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帝、后本身就是對標的。后要稱帝,成本太大,而政治權利的提升太少。
在母系氏族社會,是后為主、帝為輔的。「帝」的意義相當于英國女王的配王。
在進入父系社會的過程中,「后」的地位應該是逐漸下降的。(似乎同時「帝」的稱號被有意回避了)
盡管后世文人可能大部分不知道,或者知道也不會主動去說,但事實就是帝后兩個稱號是對標的。
李治再世時就給武則天上了尊號「天后」,夫妻倆并稱二圣。這個舉動可能是夫妻感情好,但并不是沒有法理依據。這也是帝后對標的一個佐證。(李治尊號是「天皇」,而不是天帝)
而「后」實際上也擁有與帝等同的政治權利。皇帝不能理政時,皇后和太后會名正言順的出面理政。
那為什麼「后」只能排在皇帝后面做第二順位呢?
那是因為江山是皇帝家祖傳的,「后」只有政治權利,沒有所有權。
比如現代婚前財產證明,丈夫有婚前財產,丈夫不能理事時妻子可以出面管理丈夫的產業,但不代表妻子有所有權。
所以武則天的女皇帝本身是特殊的。李治和她并稱二圣實際上類似于「丈夫將婚前財產注冊為夫妻共同財產」。雖然沒有明說,但事實上起到了這種作用。
同時武則天在成為皇帝后出現的尷尬就是:皇位應該傳給誰?
娘家人希望他傳給侄兒,但是侄兒會把姑姑當做祖先供起來嗎?最后還是把傳給了兒子。
折騰了半天還是傳給了兒子,那你還不如穩穩的當個強勢的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