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奪嫡,為什麼最后四阿哥贏了?
查看全部 47 個回答
回答1
2023/09/28

ADVERTISEMENT

先來看所謂的九子奪嫡指的是哪九個: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禎。

其中,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只是支持胤禩,并非有意奪儲;胤禎雖有爭儲之心,也屬于「八爺黨」。十三阿哥胤祥是胤禛的支持者。

不想看后面長文的,可以直接看摘要:

大阿哥胤褆:輕舉妄動,欲殺手足。

二阿哥胤礽:太子結黨,威脅皇位。

三阿哥胤祉:學者風范,能力不及。

四阿哥胤禛:精明老成,韜光養晦。

八阿哥胤禩:黨羽甚重,威脅皇權。

十四阿哥胤禎:「八爺黨」的B計劃。

======================================================================

ADVERTISEMENT

總的來說,康熙立儲的選擇里,有兩條高壓線:其一,威脅皇權;其二,不顧孝悌。作為皇帝,他不允許任何人對他造成威脅,即便是自己的兒子;作為父親,他也不愿意看到親生兒子們手足相殘,束甲相攻的局面。

基本上參與奪嫡的幾位皇子,都得到了康熙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培養。胤礽從小是作為接班人培養的;胤祉、胤禛、胤禩都接受過政事方面的磨練,而胤褆、胤禎更多地是照著帶兵打仗的方向。

本來是不應該存在「九子奪嫡」的事情的,因為胤礽天生就是太子。不過,因為康熙活得實在太長,太子身邊形成了自己的勢力,結果繼承人反而形成了對康熙皇權的威脅。康熙四十二年,康熙殺太子陣營的索額圖;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廢胤礽。自此眾阿哥看到了奪儲的希望。

ADVERTISEMENT

爭儲第一階段:太子初廢至太子復立

在二阿哥被廢之后,一石激起千層浪:

大阿哥胤褆,蠢蠢欲動,被康熙直接斥責「躁急愚頑,豈可立為皇太子」。然后向康熙表示「今欲誅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并推薦八阿哥胤禩為儲。

三阿哥胤祉,向康熙舉報胤褆請人施法,魘鎮胤礽。

四阿哥胤禛曾為胤礽求情。除此之外,四阿哥胤禛、十三阿哥胤祥在這階段做的事情成謎。對照後來胤祥在史料上銷聲匿跡十幾年,胤禛成為雍正后對胤祥極盡優待,直接從無封爵的宗室擢為親王重臣, 胤祥在爭儲之路給了極其堅定的支持。

十一月十四日,康熙搞了一次民意調查,要求群臣「從諸阿哥中舉奏一人為皇太子」,結果群臣共舉八阿哥胤禩,見第二年的上諭:

「去年冬,朕躬違和,命爾等于諸阿哥中保奏可為儲貳者。

爾等何以獨保胤禩?胤禩獲罪于朕。身攖縲紲,且其母家微賤,豈可使為皇太子。況胤禩乃胤禔之黨。胤禔曾奏言請立胤禩為皇太子,伊當輔之。可見伊等結黨潛謀,早定于平日矣。其日先舉胤禩者誰?爾等各據實陳奏。」

康熙對于諸子奪嫡的反應是震怒。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皇太子、皇長子、皇十三子圈禁。」「十一月,上違和,皇三子同世宗皇帝、皇五子、皇八子、皇太子開釋。」(《皇清通志綱要》)

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八、老十三,一度被老爹全部圈禁,估計是有爭儲的嫌疑活資格的,全部被老爹警告了。後來基本全放了出來,唯有大阿哥胤褆和十三阿哥胤祥例外;但根據請安折等史料,胤祥應該沒關太久。此外,八阿哥胤禩的爵位被削奪。

ADVERTISEMENT

四十八年三月,胤礽復立太子。

第一輪交鋒,幾位當下或後來的皇位爭奪者結果如下:

