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一生有載的后妃共十五人,唯獨海蘭珠最得寵。
但這并不因為海蘭珠美艷動人,而是她出現得剛剛好,彌補了皇太極心底缺失的一角。
那麼海蘭珠是如何進入皇太極視線的呢?
1614 年,努爾哈赤給兒子皇太極說了一個媳婦,科爾沁部首領莽古斯的女兒——博爾濟吉特哲哲。那年,哲哲十六歲,皇太極二十二歲,此后,他所娶的所有媳婦,全都是別人硬塞給他的……
說起莽古斯,曾是「九部聯軍」之一,就是和葉赫部聯合起來毆打努爾哈赤的那群人,結局當然是還沒打過,還眼瞧著努爾哈赤部日益強大,莽古斯急得抓耳撓腮,主動認錯,不太好意思,死不認錯,錯就認了死了。
正當他坐臥不安時,努爾哈赤拋來了橄欖枝,莽古斯忙不迭把女兒嫁給了努爾哈赤之子皇太極。
哲哲嫁給皇太極時,她的兩個侄女海蘭珠 5 歲,布木布泰 1 歲。嫁過去十年,直到 1625 年,哲哲才生下第一個公主。
這倒不是皇太極不待見她,而是因為皇太極太忙了。從 1618 年開始的撫順之戰到後來的薩爾滸之戰,包括與林丹汗之戰,皇太極常年在外征戰,這是他建立戰功,樹立個人權威的重要時期,從 25 到 35 歲,人生的黃金時期,皇太極全部的精力都奉獻給了后金。
他前幾個孩子的出生集中在 1609~1611 年,這此后的十余年時間,只有 1621 年繼妃烏那拉氏生了一個女兒,而其他妻妾包括哲哲都沒有生育。
十幾年,皇太極忙得沒顧上生孩子……
估計,那時候的皇太極心里也嘀咕:我只想安安靜靜地加班 996,結果一不小心弄這麼熱鬧,我太南了.
.....
從 1616 年努爾哈赤稱汗到 1625 年,后金在對明朝、對朝鮮、對林丹汗的戰爭中節節勝利,稱雄東北,眼看要打下天下。
見哲哲十來年才生下孩子,還是女孩,科爾沁部對眼看要超過育齡的哲哲表示失望,他們就把年僅 12 歲的布木布泰送了過去,也就是後來威名赫赫的孝莊皇太后。
1636 年四月,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稱皇帝,改元崇德。七月,他舉行了冊封五宮后妃典禮,授予哲哲皇后的金冊、金寶、儀仗鑾駕等物,哲哲成為清國的第一位皇后。
然而姑侄倆雖然嫁的早,卻都輸給了另一個科爾沁部的女人,也是孝莊的親姐姐,海蘭珠。
有句話說的好,男人不是沒有愛情,而是沒有激發他的愛情的女人的出現,有些女人,果然就像水,能夠輕易就滲透男人的心肝脾胃腎,有些女人,就像金剛鉆,美則美矣,卻無法打動男人最柔軟的內心。
海蘭珠出現的剛剛好,皇太極的軍事斗爭告一段落,政治斗爭已取得全面勝利,正是一個飽暖思淫欲的時候。
1634 年 8 月,哲哲生下第三個女兒,而布木布泰的第三個女兒已經會走路了。不知道老闆著急不著急,但「供貨商」科爾沁部是急壞了,同年 10 月份,迫不及待把海蘭珠也送了過來,她的賢淑文靜立刻吸引了皇太極。
有人說,之前皇太極見過海蘭珠且一見鐘情,但是從時間上來看,更像是科爾沁主動送,而不是皇太極主動娶,要是早就見過早就娶了,不會等到哲哲生了孩子兩個月再娶。
《滿文檔案》記載:「天聰八年(1634 年)十月十六日。科爾沁部烏克善洪台吉率諸臣送妹至。汗偕諸福晉迎至,設大宴納之為福晉。」
皇太極以前可能沒見過海蘭珠,但是見了之后,眼神就轉不動了。
人與人之間若靈魂不能發生共振,若頻率不在同步上,僅僅只是淺淺的遇見,終究會成為陌路,相忘于江湖,各自天涯。
而那些氣息相同的人靈魂相似的人,同一片天空下,總會有一天相見,被一種神秘的磁場牢牢牽引,一路同行,一路陪伴......
1636 年,皇太極稱帝時,海蘭珠尚未生育,但是她的地位卻竄至后宮第二位,布木布泰卻下降至第五位,那應該是布木布泰一生中最卑微的幾年。
而且海蘭珠的封號「宸妃」,很耳熟有木有?
宸妃是武則天作昭儀的時候要求高宗在四妃的編制之外為她獨創的,宸,北極星所在,常用以指宮殿、帝位,用作帝王代稱,凌駕于四妃之上,直逼皇后,但是又不同于後來的貴妃,貴妃好歹是個正式編制,大家都明白貴妃的地位要低于皇后,宸妃給人的感覺卻更像后宮之主,隨時可以取代皇后。
北極是上天的心臟,宸妃是皇帝的心肝。唐高宗準備將此稱號賜予武則天,但因宸字逾越禮制,未果。
武則天沒有得到的東西,海蘭珠得到了,而且絲毫沒有爭取。
再看她宮殿的名字,「關雎」,出自《詩經國風周南》《關雎》篇:「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以想到,以文靜柔弱著稱的海蘭珠是怎麼自帶初戀情人與夢中情人的氣質,才能將戎馬征戰二十余年,政治斗爭十幾載的皇太極征服得妥妥的。
關雎,蘊含著皇太極對愛情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對海蘭珠彌補他心底缺失一角的公開宣示。
1637 年,海蘭珠生下一個男孩,科爾沁說,非常好,派了三撥人過去,終于生了男孩,非常六加一,這個一非常重要。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內容
目前,該付費內容的完整版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內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