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從放牛娃成為大明皇帝,在應天府(今南京)登基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他回顧自己的奮斗歷程,心中感慨萬千。他想起了自己出生在安徽鳳陽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曾經遭遇災荒而失去父母兄姐,曾經剃發為僧而四處流浪 ,曾經參加紅巾軍而反抗元朝 。他想起了自己一路征戰四方,消滅各路諸侯 ,北伐滅元統一中原 。他沒有想到自己能夠從社會最底層一步步走到九五之尊的地位,這其中的艱辛只有他自己清楚。
此時的朱元璋也想到了自己的親人們,但是他們都已經不在人世了。他的父親叫朱世珍 ,母親陳氏,他有三個哥哥和兩個姐姐。三個哥哥分別是朱重四、朱重六、朱重七。姐姐是太原長公主朱氏和曹國長公主朱佛女。這些與他血緣最親近的人都是在很早就去世了^ ,所以朱元璋能做的只能是給他們追封名號和建造陵墓,并不能讓他們與自己共享富貴。
朱元璋的長兄朱重四,也是朱世珍的長子,根據兄弟們的命名順序,朱重四排行第八,但很明顯,他的堂兄弟們也被計算在內。在元朝時期,窮苦沒有文化的家庭的孩子通常會用這種方式取名,比如陳友諒的名字叫陳九四,張士誠的名字叫張九四,這是因為兩個九四加起來也比不過一個重八。有人認為朱元璋的長兄原名叫朱重五,但經過我仔細考證,《朱氏世德碑》中記載朱元璋的長兄應該是朱重四。不過這并不重要,因為無論叫朱重五還是朱重四,後來他的名字都改成了朱興隆。
《朱氏世德碑》中記載,朱重四的父親先伯娶劉氏,生了四個兒子:重一公、重二公、重三公(生于盱眙)、重五公(生于鐘離);後來又娶妻陳氏,生了四個兒子:長重四公(生于盱眙)、重六公、重七公(生于五河),以及某其季,後來遷往鐘離。
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淮北地區發生了嚴重的旱災和蟲災,疾病蔓延,導致饑荒,再加上元庭的高壓政策,沒有任何賑災措施。朱興隆和他的父母朱五四、陳氏也在饑荒中死去。也就是說,當時朱元璋只有17歲,他的父母和長兄都餓死了。
朱元璋登基后,追封其長兄朱興隆為南昌王。盡管朱興隆已經逝世,但他留下了兩個孩子,朱文正和福成公主。我們都熟知朱文正,他是朱元璋的侄子。當朱元璋成為義軍首領時,朱元璋的大嫂帶著兩個孩子來投奔他。朱元璋欣喜不已,將朱文正留在身邊培養和訓練。
在朱元璋的培養下,朱文正很快成長為一位出色的將領。當年,陳友諒大軍進攻朱元璋,朱文正被派往守衛洪都城。在洪都保衛戰中,朱文正成功抵御了六十萬陳友諒軍隊的攻擊,成為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跡。遺憾的是,朱文正因封賞不公,曾打算投靠張士誠,最終被朱元璋囚禁,最終抑郁而亡。
盡管朱文正犯了錯誤,朱元璋登基后還是封他的侄女福成公主,并允許她以旁系親屬的身份享有直系公主的待遇。公主後來嫁給了王克恭,他曾經是福建行省參政,後來改為福州衛指揮使。另外,盡管朱文正未能見到朱元璋登基,但朱元璋對他的后代還是很慷慨的。朱文正的兒子朱守謙只有幾歲,就被封為靖江王,并被分封到桂林。他是二十五個藩王中唯一的非直系子孫,這表明朱元璋對他的兄長后代仍然很關心。
除了朱興隆的兩個孩子外,朱元璋只剩下了他的二哥朱重六、大嫂和侄兒。當一場瘟疫襲擊朱元璋家族后,他們只剩下這幾個人。朱元璋和朱重六試圖安葬他們的父母和兄長,但是他們找不到地方。
朱元璋稱帝時,他的二哥已經去世。朱元璋將二哥改名為朱興生,追封他為徐義王。朱興生有一子,名叫朱王,也早逝,朱元璋追封他為昭信王。因此,朱元璋的二哥算是他家族的最后一位。
朱元璋的三哥朱崇琦在兄妹中死得最早,甚至在瘟疫爆發之前,他就未婚。朱元璋改稱他為朱興祖,追封他為臨淮王。
此外,朱元璋還有兩個姐姐。大姐嫁給王秋怡,去世比較早,沒有留下任何孩子。有一種說法,朱元璋不喜歡大姐。起義時,被元軍追殺,無處可躲。他在姐姐家尋求庇護,但她和她的丈夫害怕受到牽連,拒絕收留他。最終,朱元璋只好到另一個地方避難。當上皇帝后,他把王子和公主的頭銜賜給除大姐以外的所有親戚。直到洪武三年,侄子李文忠回到家鄉,看到姑姑破舊墳墓,才向朱元璋報告。朱元璋隨后追授太原張公主的爵位給大姐,封皇后衛侯爵的爵位給丈夫王秋義。
朱元璋的二姐名叫朱鳳娘,與她關系最密切。原因是朱福娘家的生活條件是朱元璋所有親戚中最好的,吃得起。他們經常幫助朱元璋的家人,所以朱元璋一直很尊敬二姐和丈夫。
1351年,朱輔仁去世,享年36歲。她死后,她的姐夫李震帶著兒子李文忠逃到了朱元璋的身邊。朱元璋大喜,開始把李文忠當成自己的兒子來養。
朱元璋當上皇帝后,對姐夫很好。李震病倒后,朱元璋立即去看望他。李震去世時,朱元璋為他哀悼了三天,并參加了他的葬禮隊伍。
朱元璋也對侄子李文忠很好。第一次見到他,朱元璋既高興又難過,安慰侄子說:「見到你舅舅,就像見到你母親一樣。你來到了你舅舅的身邊,從現在開始,你就有了可以依靠的人了。
由于對二妹的感情,朱元璋喜歡并信任他的侄子李文忠。李文忠逐漸成長為一位能干而杰出的將領,為朱元璋贏得了無數勝利。明朝建立后,李文忠多次率軍平息元軍殘余,為帝國立下功立業。洪武三年(1370年),被任命為曹侯爵。1379年(洪武十二年),明太祖命令李文忠同時掌管大秘書處(最高軍事機構)和國書院(最高教育機構)。洪武十六年,李文忠因病去世。
總之,朱元璋對兄妹倆很好,雖然已經去世,但名聲完好無損,該被封為太子或公主的人都這樣稱呼。此外,他也非常體貼他們的后代。也許是因為朱元璋失去了太多的親人,他對待活著的親人很好。有人說,如果朱元璋的兄弟姐妹還活著,享受榮耀和財富就更好了。但是,我認為活著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朱元璋頗有疑心,除非他的兄弟姐妹是知道何時進退的人,否則權力斗爭在所難免,結果未必能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