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是不是被嚴重高估了?
查看全部 49 個回答
回答1
2024/01/24

ADVERTISEMENT

先放結論,周星馳最被高估的有仨:幕后編導能力,「雙周一成」號召力,海外票房號召力。

喜劇表演來說周星馳不會被高估,但幕后編劇和導演,周星馳是被高估的,這點很多知友都說過了。

周星馳巔峰時期的電影,都離不開背后強大的編劇團隊,從早期劉鎮偉、王晶、黃百鳴、陳嘉上、黃炳耀、高志森、邵麗瓊等,到接下來的李力持(家族劇王牌監制劉家豪徒弟)、谷德昭(高志森徒弟)、陳文強(兩屆金像獎最佳編劇)、曾謹昌(TVB、ATV經典劇監制)、李敏(作家、填詞人、近年邱禮濤御用編劇)等,都是名副其實的編劇好手,因為周星馳并不擅長做劇情結構和起承轉合,所以要「起龍骨」(做結構)給他,才能往下推,更不用說當時周星馳的很多劇本,都是大家集思廣益、頭腦風暴想出來的,所以周星馳在創作上,離不開比他經驗更豐富的個人和團隊編劇。

ADVERTISEMENT

直接形容是怎樣呢?就是編劇導演構思出一場戲的人物和大情節,周星馳就能把這些填上更多編劇和導演本身都想不到的表演和橋段元素,使得整場戲產生更大的神采與火花;同時周星馳在了解這場戲會出現的人物角色后,也會結合自己的表演與這個演員的形象、對白與氣質特色,讓其他演員也展現出更多的神來之筆,也就是說,周星馳的創作能力,是基于表演本身的,這點來說是不存在高估,甚至是低估他實力的。

至于導演,其實他當年離不開一個人,就是劉鎮偉——別著急說什麼「離開周星馳劉鎮偉都拍爛片」,這可以形容前些年不求上進、自甘墮落的劉鎮偉,但當年劉鎮偉可以短短五六年時間,編劇、導演出「猛鬼」系列(猛鬼差館、猛鬼學堂、猛鬼大廈),《賭圣》(四個小時寫出分場),《九一神雕俠侶》(劉德華天幕公司創業作),《92黑玫瑰對黑玫瑰》(周星馳粉絲喜歡形容周電影的「后現代主義無厘頭」

ADVERTISEMENT

最早是行業形容這部戲),《東成西就》(一個月連編帶導拍完),《方世玉》(李連杰「正東」公司創業作,一周不到寫出劇本),還給王家衛幫忙構思《最后勝利》、《旺角卡門》、《阿飛正傳》故事和劇本,還能讓王家衛極力邀他合作成立「澤東影業」...的電影人,那段時間的創作力可以說比周星馳有過之而無不及。

所以,周星馳坐上導演位置的時候,都要劉鎮偉出謀劃策: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這說的就是94年春節檔之前,劉鎮偉在拍《花旗少林》,周星馳在拍《破壞之王》時的一段故事。也就是說,周星馳要執導電影,都要靠劉鎮偉給他「遠程把控」,但劉鎮偉可以做到一邊拍自己的戲,一邊用電話教周星馳《破壞之王》每場戲怎麼拍(表演、分鏡、橋段、節奏等),而周星馳都是也對劉鎮偉言聽計從,才把《破壞之王》拍完。

ADVERTISEMENT

換句話說,《破壞之王》上映之前,劉鎮偉都很清楚周星馳每場戲會怎麼拍了。

結果就是這樣,《花旗少林》都在94年香港春節檔贏了《破壞之王》一點,前者票房3705萬港幣,后者票房3691萬港幣。而且劉鎮偉在這個采訪中也說了,當時很多人都沒想到,本來已「過氣」的周潤發,居然能通過跟劉鎮偉合作,打贏了「如日方中」的周星馳——要知道在1992年,周潤發拿手的槍戰片《辣手神探》《俠盜高飛》,除了外地票房口碑一般,連香港票房都跌到不足2000萬港幣,很多人都說周潤發已經「沒落」,結果《花旗少林》把他號召力帶起來,年底《賭神2》更在香港打破了周星馳之前的所有香港票房紀錄。

所以周星馳做導演當時得靠劉鎮偉指點,劉鎮偉拿出一半精力教完周星馳,自己拍的戲還能打贏周星馳,除了反映劉鎮偉的創作巔峰狀態,也看出周星馳做幕后編劇導演而言,并非如此頂級。

