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這麼矮究竟能攔住什麼?
查看全部 45 個回答
回答1
2023/11/06

ADVERTISEMENT

明代是有班軍的,長城的垛口留的是警戒部隊和快反部隊,這些部隊的作用是將敵襲如實上報,剩下的就沒有了。

然后班軍的作用是每年按季節上班,主要是防秋。但班軍的主要作用還是遲滯大股游牧民族南下。

真正主力決戰是需要動員各邊鎮主力部隊,包括京師南面的忠順軍騎兵部隊的。

其實很多明長城的要隘,都只有數百人防御,一個關鍵的敵台也就是10人上下。主要還是敵前養不了部隊造成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長城最大的作用是遮斷敵軍的行進線路,為后期作戰作準備,對己方的部隊來說:長城一線是出塞進擊的保障,是部隊回師撤退的屏障。

同時,明代的九邊防線中的大部分由長城連接起來了。所以敵軍直接攻擊九邊很少能夠得手。從一般的關口入寇又有后顧之憂,無法久留。

ADVERTISEMENT

用現代軍事開腦洞通俗說一下

一是古代的國防觀通體系二是邊境軍用道路和屯墾支撐點最后是發揮筑壘地域的作用

明初一直到靖難的時候,北部邊境都屯駐重兵,這種重兵終究是不持久的,因為養不活。

所以,要麼這些精銳部隊南下造反,這就是靖難;要麼就是往北討伐草原,這就是嶺北大敗

明代部分時期北部邊防的大壞,實際是怨不了任何人。就算京操班軍還存在,也不會有任何改變其實,真正了解明軍實際作戰和指揮體系的人都會說,明軍真不容易,用這麼少的兵力,控制了這麼大的國土。

明軍的問題在于野戰軍大多在京師 宣大 這些關鍵的邊鎮,臨時調動不易。而這些精銳部隊又少的可憐。比如說忠順軍三衛是改編自前元軍騎兵部隊的精銳騎兵部隊,但是數量一直只能維持在9000人左右,最后合編為保定三衛。

ADVERTISEMENT

事實上,整個明軍的野戰部隊,從建國后都沒有超過20萬的巔峰數字。到了萬歷征朝鮮更加是悲劇到無與倫比的地步,整個大明朝能拉出來的野戰軍巔峰時期也只有四萬多人。大量的劣質兵員,在平時一直消耗在無休止的班軍中,雖然看似明軍兵力很大,但是每年至少有6個月的時間,班軍在上班和返程途中。無論是軍屯還是訓練都只能流于形式。

明軍的很多軍事理念和作戰形式是超越時代的先進。但是到了麻貴以后,好像這種軍事傳承就沒有繼續下去。

朱元璋制定的北部邊防的基本思路就是,依托邊墻和小規模快反部隊+最低規模的武裝農民控制前沿,利用要隘通行不便特點,在游牧民族大股入侵時,夾要隘擊之。

但隨著靖難的發生,大量北部邊軍的精銳被抽調,邊墻以北的各衛所南撤導致防御態勢的惡劣,加之多年未有戰事,文官集團對于邊墻以北的要點根本無心經營,一步步的削減經費。

這種削弱邊墻的做法到了三楊時期發展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幾乎邊墻以北的要點和衛所全部放棄,邊墻成為了第一線,邊墻內側的衛所兵力也被削弱到僅夠維持的地步。以喜峰口為例,喜峰口以北的各衛所和要點鎮寨全部放棄,衛所僅留兵300人,防秋時增班軍約500人。