大阿哥胤褆,第一個倒下,終康熙一朝圈禁,至死。原因:欲殺手足。

二阿哥胤礽,復立太子。

三阿哥胤祉,被圈禁又放出。

四阿哥胤禛,被圈禁又放出。支持者十三阿哥胤祥,終康熙一朝未得封爵。

八阿哥胤禩,被圈禁又放出,削爵,被父皇斥責:「八阿哥到處妄博虛名。凡朕所寬宥及所施恩澤處,俱歸功于己,人皆稱之。朕何為者,是又一出皇太子矣。」胤禩柔奸成性,妄蓄大志,朕素所深知。其黨羽早相要結,謀害胤礽,今其事旨已敗露。」失敗原因:勢力過大,威脅皇權。

十四阿哥胤禎,死保八阿哥胤禩,差點被老爹手刃,挨了幾十大板。

爭儲第二階段:太子再廢,八爺被斥。

康熙五十一年,太子被告發與刑部尚書齊世武、步軍統領托合齊、兵部尚書耿額結黨營私,再度被廢;并表示誰再提復立太子,就是死罪。

上次會推胤禩的馬齊復出。八阿哥胤禩跑到康熙那里說:「我今如何行走?情愿臥病不起。」康熙回復:「爾不過一貝勒,何得奏此越分之語!以此試朕乎?伊以貝勒之身存此越分之想,探視朕躬,妄行陳奏,豈非大奸大邪乎?」之后,再次遭到康熙公開斥責,重點語句:

「黨羽甚惡,陰險已極,即朕亦畏之。」「朕深知其不孝不義行為,自此朕與胤禩父子之義絕矣!」

至此,二阿哥胤礽和八阿哥胤禩,也退出了爭儲的舞台。「八爺黨」遭受重大打擊,自此明面上改為擁戴十四阿哥胤禎;胤禩再想當皇帝,只能通過非正常手段。九子奪嫡,至此只剩下胤祉、胤禛和胤禎可能得到垂青。

爭儲第三階段:胤禛 VS 胤禎

十四阿哥胤禎擁有八爺黨的支持,固山貝子爵,封撫遠大將軍,用正黃旗纛,行文稱大將軍王,領軍先后去了西藏、西北。

四阿哥胤禛封爵雍親王,自成一派,一直留在京城。

胤祉多以學者面目出現,勢力和能力不可以與其他兩人相比。在他的門人孟光祖出事之后,康熙斬了孟光祖,對和胤祉一起修書的魏廷珍表示:「每日與三阿哥一處修書,若有此事,即當以身命保之」。在力保胤祉不受牽連的同時,也等于把胤祉劃出了皇位爭奪者的圈子。所以,事實上九子奪嫡的舞台,只剩下這兩個同母親兄弟需要比較了。

相比之下,胤禛擁有以下優勢:

1. 勢力并不明顯,沒有威脅皇權的嫌疑。最重要的一點,胤禎從一開始就是「八爺黨」,現在康熙疑忌的「八爺黨」換了個候選人來推,胤禎和八爺集團過從甚密,反而是扣分項。

2. 胤禛在內有忠孝的印象,在外有「冷面王」的外號,從為君的角度綜合素質高。

而胤禎為了胤禩沖動地頂撞過康熙,更像個愣頭青。引用易中天的一句話:

在康熙眼里,卻是個危險的信號:允禵如此維護他那個「八哥」,允禩如果要搞政變,帶兵前來逼宮的一定是允禵。

3. 封爵更高。「大將軍王」聽起來威風,但并不是一個正式的王爵;胤禛的「和碩雍親王」,是實打實的。

4. 真實實力更高。最重要的兩大人物:九門提督、步軍統領隆科多,在緊急時刻可以控制京城;四川總督年羹堯,正好掐著胤禎大軍的后路和后勤。這兩點在胤禛即位時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當然,不排除康熙有意安排)

有理由相信,康熙最終選擇的接班人就是胤禛。康熙六十年,胤禛赴盛京大祭祖陵,回來之后代祭太廟;康熙六十一年,胤禛代行冬至祭天大禮。臨終那天,丑刻急召胤禛,寅刻召其他皇子。

後來「九子奪嫡」成為議論紛紛的謎,是因為胤禛在對手的虎視眈眈中繼位,必須采取非常措施,平添疑云;而「八爺黨」以人面廣把控輿論,攪亂了渾水。

此外,十四阿哥胤禎先是于康熙五十七年出征西藏,康熙六十年回京,同年再次被派往西北。如果胤禎是選定的儲君,康熙沒有理由在自己垂老的時候,將自己選定的繼承人遠置千里之外。對于國家而言,儲君為國本,邊疆只是疥蘚。而在清朝,立誰為繼承人并無成例,不需要讓儲君建功立業攢政治資本,況且贏了好說,輸了怎麼辦?

