、養貓、薪資、兒女教育、生意經驗、學區房購置。哪樣是你媽這個年紀可以作為家長插的上嘴評論幾句,給晚輩傳授點經驗的。
所以,這頓飯你媽吃的憋屈。
作為一家之主感覺整晚的話題沒有圍繞她的甚至是能參與。
那麼剩下唯一能參與的就是什麼了?
生娃和人情世故。
所以,你媽心中不舒服,這口氣憋著,不稍微找個話題點評幾句,說你幾句,她痛快不了。
父母退休在家,不像兒女每天上班八百件事。
過年一次聚會,對他們是個大事。里面的每個細節,每個人說的每句話,晚上睡不著心里能過個幾十次的情景重現,想想誰每句話是否妥當。
想來想去,就想到你這了。因為生娃這點話題,是她能理解和有經驗的,每個人對生娃什麼心態,是她能想象和理解的。最后得出的結果,就是自己家孩子,可以教訓幾句。
你放心,即使沒這個話題,你媽也會找到你別的問題,比如到晚了,沒廚房幫忙,長胖了,吃飯后沒主動刷完,著急走沒多吃幾個餃子,等等。
怎麼避免?
下次記住,飯桌上,圍著老太太先哄。找她能理解的話題聊,把話遞到嘴邊上,讓她給全場定調。
還不懂?
媽,您作為一家之主,開餐前給大家說幾句吧。就說說您今年什麼事最開心。新年有什麼期待。媽,這魚做的真好吃。
怎麼做得一點沒腥味?這餃子煮出來真好看,我就沒和您學會這手。您這掛的十字繡是自己新做的?好看呀。
想想要是坐在主坐的,是你單位領導。這頓飯的話題和重點,會是幾個同事自己聊麼?
過年才回一次家。老人啊,也得哄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