ADVERTISEMENT

就因為這樣,周星馳自己弄公司拍《大話西游》,第一個就要劉鎮偉來幫他。通過劉鎮偉的采訪,也看出《大話西游》各地反響不佳,對周星馳打擊極大,不光是金錢和口碑的虧損,是他覺得連跟劉鎮偉合作都撐不住,他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可能因為這樣,在95年跟王晶合作《百變星君》時,王晶就說他跟周星馳之間討論創意的對話,已經變成他問「你覺得這樣行嗎?」「不行。」「那你想怎麼樣?」「行,隨你。」

可見,用「支柱」形容當時劉鎮偉對周星馳在幕后創作上的重要和關鍵程度,是毫不夸張的。

ADVERTISEMENT

當然,95年確實是「周星馳+劉鎮偉」創作組合的分水嶺,因為那年《回魂夜》也是票房和口碑雙失,當時的台灣片商看完這部戲,給了一句最不留情面的評語:「這不是一部爛片,因為它根本就不是片!」最終《回魂夜》在港台等市場也是虧損收場。

ADVERTISEMENT

《大話西游》和《回魂夜》失利后,本來周星馳還會繼續和劉鎮偉,但兩人為何接下來好幾年都沒項目?原來是那部很多人都聽過,但始終沒拍成的「葉問傳」,這部戲當初的出品方,就是劉鎮偉、元奎和黎大煒成立的「影藝創庫」電影公司。

原本是一起拍戲,最后居然對簿公堂,雖然對周星馳來說這不是稀奇事兒,但連劉鎮偉都和他曾鬧到這樣,有些「傳聞」就真不是空穴來風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也可以看出,當時周星馳的片酬已經是1500萬港幣——這能提及另一點,周星馳當時的片酬也是「高估」的,因為對當時尤其台灣片商來說,周星馳在台灣市場的號召力已經大跌,片酬達到1500萬港幣,也就是賣台灣市場的版權費也會相應提高,說白了就是台灣片商要給更多錢,他們自然不愿意。

導火線有倆,一是很多人都聽說過的,1993年王應祥花3000萬港幣買了《濟公》的台灣版權,結果嚴重虧損;二就是1995年,王應祥蔡松林花了2400萬港幣買下《大話西游》上下集的台灣版權:

ADVERTISEMENT

但如此賣埠的結果,就是《大話西游》在台灣票房慘敗,導致王應祥和蔡松林公開對媒體表示「血本無歸」:

《大話西游》的虧損程度,當時更讓王應祥提到周星馳片酬就發火——從《濟公》到《大話西游》,王應祥兩次踏入周星馳的虧損「河流」

ADVERTISEMENT

,或許也沒少被同行揶揄。這也看出周星馳當時的號召力和賣埠價,拿到1000來萬港幣片酬也是被「高估」的:

從此周星馳在台灣的賣埠價格就出現了明顯下跌,但周星馳依然不肯減片酬,所以當時不少港台片商都拒絕購買周星馳電影的版權,這就讓他「星輝」

ADVERTISEMENT

公司的創業作《食神》都拿不出足夠的制作費,最后還是新寶院線的老闆陳榮美「太子陳」給了一筆,才能《食神》得以開拍。

不過說起《食神》這部戲,卻也能從一些方面反映出一個事實:周星馳的創作能力是強于「表演」,但在類型題材的創作上,他也是被嚴重高估的。

面對劉鎮偉時,無論《大話西游》還是《回魂夜》,其實周星馳都在依賴劉鎮偉對于類型題材的判斷,而且還會在題材上缺乏信心,所以《大話西游》開拍前,他對「周星馳拍愛情(類型)片」是自己都拿不準主意的,拍《回魂夜》的時候,他更是反復詢問劉鎮偉「鬼怪喜劇」這種題材該怎麼拍。

ADVERTISEMENT

由此可見,在周星馳融入一部題材的電影的角色表演之前,他在類型題材文本的創造力上是很模糊甚至是匱乏的。

所以他成立「星輝」公司拍《食神》,并不是他有十足的創意和創作把握在先,而是因為受李安的《飲食男女》影響。

ADVERTISEMENT

畢竟《飲食男女》除了票房不俗,還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對于當時想打開海外市場的周星馳來說,自然是一個成功的先例;至于另一個「先例」,則是1995年徐克執導的《金玉滿堂》,好巧不巧,這部戲在香港的春節檔打贏了周星馳兩部《大話西游》,而讓周星馳有所關注的,就是徐克把一部講述中國美食題材的電影當「武俠片」拍,結果觀眾很喜歡(而且《飲食男女》也是同一時期的),所以周星馳才有所「跟風」,作為自己「星輝」公司的創業作。