這種自己人挖自己邊墻的做法,在三楊手里經歷了永樂后期、洪熙、宣德和正統四朝,最終到了景泰年間形成了大崩潰——土木堡之變。

只說野戰部隊的話

明軍野戰部隊如果能夠維持正常的建制和訓練水平,基本也是滿萬不可敵

@換巢鸞鳳

@智超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11/06
這要從長城的出生說起了。最早的時候,在中原大地上,所有的民族都是狩獵采集為生的。在大約在7000年前左右,農業技術的文明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11/06
我是很喜歡跟妹子討論軍事歷史地理話題的,曾經一個妹子說三國志游戲音樂好聽,晚上看我玩三國志9,我跟她談笑風生,從三國割據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11/06
絕境長城是幻想文學里的設定好吧,你不如想想絕境長城在坦格利安王族的巨龍面前算個屁。馬丁當然想來看看中國長城,他寫絕境長城是把英國的哈德良長城腦補成放大一兩個數量級的東西。哈德良長城是羅馬五賢帝之一的哈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11/06
我只說防御功能。一騎胡騎拍馬走到長城下,看了眼胯下愛馬,那并不是能飛躍不高的城墻的天馬,自己也不可能扛著它過去。算了,下次再去打秋風。十騎胡騎拍馬來此,看了眼不高的長城,一個士兵提出建議,他們可以用繩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6
2023/11/06
隔了這麼久,更新一下:因為老是有人說長城防不了人什麼的。我只想說這些人根本不懂長城周邊主要戰爭形態是什麼。你以為是「全面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11/06
感謝各位,不過還是不要給我這個打臉的點贊了,正如幾位知友在評論指出的,我這種刻薄的態度不足為訓——當然,想罵我刻薄的人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11/06
這個問題很好。長城這麼矮能攔住什麼?我們來看看中國地形圖秦長城分布圖。長城以北,就是蒙古高原。蒙古高原海拔1580米,與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11/06
你小時候玩過打仗游戲嗎,就是一群小孩,分成兩幫,你追我打,如果倒地,這個人就算‘死’了,一方全部死亡就視為失敗,然后開始新的游戲我小時候經常玩這個游戲,無論哪一方,為了戰斗的勝利,都會干一件事,搶奪一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11/06
就好像反坦克拒馬(捷克刺猬)一樣,這種工業垃圾一樣的鋼條玩意對步兵而言毫無威脅。三根鐵軌焊一起組成的一米高的「防御工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11/06
能攔住馬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11/06
攔馬隊。只要馬過不來,蒙古人進來就沒有多大殺傷力,保不齊都趕不上占山為王的草寇。再說,雖然它不很高,但也不是立時三刻就能爬上來的,因為墻頭上都是流動哨。還有,墻是建在山脊靠外一側的,墻根底下不是平地,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11/06
題主的質疑其實沒什麼問題,明長城大多數是單邊墻,何況在明朝大多數時間內還沒包磚,像八達嶺那樣頂部寬闊,任人飛馳的一等邊本來就是京師附近的異數。問題不在于明長城能攔住什麼,因為他往往攔不住什麼,蒙古人破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11/06
1,我是來教題主怎麼準確的表達想法以及提問的;2,順便說說排名第一的匿名回答為什麼要噴題主!有沒有發現生活中很多人往往一開口就讓人討厭?!為什麼?因為不會講話!不懂沒關系,誰都有不懂的時候;不懂偷懶想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11/06
沒有長城一個部落百十個人,在一家帳篷里一商量,就能流竄到一個村里搶錢搶糧搶娘們,防不勝防。有了長城以后,就需要聯合數個部落,集結萬人以上,攜帶專業工具打破邊墻。這對搶劫集團的領導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11/06
#長城矮#第一個問題,長城的高度要從山腳下算起,不能從城墻根算起。所以基本上長城的實際有效高度都在百米以上。第二個問題,長城的厚度要從墻背算到敵人能有效集結兵力出發陣地前沿,所以長城的實際有效厚度也是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11/06
一圖勝千言(攝于路過北京的火車上)你來攻吧,我不保證不打死你。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11/06
你以為的城墻實際的城墻你以為的行軍實際的行軍我發現大家對古代的城墻工事,不是高估就是低估,比如這就是高估了城墻的難度。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11/06
三樓有個人拿磚頭砸你,沒樓梯上去的情況下你試試把他弄下來我看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11/06
我曾經走過一些徒步路線。正常而言,徒步出去玩——前提是玩,我個人覺得人力所能背負的極限是十天左右的補給。以三天的路線為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11/06
題主只要玩過一點即時戰略游戲就能想明白這個問題,防御工事的作用是延緩進攻方的進攻,為防御方提供有利的地形。防御是靠人的,不是靠墻的。照你這麼說,一戰的時候鐵絲網戰壕也沒啥可怕的。只要彈跳力好點不就三兩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