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截圖。我最開始不去就診是因為根本沒有意識到是抑郁癥方面。太無知了。
一路走來,我成為了別人眼中的「大佬」
不過是久病成醫罷了
如果你覺得自己最近情緒低落,做事力不從心拖拖拉拉,就去醫院就診吧。不要覺得自己沒什麼問題就是懶而已。乖,沒準你不是矯情也不是懶。懷疑自己有抑郁傾向就去篩查一下不是更放心嗎。
the universe said you are not alone
以下為原答案↓↓↓
接受過太多太多的人,都是拖成重癥才會在家人的要求下就醫
這句話在我看來十分可笑。恕我冒昧題主。我不是在說你。我的意思是,這句話放在我的情況之下,我才會覺得十分可笑。
我的家庭常年戰爭,充斥言語暴力和肢體暴力。又加上年幼的我太無知被侵害。我很早就有了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現在的我后知后覺自己是創傷后應激障礙繼發抑郁癥。前者算在焦慮障礙范疇。在焦慮障礙范疇里,我還有廣泛性焦慮癥和社交恐懼癥。總的來說,我是抑郁障礙和焦慮障礙患者。
令人啼笑皆非的地方在于,15歲的我試探性的跟我媽說「我們學校多年前有個學長自殺了」。我媽一下子就炸了「傻逼,這小孩不為父母考慮,太自私,動不動就尋死,那他父母呢,白養他了。
」那之后我對我父母抱有的所有「他們會理解我的」的幻想全部消失。
15歲,從初三到高一的這一年,是我抑郁癥首發的一年。
首發的痛苦我自己承受,還要面對家校壓力和同學嘲笑與孤立。在同學眼里,我社恐和抑郁的保護機制就是個大笑話,「面癱」「高冷」「孤傲」「自命清高」「瞧不起人」等等等等。
復發的時候,我剛開始也想著不跟父母說。說了有什麼用,還不是換來一頓罵。
到最后我出現抑郁型木僵,我求爺爺告奶奶,他們把我帶去鼓樓醫院證明我一切正常就是想多了。鼓樓那個噁心醫生我不想再提。那個時候已經四月份了,大學聯考就在眼前。
終于到了五月中旬,父母在心理老師的調解下帶我去了腦科醫院,大學聯考迫在眉睫。那個時候,我的抑郁木僵變得更加嚴重。
我在路上慢慢走著,我媽一直在罵我「你能不能快點」。她第一次發現我木僵,是四月底的一天中午吃飯。那天我花比平時多出一倍的時間回到家,慢慢夾菜吃飯。然后我聽到了笑聲。我慢慢抬起頭,她笑的合不攏嘴。在她眼里,一個18歲青春期女孩的行動速度退化成了90歲老奶奶,這本身就是一件可以笑一年的事。到了醫院,我徹底僵在座位上,排號排到我了,我聽到了,但我要很長時間把這個反應吸收,沒辦法,誰讓我的反射弧太長。過了好久我才從椅子上站起來,隨即是我媽的怒吼「你能不能快點,醫生在等你」
在我這里從來不存在別人看我不對勁才帶我去醫院。
在我這里永遠只有把抑郁型木僵當做笑話笑一年的人迫于學校的壓力帶我去醫院敷衍了事。
我得到了藥物治療,隨后也得到了心理治療。
我父母也在慢慢改變。但這些改變不足以磨滅曾經他們帶給我的傷。
對于我來說,不去醫院反而硬抗,是迫不得已的結果。因為知道說出來沒人信,為什麼要自討苦吃呢。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