ADVERTISEMENT

更讓人想不到是,當年「星輝」創業作本來還不是《食神》,而是一部叫《特務之王777》的,自然是跟自己之前那部《國產凌凌漆》,這也反映出周星馳在類型題材上判斷和創作上的局限。

據田啟文說,當時《特務之王777》連劇本都寫好了,可為什麼不拍?一個主要原因是「這個題材始終是在永盛那邊成功,無謂循環再用。」可見周星馳在這方面的創作,就是離不開別人甚至自己成功在先,或是有一個他認為比他更強的人(比如劉鎮偉)穩住才行。那些年香港影壇來說,與他對比鮮明的無疑是徐克,總是創新突圍,還能創出熱潮,所以徐克從20多歲到現在70多歲依然能出各種作品,靠的就是他異于常人的「創作力」,無論這部戲成功失敗或喜不喜歡,觀眾總是能看到徐克對類型題材的創意,這在華語電影人來說尤其難得。

ADVERTISEMENT

另外,《特務之王777》不拍,也跟《國產凌凌漆》「惹事」有關,93年開始,周星馳及永盛電影都有在內地上映(唐伯虎點秋香、天龍八部之天山童姥等),但《國產凌凌漆》后,片方就被叫去「談話「了(來自田啟文采訪):

ADVERTISEMENT

而且黃百鳴當年想讓《97家有喜事》內地上映卻被拒,據說也與《國產凌凌漆》有關——換句話說,周星馳確實是曾被市場「針對」的。

總之周星馳在表演上的創造力必然是天才,但在類型題材和文本風格的把控上,他并不是一個具備獨特性和領先性的電影人,那如何解釋類型題材的「獨特性」

ADVERTISEMENT

呢?徐克不用說了,這點劉鎮偉在創作巔峰期,同樣遠勝周星馳——

可以解構西游記(大話西游)和三國(超時空要愛),可以把恐怖與黑色幽默融合(猛鬼系列、回魂夜),可以嫁接無厘頭與「粵語殘片」(92黑玫瑰對黑玫瑰),可以在傳統功夫片中融入現代觀念的家庭關系(方世玉),可以顛覆金庸名著(東成西就),可以將武俠題材進行現代化+漫畫風的改良(九一神雕俠侶),「特異功能」可以跟賭牌結合(賭圣),也可以用于表現愛情(花旗少林)…周星馳明顯是缺乏這樣的創作力,所以這就是周星馳在編劇導演身份上被高估的原因。

這里也要指出一點,周星馳從96年開始,一度被港台片商抵制,不是什麼向氏兄弟失去了「搖錢樹」就迫害周星馳,而是他不肯減片酬,錢看的太重——又是錢的事,這倒是符合周星馳的人設。

ADVERTISEMENT

不過如果要有足夠的制作費,還是需要台灣那邊的賣埠錢,周星馳也只能跟台灣片商低頭。這時台灣片商自然有底氣「反擊」周星馳,所以提出《食神》的台灣版權費低于900萬港幣,不要就拉倒,而且為了保證片商的收益,周星馳也必須來台跑宣傳。

ADVERTISEMENT

也就是說,片商壓價還要周星馳各種宣傳,《食神》在台北才能勉強避免賠錢,周星馳當時在台灣市場的號召力,的確有些慘不忍睹:

既然「太子陳」幫了周星馳公司的創業作,那麼97年春節檔新寶院線要上賀歲片,周星馳自然要去拍《97家有喜事》,但這就意味著拍不了《葉問傳》,可周星馳簽的檔期「保證書」

ADVERTISEMENT

又提出一定會給檔期「影藝創庫」拍戲,所以後來雙方官司,其實就是周星馳要給陳榮美拍戲,但無法跟「影藝創庫」交代,就只能用「起訴」轉移視線了。

ADVERTISEMENT

但周星馳始終離不開劉鎮偉,所以《少林足球》時,劉鎮偉依然在幕后幫他,提供他各種導演上的方法和技巧。這次劉鎮偉可以說從初稿開始就在給周星馳弄《少林足球》,創作程度甚至比《破壞之王》都高:

到了《功夫》,周星馳更需要劉鎮偉來做監制,他才能放心執導。

ADVERTISEMENT

總結起來,無論周星馳粉絲說後來的劉鎮偉多麼「不行」,但對周星馳來說,從《賭圣》到《破壞之王》到《大話西游》再到《少林足球》和《功夫》,劉鎮偉在導演上幫了他太多,甚至到了直接指導他,他才能去拍的程度,畢竟劉鎮偉的喜劇經驗和創作力擺在這,粉絲再怎麼貶低他,周星馳的導演生涯(無論風格技法)都離不開他,這是事實。

