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劉備其實就是關羽和張飛的伯樂。劉備遇到關張,不是劉備的幸運,而是關張的幸運。
在三國鼎立的時代格局中,蜀漢團隊其實是最有草根色彩和江湖氣息的團隊,劉備就像一個帶頭大哥,在亂世的掙扎與斗爭中積累資本,招攬人才,組建了自己的班底團隊,又維持著手下荊州和益州兩大派系的微妙平衡,把家業越做越大。而他對于關羽和張飛來說,其實就是一個教父和大哥的角色。
作為一個優秀的帶頭大哥,劉備最主要的才能是聚人之能,即能夠把大家團結在自己周圍,形成一個團結的、強大的集體的能力。這是帶頭大哥最主要的才能,這也是大哥最獨特的能力和魅力所在。
天生當帶頭大哥的人,永遠也不會甘心給別人當小弟馬仔,因為他的權力來源,并不是靠某位上級領導大哥的給予,而是看他自己能把多少小弟馬仔收攏自己旗下、緊緊團結在自己周圍。
如果一個帶頭大哥無法把最廣大的人才團結在自己身邊,那他就永遠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帶頭大哥,就算勉強成了大哥,也會分分鐘被人干掉。只有具備了聚人之能,才會吸引各種人才源源不斷的加盟和助力。
相反,三國時代的袁紹和袁術兩兄弟,就是鮮明的反例。《后漢書》范曄對袁紹做總結:「 紹為人寬雅,有局度,喜怒不形于色,而性矜愎自高,短于從善,故至于敗。」說白了人家袁紹天生高富帥,四世三公,家世背景剛剛硬,對人也溫文爾雅特別客氣,但就是骨子里瞧不起人,比我有權的沒我有才,比我有才的沒有我帥,比我帥的沒我有權,總之怎麼比怎麼都是自己最好,自覺不錯,清高孤傲,這樣的人如果當帶頭大哥,有才之士看到了都會轉投別人。而袁術就更不用提了,連自己的親哥哥袁紹都看不起,就更甭提禮賢下士、尊重賢才了,所以曹操評論袁術為「冢中枯骨」,就更不值一提了。
《易經》乾卦上講,「見群龍無首,吉。」從某種角度說的就是作為一名領導者和帶頭大哥的心態,不自矜自伐,不孤高自傲,而且禮賢下士,切切實實地關注和呵護手下的每一個人,你跟著他就好像遇到了伯樂、遇到了曙光,自身擁有的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潛在的才能也得到開發,整個人像小宇宙一樣熊熊燃燒,價值和能量得到充分的發揮,名揚四海,威震華夏,有幸遇到這樣的大哥,你難道不會拼命效力、勇往直前麼?你難道會為了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的厚待就離開他麼?你會危難關頭就把他扔下麼?古人都講究個「士為知己者死」,別說諸侯爭霸的三國演義了,就連小小的水泊梁山、沒文化的文盲三阮,在看到吳用畫出的大餅以后都會拍著脖子大叫:「俺這一腔熱血,只賣與識貨的!」
所以說,不是說劉備在茫茫人海中撿到了寶貝,結拜了兩個「萬人敵」的世之虎臣,而是關張兩個人有幸跟對了大哥劉備。寶貝放錯了地方就是垃圾。《道德經》說:「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也就是在劉備的幫襯和抬舉下,關羽張飛才走上了歷史舞台,也留下了各種傳奇,否則終其一生,也不過是浪跡江湖的逃犯和混日子的小地主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