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尸沒有,但李隆基登基后,立即清算祖母武則天的政治遺產,掀起轟轟烈烈的去武則天化運動。 1:嚴禁有人稱武則天為則天皇帝,規定武則天的名號為則天皇后,把武則天明確定性為唐高宗的皇后。
2:拆毀武則天時期修建的所有的政治建筑,如洛陽明堂(武周篡唐時所建的祭天台),洛陽天樞(武則天的紀功柱)。3:廢除武則天創造的則天文字,全面恢復傳統漢字。
4:廢除武氏帝陵,立即下令去掉武則天父親武士彟的帝號及陵號,這表明武氏家族在唐朝政府的定性中絕對不是什麼帝王家族,而只是普通的后妃外戚之家。5:嚴禁女性參與政治,同時廢除武則天時期的女官制度,削減唐朝公主的食邑,并且監控公主的出行和交友,使唐朝女性不能再參與政治。在唐玄宗之后,唐朝政府對于武則天的評價更加差勁,唐代宗時期的李華為唐朝政府寫過一首《無疆頌》,里面有從唐高祖到唐代宗期間的七位君主,他在文章中把七位君主都稱為唐圣人,但明確地把武則天排出唐圣人之列。
唐德宗時期,左拾遺沈既濟在反對給武則天立「本紀」時也公開指責武則天「牝司燕啄之蹤,難乎備述」,直呼武則天牝雞司晨的危害性。
唐憲宗時期,史官蔣武指責武則天尤為激烈:「中宗以弘道元年于高宗柩前即位,時春秋已壯矣。及母后篡奪,神器潛移。其后賴張柬之等同謀,國祚再復」,這位史官在這里用「篡奪」來形容武則天。此后,唐代批評武則天的事例越來越多,韓愈和李商隱的文章中全部直言不諱地把武則天建立偽周的行徑稱為「篡位」。
後來的唐朝皇后對于武則天的批評最為激烈,唐穆宗死后,宮中有人建議郭太后效法武則天臨朝稱制,這位郭太后是太皇太后,她大怒,說:「你們在說些什麼東西?從前那個武則天那麼無恥,蠱惑高宗,篡奪李家基業,我難道會做武則天這種人做過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