在這些作品之后,周星馳「自己」導演的片子品質如何?更上一層還是不進則退?看過都心知肚明。所以還是那句:作為演員,周星馳可能都是被低估了,但作為編劇和導演,所有說他靠自己的都是很高估他了。

另一個高估的就是「雙周一成」這個稱呼,畢竟有些人都會以為「雙周一成」真是同一個檔次和等級的。

首先,如果只「限定」

ADVERTISEMENT

香港票房,那倒沒錯,但如果是包括香港在內的港片全球票房,那就是另一派光景了。在所謂「雙周一成」以及李連杰拍攝港片為主的年代,港片大約有50部全球票房超過1000萬美元的:

也別說什麼「香港電影只能看香港票房」

ADVERTISEMENT

,香港電影黃金時期的稱號是「東方好萊塢」,總結起來,就是誰最能「走出去」賣埠,誰就越強——好萊塢如果不是走出去,也不配稱好萊塢對不對?

好,這里就說說賣埠——也就是外地市場賣版權,當時港片市道好,一部戲甚至可能剛要開拍,台灣東南亞韓國片商就把「片花錢」打過來了,「片花」就像「樓花」一樣,片子還沒影兒,拿著個陣容再說兩嘴這是什麼題材,劇本都不用看,就有錢到位了,等于新開發小區還在打地基的時候,已經有業主提前下定金要買這里的房屋,這就是港片輝煌時期的寫照。

所以,當時包括台灣、韓國、東南亞等市場的片商,就是給港片出最多錢的那群金主,有了他們,當時大批港片才有足夠的錢開拍,拍完后當地版權歸他們,多賺或虧本都不關你事,但這筆片花/版權費是能讓你回本盈利的。

ADVERTISEMENT

這就意味著,當時香港明星們的整體片酬,其實不光是票房,更和你能賣多少埠有關。

「埠」對于當時港片的重要程度,甚至一度冒出很多「埠片」,也就是在香港拍完后,現在東南亞地區上映及發行錄影帶,已經可以回本及盈利,最后才回香港上映和發行錄影帶,也就是把「外埠」視作第一市場,尤其吃東南亞的觀眾。80年代末90年代初,你看到胡慧中、李賽鳳、大島由加利、楊麗菁、萬梓良、呂良偉、任達華、高飛等主演的一批看起來就難脫「粗制濫造」的港式動作片,多數都屬于「埠片」,品質也就對標如今的網大,而且當時香港最有名的「埠片」導演之一叫王振仰,他是元秋的前夫。

那麼90年代雙周的賣埠優勢在哪呢?周星馳由于91到92年在台灣票房號召力大增,所以當時報道,他在台灣的版權費最高可以達到平均1200萬港幣一部,甚至有台灣片商出價1500萬港幣一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對比之下,周潤發同期在台灣市場的版權費就比較一般,這也是因為他除了《賭神》,90年代好幾部戲在台灣市場都不是很賣座,所以周星馳如果最高版權費1500萬港幣一部,那麼周潤發最高也就是600萬港幣一部,差了900萬,可見周星馳當時賣埠的第一優勢地區是台灣市場。

ADVERTISEMENT

雖然台灣賣埠費比周星馳差了一截,但周潤發有辦法補回來,因為他有韓國市場——92年報道,周潤發韓國版權費每部戲可以在120~160萬美元,也就是936萬港幣到約1300萬港幣。對比之下,周星馳由于當時在韓國觀影人次太差,所以賣埠收入也是微乎其微。

ADVERTISEMENT

這樣算下來,周星馳一部戲當時在台灣的版權費,最高是1500萬港幣,而周潤發以「最高」取值,韓國1300萬+台灣600萬,可以拿到1900萬港幣——要注意的是,版權費是不用跟戲院分賬的,片商給多少,片方收多少。所以這倆市場論,周潤發比周星馳要強一點。

然后按照這個行業數據顯示,周潤發在東南亞六國,甚至加上日本的賣埠價,累計可能在8、900萬港幣,所以按這個比例來說,周潤發在亞洲的賣埠收入,其實更勝于周星馳。

ADVERTISEMENT

那麼周星馳電影的片方要靠什麼補上呢?當然是當時周星馳比周潤發更勝幾籌的香港票房,這也是有些周星馳粉絲會說周星馳電影「低成本高回報」的原因。但先別高興,這里涉及到另一個問題,就是當時周星馳電影的投資方「永盛電影公司」和「大都會電影公司」,在本地都沒有自己的院線,也就是說排在院線上映,戲院得要抽走一半的票房(如今內地同樣如此),那麼周星馳靠香港的一部賣座片,片方能拿到多少呢,舉例《逃學威龍》:

