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劉恒繼位后為什麼拒絕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
查看全部 5 個回答
回答1
2023/12/04

ADVERTISEMENT

孝文帝元年春正月,有關部門提議,請文帝早立太子。文帝的回復是:「我的德薄,上帝神明還沒有欣然享受我的祭品,天下的人民心里還沒有滿意。如今,我做不到尋訪天下賢才,把皇位禪讓給他,如果馬上就立太子,這不是加重我的道德污點麼?我拿什麼向天下人交代呢?還是緩一緩吧。」

正月,有司言曰:「蚤建太子,所以尊宗廟。請立太子。」上曰:「朕既不德,上帝神明未歆享,天下人民未有嗛志:今縱不能博求天下賢圣有德之人而禪天下焉,而曰豫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謂天下何?其安之。」(《史記·孝文本紀》)

有關部門不屈不撓,再次建議,說早立太子正是重視宗廟社稷,心懷天下的體現啊。

有司曰:「豫建太子,所以重宗廟社稷,不忘天下也。」(《史記·孝文本紀》)

ADVERTISEMENT

文帝繼續謙讓道:「楚王劉交是我的叔父,年歲大,經歷見識過的道理多了,懂得國家的大體。吳王劉濞是我的兄長,賢惠仁慈,甚愛美德。淮南王劉長是我的弟弟,能守其才德以輔佐我。如果不從這幾位當中遴選,非要立我的親生兒子,世人一定認為我不懂得舉賢任能,只偏袒親生骨肉,對天下不負責任啊。」

上曰:「楚王,季父也,春秋高,閱天下之義理多矣,明于國家之大體;吳王于朕,兄也,惠仁以好德;淮南王,弟也,秉德以陪朕。豈為不豫哉!……今不選舉焉,而曰必子,人其以朕為忘賢有德者而專于子,非所以憂天下也。朕甚不取也。」(《史記·孝文本紀》)

在立太子的大事上,有關部門之所以敢與文帝對著干,是因為他們讀懂了文帝的 「弦外之音」,也就是精準地忖度了上意:皇帝之所以聲稱劉交、劉濞、劉長都有繼承資格,要的就是有關部門嚴格論證出他們3個絕對沒有繼承資格。

ADVERTISEMENT

果然,有關部門這一輪做出了周密的論證,搬出了的充足理據,話是這麼說的:「古代殷、周立國,太平安定都達一千多年,都是因為早立太子的緣故。確立繼承人必須是自己的兒子,這是由來已久的傳統。高皇帝取得天下,之所以稱為太祖,要的就是今后子孫相繼,世世不絕。陛下如果拋開應當立為太子的人,卻從諸侯或宗室中另選他人,那就違背高帝的本意了。這事就別再討論了,就這麼辦了:陛下的兒子當中,劉啟年紀最大,品行也好,就立他當太子吧!」

有司皆固請曰:「古者殷周有國,治安皆千余歲,古之有天下者莫長焉,用此道也。立嗣必子,所從來遠矣。高帝親率士大夫,始平天下,建諸侯,為帝者太祖。諸侯王及列侯始受國者皆亦為其國祖。子孫繼嗣,世世弗絕,天下之大義也,故高帝設之以撫海內。今釋宜建而更選于諸侯及宗室,非高帝之志也。更議不宜。子某最長,純厚慈仁,請建以為太子。」(《史記·孝文本紀》)

只要稍微認真一點的話,就不難發現這些理據雖然說起來頭頭是道,其實只是似是而非,且不說商、周兩代并不曾真的享國千年,即便是真的,其間也沒少兄終弟及的例子,并不全是父死子繼。

所以文帝如果真心反駁的話,只要擺事實,講道理,就不難贏得這場辯論。但是,面對著破綻如此醒目的論調,文帝卻認輸了。

是的,幾番拉扯之下,文帝終于拗不過大家對原則性的堅持,「勉強」同意了。

漢文帝立太子的過程,以及與有司之間來來回回的辯論,歷經幾番拉扯之下才勉強達成一致,怎麼看都是在演戲。

坦白說,這樣的戲碼其實并不高明,而且兩邊的演技也都不怎麼看得下去。

ADVERTISEMENT

漢文帝這邊,雖然心里面巴不得早點立自己的兒子當太子,但表面上還是要裝出一副大公無私的樣子。這其實也就 「既要…… 又要……」 的典型心理了。

而有司這邊,對漢文帝的所思所想其實是心知肚明的,但表面文章必須做足,該走的程序必須走到位,才能彰顯漢文帝立太子是以天下為公,絕無半點私心。因此不得不去找各種牽強附會的理由,去配合漢文帝把戲給演完整了。

而這一出你來我往的戲演完,讓漢文帝一舉兩得:一方面,確立了漢文帝往后的接班人繼承原則,父子相繼才是正統;另一方面,又在為漢文帝以藩王之身突然入主朝廷正名 —— 漢文帝即位表面上依據的是兄終弟及的繼承原則,但其實不然。因為漢惠帝一支絕嗣,需要重新從上一代君主那里按照父子相繼的原則確立新君主。

另外,在這場戲里,還完全忽略掉了一個最關鍵的要素:這位太子劉啟,就是後來的漢景帝,并非嫡出。

漢文帝的原配夫人是呂氏,而劉啟的母親是竇氏,在儒家社會里,嫡長子的地位依然不容撼動。即便竇氏得到專寵,太子資格怎麼都很難輪到竇氏之子。

原因是:就在文帝即位之后,4名嫡子先后病死了。

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史記·外戚世家》)

從文帝即位到立劉啟為太子,其間不過三四個月的時間,這4名嫡子死得也太齊整了些。

或許,我們可以由此推測,呂氏夫人所生四子的相繼離世,很可能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

要麼是親生父親為了再次向政變勝利者們納投名狀,授意殺掉了這4個由呂氏所生的孩子,徹底和呂氏家族劃清界限,不讓這些孩子將來有機會為呂氏翻案;

要麼是竇氏為了讓親生兒子獲得繼承權,仗著丈夫的專寵和呂氏的倒台,趁熱打鐵,弄死了這4個孩子。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12/04
他不是拒絕立自己的兒子,而是拒絕草率地立自己的兒子。劉恒登基在法統上是有漏洞的,他的繼承順位甚至還不如他兒子。劉邦死后劉盈登基,合情合理合法。元功要消滅呂氏血脈。不但要把劉盈滅門,連劉恒也死了一個王后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12/04
漢文帝劉恒的兒子劉啟繼位即漢景帝,他繼承了劉恒的治國策略,史上稱為文景之治。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12/04
漢文帝就是簡單客氣一下,表達自己以及兒子的謙虛態度而已。按照漢書記載,元年正月群臣建議立太子,漢文帝謙虛幾個回合。三月,就進入下一個環節,立皇后。滿打滿算,就拉扯了三個月。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12/04
漢文帝劉恒拒絕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的原因并非單一。首先,劉恒的繼位在法統上存在一些爭議,他的繼承順位甚至還不如他的兒子。此外,劉邦死后,劉盈登基是合情、合理、合法的,而元功則希望消滅呂氏血脈,這導致了劉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