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他老人家的《史記》的記載,基本上不可能是憑空捏造的,當時他應該有記錄素材或其它相傳的證據的,只不過在後來的兩千年里滅失了。
《史記》同樣記錄了商朝,在近百年來出現的遺址發掘和文物發現之前,它同樣沒有什麼證據,但後來的考古都證明了它真實存在。
埋藏淺。夏之于商,以及後來的皇朝,文明應該要低等很多。無論是建筑還是墓葬,都未必有很深的基礎挖掘,甚至可能比較簡單。后世的宋朝皇陵因為埋藏淺,只剩下了石像生。
2. 戰爭毀滅。從春秋戰國到20世紀,戰爭和毀滅從來沒有間斷過,可以說,那些原本可能幸存的證據經歷了兩千多年的破壞,能幸存下來,是天文級機率。秦朝的阿房宮現在也沒聽說發現它的遺址,唐朝的宮殿遺址也僅僅是在西安古城里通過土方或柱礎來推斷存在的痕跡。
3. 地表重復挖掘,可能早已被破壞。無論是宮殿,還是墓葬,都是大規模土方挖掘,每一次的土方工程都是對以前的歷史痕跡的毀滅。元朝的遺址在朱棣建造的新皇城的過程種就部分毀滅了。
而近幾十年來的房產開發,更是超大規模的地基深挖,原有的土方填埋或遺址痕跡,或早已被大量破壞滅失。近些年來,時有建筑工地挖掘的墓葬出土,這些還都是磚石構造被挖掘機明顯發現的,而夏文明未必有后世的磚砌基礎,所以在數層地下室的挖掘過程中,大量古代遺跡很可能都被破壞殆盡了,夏文明那本就脆弱的可能留存痕跡,更經不住這樣的破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