ADVERTISEMENT

也就是說,如果出品方自己沒有院線(比如像嘉禾那樣),一部戲靠本地票房,片方拿到的利潤扣掉院線分賬、娛樂稅、宣傳費、拷貝費等,大概拿25%,也就是4400萬港幣拿1100萬港幣,但這個還沒扣掉成本,所以減掉向華勝說的800萬港幣投資,也就是純靠香港市場,《逃學威龍》凈盈利為300萬港幣。

所以港片不走出去行嗎?

按照這個比例,周星馳一部戲的香港票房拿到300萬凈利潤,台灣版權費1200萬港幣起算,也就是最少1500萬港幣,再加上東南亞市場,估計有2000萬港幣的凈盈利。如果舉例92年的周潤發,比如《辣手神探》香港票房1900萬港幣,由于當時周潤發跟金公主簽了長約,金公主在自己的院線發行電影(但92年金公主院線也結業),可以拿到近1000萬港幣,加上外埠2800萬港幣,也就是近3800萬港幣,當時周星馳和周潤發的片酬都在400萬港幣一部,這樣看來,周潤發反而比周星馳更劃算一些,所以當時報道,周潤發看似片酬「只有」

ADVERTISEMENT

400萬港幣,但可以有20%的海外收入(也就包括這些賣埠費)的分紅,所以片酬加分紅有近700萬港幣,比周星馳更高。

注意,這是周潤發當時每部給金公主拍的戲都有700萬的片酬加分紅,周星馳當時除了《家有喜事》因為黃百鳴自己的永高院線發行,票房利潤拿大頭,他拿了一次「獅子大開口」的800萬港幣片酬,其他給永盛大都會拍戲,每部片酬都是400萬港幣。

ADVERTISEMENT

而且周潤發在香港拿到2000萬港幣片酬,也比周星馳早一些,因為那年他拍的是《賭神2》,周潤發即使其他電影不賣座,拍賭片也是一把票房好手,加上這部戲不是「金公主」出品,而是外借給永盛拍,所以周潤發拿的是他的「市場價」。最后《賭神2》也不負所望,香港打破票房紀錄,台北票房1億台幣,韓國和東南亞票房也都可觀,所以周潤發雖在香港票房號召力一度「過氣」,但把賣埠的帳好好算一算,其實比周星馳更強一些。

ADVERTISEMENT

所以周星馳被高估的,就是他當時電影的盈利水平,畢竟當時港片尤其海外市場,最主要是靠賣版權來收回成本和賺錢,單用票房相加反而得不出賺錢的空間,當時港片就是這樣每個市場收一筆不用分賬的版權費回來,加起來就決定自己這部戲「凈賺」多少了。這里再舉例劉德華的《91神雕俠侶》,當時報稱投資2000萬港幣,單靠香港的票房根本不可能收回成本,那亞洲地區的市場怎麼去收?

ADVERTISEMENT

若以上圖為參考,劉德華靠韓國及新馬市場,已經能收回1000萬港幣左右的成本,即當時劉德華在韓國的版權費,可以達到90萬到100萬美元一部,雖然上圖沒透露他在台灣市場的賣埠價格,但應該能與周潤發差不多,也就是四個市場能賣1500萬港幣左右。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當時有不少黑社會用不法手段,找劉德華要檔期拍戲,比如在片酬上壓榨他(可能給150到200萬片酬甚至更少),制作費上也各種「節省」,就能保證1000多萬港幣的賣埠收入,確實「穩賺不賠」。

「星發華」都說了,自然也不能忘記「杰」,90年代李連杰并不是香港人,為何他的片酬在92年達到了1200萬港幣,勝于雙周一截呢?其實同樣取決于賣埠市場:

(1)台灣市場,當時李連杰一部戲的版權費,普遍能賣到1000萬至1200萬港幣,其中一個主要金主就是楊登魁: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韓國市場,當時報道平均超過100萬美元,最高《黃飛鴻2男兒當自強》曾賣到170萬美元,即1326萬美元,這是因為1991年《黃飛鴻》以35萬美元版權費賣給韓國片商后,在當地票房大收,據說全韓人次折合票房800萬美元:

ADVERTISEMENT

(3)日本及東南亞,如果周潤發在這些市場能拿到900萬港幣左右的版權費,那麼李連杰的賣埠價應該可以翻倍,即1800萬港幣左右,因為武俠片熱潮時,他的電影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等都是頂級賣座,《黃飛鴻2男兒當自強》還拿下1992年新加坡年度票房冠軍,《方世玉》甚至在新加坡破了紀錄。

ADVERTISEMENT

所以當時報道,台灣、韓國和新馬,李連杰一部戲能拿下最少2500萬港幣的賣埠價格,加上其他東南亞市場,如果周潤發加上日本是2800萬,那麼李連杰不加日本市場,估計會有3500萬港幣左右。

這樣看來,李連杰尤其拍武俠片時期,靠在以上的亞洲市場,可以拿到4000萬港幣的賣埠收入,再加上本地的票房分賬和錄影帶收入,近「破五」

ADVERTISEMENT

沒啥大問題。所以這就是李連杰雖然香港票房一般,但片酬分紅依然能超過雙周的重要原因。

以上可見,李連杰周潤發當時韓國的賣埠價也都在100多萬美元,成龍更高,而周星馳對于這個曾經是港片最大外埠市場前三的亞洲國家,只能望洋興嘆,因為他的喜劇當時在韓國就是不受歡迎。

最后,成龍是多少呢?

隨手舉例,1992年《超級警察》,當時公開的成本數字是7500萬港幣。是周星馳、周潤發當時電影成本的近4倍。結果這部戲僅僅港台和韓國三個市場,就已經把這7500萬港幣給收回來了。

ADVERTISEMENT

也就是說,《超級警察》日本、東南亞乃至歐美等市場的票房,都屬于純賺。最后這部戲全球票房多少呢?5000萬美元,也就是4億港幣。

如果從賣埠的角度來說,當時成龍有一個「杰星發華」都無從企及的版權市場,就是北美。當時報道,好萊塢曾以800萬美元一部的價格,買下成龍好幾部戲的北美發行權——換句話說,成龍當時的港片就算投資1億港幣,光北美一個市場就能收回6成以上的成本。

ADVERTISEMENT

由此舉例一下《簡單任務》,這部戲北美版權800萬美元,在韓國也拿到了近300萬美元的版權費,也就是說光靠這兩個市場,這部投資1億港幣的港片已經拿到差不多1100萬美元的版權費(不用分賬),也就是近8800萬港幣。而且,這還沒算這部戲在兩岸三地、東南亞六國、日本及全球其他市場的票房分賬和版權收入,所以《簡單任務》投資1億港幣,結果卻賺了多少,大家也都明白了。

ADVERTISEMENT

這就是那些年成龍港片的盈利渠道和水平。也可以糾正應該是周星馳粉絲傳來的一個邏輯:「成龍電影雖然有海外票房,但成本太高,沒有周星馳電影賺錢。」

現在你們還認為這句話有邏輯嗎?

既然當時按這樣的行規決定一部港片的盈利程度,周星馳按擁有的市場賣埠,其實尚遜于周潤發,更難比李連杰,那麼你們猜猜,雙周在成龍的版權市場面前,是什麼差距?所以如果有人說「雙周一成」代表周星馳周潤發能和成龍「爭霸」,那只能說過于高估香港票房的水平,也極端低估了成龍。

總之,當年香港巨星們拍戲能獲得多大的投資規模,片酬和分紅能拿到什麼段位,最重要不是看票房相加(尤其只看香港本地票房),而是看你的港片能賣出多少個「埠」,每個「埠」給多少版權費,原因還是上面說的:這不需要跟戲院分賬,而是片商給多少,片方拿多少。

ADVERTISEMENT

「埠」越多,片方凈賺的空間越大,反之「埠」越受限,賺大錢的幾率就越低。這也是讓大家知道,談論當年「東方好萊塢」的港片盛況,記得把「賣埠」也研究進去。

回到主題,從這點來說,你們相信「雙周一成」是平起平坐的嗎?周星馳真是「極低成本極高回報」嗎?這是不是高估?

周星馳第三個被高估的,就是他的所謂「海外號召力」。很多人都聽過,尤其周星馳粉絲會說《少林足球》和《功夫》海外賣座,是因為周星馳有「號召力」,真的如此嗎?

還是從版權費角度說說。

2000至2001年,Miramax(米拉麥克斯)買了三部華語片的歐美版權,一部是成龍的《特務迷城》,一部是李連杰+張藝謀的《英雄》。當時報道,兩部戲的版權費分別是多少呢?1100萬美元及2100萬美元。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除了這兩部,還有周星馳的《少林足球》,而且賣的是整個海外市場的版權。價格多少呢?150萬美元。或許粉絲會覺得韋恩斯坦很殘忍,但好萊塢片商只要問周星馳一句:你過往有歐美賣座的電影嗎?就能讓這個價位顯得非常合理。而這150萬美元的意思,就是《少林足球》海外票房多少,都不關周星馳的事,而且周星馳的「星輝」公司,拿的是這150萬美元里的92萬美元,即700多萬港幣。

這正是當時周星馳西方號召力的反映。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但當時來說,《少林足球》的海外票房是不錯的,其中日本韓國票房占了全球票房的一半以上。不過這是否周星馳本人的「海外號召力」?那顯然是否定的,因為再米拉麥克斯的發行下,《少林足球》于2002年5月16日在韓國上映,2002年6月1日在日本上映——那年5月31日,正是韓日世界盃開幕的日子。

無論粉絲是否不服氣,《少林足球》的海外票房(尤其日韓歐洲),除了好萊塢的發行,最重要還是世界盃的熱度。而周星馳更非不想打入好萊塢,相反他是為了好萊塢,才愿意「賤價」賣斷了《少林足球》的海外發行權。

這就出現了另一個問題:如果靠香港票房分賬以及被米拉麥克斯買斷的海外版權,《少林足球》并沒有賺到啥錢。因為這部戲的投資成本是4000萬港幣。

ADVERTISEMENT

那麼《少林足球》如何盈利?主要是靠后期衍生品及碟片實現了盈利(可寰宇說周星馳獨吞了這部分收入也鬧官司),但離「大賺」距離尚遠。所以6000萬港幣的香港票房都沒回本,香港市場有什麼可吹的?

ADVERTISEMENT

但無論如何,《少林足球》在好萊塢眼里還是有利可圖的,所以后面哥倫比亞影業也找來,跟周星馳合作了甚至說他迄今為止的巔峰之作《功夫》,而且由索尼影業負責海外市場發行。

可能對于一些周星馳粉絲來說,接下來的事實并不好聽,但也確實是事實。首先哥倫比亞影業出錢制作并負責發行,周星馳的「星輝」公司則是承制方,拍完后到了今天,《功夫》的全球版權都在哥倫比亞影業手上。

而且在發行上,《功夫》并不是按「香港/華語電影」的規模進行發行,而是定位成「好萊塢電影」,所以這部戲得以在全球70個國家地區發行供應,這不是靠周星馳個人的「號召力」,而是好萊塢公司對這部戲的市場定位決定的。

ADVERTISEMENT

那麼「市場定位」是哪來的呢?就因為在這之前,由華語動作影人擔任台前或幕后的動作電影已經在全球范圍掀起熱潮,這股熱潮以1996年為起點,成龍和他的《紅番區》是開路大旗手,這部戲在北美以1794館規模開畫,首周票房就近1000萬美元,最終票房3239萬美元,打破了非好萊塢電影的北美票房紀錄。

在這之后,好萊塢一方面爭相邀請香港動作片影人到當地發展,另一方面也開始用更大規模發行,甚至直接制作華人主演或擔任幕后的動作片(包括武俠、功夫和時裝動作)。這期間自然有好幾部代表作,包括北美票房分別達到1.41億美元和1.28億美元的《尖峰時刻》和《臥虎藏龍》(后者還在金球獎和奧斯卡奪得大獎),2500萬美元投資全球9200萬美元票房的《致命羅密歐》,北美拿下兩周票房冠軍的《英雄》,北美票房達到2.

ADVERTISEMENT

26億美元(年度第五名)的《尖峰時刻2》,還有袁和平擔任武術指導打造的《黑客帝國》、《臥虎藏龍》、《殺死比爾》等,甚至還有哥倫比亞影業制作《成龍歷險記》動畫系列,再加上昆汀對華人動作片各種樂此不疲、出心出力的推崇介紹...都讓這股來自華語片和影人的類型片熱潮,在全球范圍達到巔峰。

所以《功夫》與其說是周星馳個人的號召力,不如說是吃到了華人動作片在全球范圍的熱潮紅利。畢竟在這點來說,周星馳絕非風潮開創者或帶上巔峰的功臣,甚至哥倫比亞索尼愿意制作和發行這個項目,也是評估華人動作片全球市場優勢的結果——不要忘了,索尼就是之前發行《臥虎藏龍》大獲成功的。

這就是為什麼《功夫》的北美版海報還印著成龍名字的原因,主打的并不是周星馳或他的「號召力」

ADVERTISEMENT

,而是類型電影賣點。

看到這,我或許可以給你們拋出一個問題:為什麼2010年至今,周星馳的項目都是《西游降魔篇》《西游伏妖篇》《新喜劇之王》《美猴王》(與Netflix合作,周星馳是權力最大的總制片人)《美人魚》兩集甚至《少林女足》呢?

ADVERTISEMENT

周星馳自然有被低估的地方,但說真的,他被「高估」的地方,很多都是被粉絲吹起來的,這才最無意義。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4/01/24
就這幾個鏡頭的表演吊打九成同行。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4/01/24
沒有。周星馳從窮人階級爬上去之后,沒有在任何電影或者任何言行上背刺過窮人。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4/01/24
別的我就不說了,但就說《唐伯虎點秋香》這部電影,你無論從哪一個片段開始看起,你都會有看到結束的動力,名場面一個接一個,甚至上升到後來的網絡流行文化。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4/01/24
兩段取自長江七號的台詞我要做一個窮人,因為爸爸說只要有骨氣,不吹牛,不打架,努力讀書,就算窮,到哪里都會受到尊敬的。我們雖然窮,但是不亂說臟話。我們不去偷,不去搶,不屬于自己的東西,我們不會拿,你要努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4/01/24
我永遠都不能忘記小時候,周星馳的《鹿鼎記》給我的顛覆與震撼。當陳近南大義凜然、激情洋溢地演說:「如果我們能夠知道這個大寶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4/01/24
好笑就行了, 管他那麼多呢,生活本來就夠累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4/01/24
是被低估了鄧超也好王寶強也好,都是好演員吧他們模仿周星馳的結果有多尷尬你也看到了諸葛在時,不覺其異,自公歿后,不見其比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4/01/24
好像是汪海林說的,周星馳的水平高得令後來模仿他的都拍成了爛片。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4/01/24
你的腦海里響起了什麼聲音?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4/01/24
其實香港最具喜劇天賦的人是:張學友他要是不那麼熱衷于唱歌。早就超越周星馳了。萬梓良裝狠,他隨隨便便就能比萬梓良看著更狠。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4/01/24
是被嚴重低估了。所有模仿周星馳風格的電影,無一例外的失敗了。甚至他如果他不是主演,那自己導演的,也不成功。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沒有演員能像周星馳一樣,把無厘頭喜劇的荒誕,和喜劇背后的悲涼底色做完美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4/01/24
到目前為止,沒有人能復刻他。他的電影橋段,誰翻拍誰死,他的風格,誰模仿誰死。在中國電影界,或者說是喜劇電影界,他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存在。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4/01/24
我來說一點看法吧:1大家都用「無厘頭」三個字來總結周影馳的表演,但卻很少探究「無厘頭」意味著什麼。無厘頭是個粵語詞,大概意思就是說話做事沒中心沒道理。沒中心沒道理的優點在這樣比較容易出人意料,容易滿足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4/01/24
周星馳的演技,演藝圈的人恐怕比你我更有發言權。在演藝圈里,你說很討厭周星馳想打一頓他,恐怕你得從香港排隊排到深圳關口但即使業內人緣差成這個樣子,都沒有人敢說他演技被高估甚至和他鬧翻了的王晶,一直說跟他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4/01/24
PS:這個問題答案是主觀的,如果你有你的意見,那就是你對。原回答:這。。。就憑《功夫》這一部電影,中國導演、制片人、編劇、演員,可能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夠周星馳吃三輩子飯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4/01/24
周星馳拍的《大話西游》被制片方西安電影廠評價為「文化垃圾」;在內地上映后,掌握媒體話語權的那些作家,編輯們一邊倒地批評。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4/01/24
周星馳電影利用信息差,大量抄襲國外電影,粉絲營銷成無厘頭鼻祖。故事情節毫無邏輯,大話西游需要過分解讀才能看懂情節,正好中二青年裝逼需要。大量喜劇創意是導演,劇作家提供的,非要營銷成都是周星馳的創造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4/01/24
他的電影是可以單獨被放在一個叫周星馳的文件夾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4/01/24
就這麼說吧,同樣的戲份,同樣的模式。周星馳和葛民輝、張家輝、張衛健演出來的效果很明顯不一樣。葛民輝沒用了,他演不出那種戲劇感。無厘頭最難的就是把握好火候,力道不足就沒什麼笑點,用力過猛則又十分尷尬。張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4/01/24
說反了,唯一低估周星馳的原因就是他還活著。在他的電影里,你能看遍世間百態。個人認為應該與卓別林齊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