至于「圣孫」弘歷,作用其實值得懷疑,康熙初見弘歷的時候,小弘歷十一二歲,要說這會兒就看出「圣君氣象」決定久懸不決的傳位,有點草率;而且也已經是康熙六十一年了。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09/28
誰都沒想到,誰也不明白,這就是老四能上位的高明之處。他是真的老謀深算,明白了康熙的心思。真正把「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09/28
因為他徹底明白了,康熙到底是怎麼想的。康熙的兒子有二十四個,其中有九個參與了皇位的爭奪。他們分別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09/28
因為到要塵埃落地的時候,只剩四阿哥還有資格了。九子奪嫡看著好像很熱鬧,但別忘了一件事兒,康熙帝活了多少年。九子奪嫡翻到明面上,是一廢太子的時候,這時候是康熙四十七年。廢太子之前,這些皇子就已經在折騰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09/28
雍正的優勢太明顯了:1. 從宗法上說,老大老二失去繼位資格之后,雍正在嫡庶這個維度上是最優(養母孝懿皇后身份高),在年齡這個維度上是次優,僅次于實際上也已經基本退出儲位之爭的老三。因此無論立嫡立長他都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6
2023/09/28
康熙也不傻,肯定找有能力的繼位唄!其他 8 位阿哥,誰能想出「清朝版房地產稅——攤丁入畝」這一政策?對部分歷史感興趣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09/28
一個老人,在垂暮之年,看著自己的兒子為了皇位明爭暗斗,手足相殘,估計內心真的是崩潰的;其實,這個時候他希望有一個兒子能力過關,淡泊皇位,哪怕是裝的;而老四明顯看透了康熙的這個想法,而康熙也知道老四看透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09/28
很簡單,如果你把康熙臨終前這九個皇子地位身份排排坐,基本思維正常的人都會認為是四皇子把握更大老大被圈禁N年了,而且他在廢太子時舉止愚蠢遭到康熙厭惡,無望奪儲后又八爺穿一條褲子老二被廢黜N年了老三爵位親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09/28
老大太蠢,老二爛泥扶不上墻,老三智商跟不上野心,老八攤子鋪得太大,康麻子表示受到了威脅。老十四就是個備胎。只有老四,悶聲發大財。老九是老八的,老十三是老四的。以及康麻子的這句惟四阿哥,朕親撫育。幼年時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09/28
因為雍正夠能忍啊。從頭到尾的九龍奪嫡,前期是大阿哥胤禔和太子胤礽,中期說是四阿哥和八阿哥,其實根本不是,一廢太子的時候老四還沒表露出野心來呢,老八被斷絕太子之路是康熙親手斷掉的,和老四沒啥關系。老四真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09/28
很多事可以從結果倒推。雍正做了皇帝后干的怎麼樣大家有目共睹,而他的這種勤勉實干的性格肯定不是從他當上皇帝才養成,而是長久以來的一貫做法。康熙在位那麼久,九子奪嫡也不是一下子發生,這個過程持續了很久,這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09/28
所謂「九子奪嫡」的分析,一般都從康熙這個君王的角度來看,從分析皇子的個人性格、素質和權力結構入手。在這里嘗試用利益集團分析法來看一看康熙朝奪嫡問題的背后有怎樣的利益糾葛。直接亮觀點:我較為支持閻崇年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09/28
先看大前提,康熙對皇子行為有兩條底線1.不威脅自己本身的皇權2.行事作風不失人倫底線所有的操作要基于這兩點同時康熙也有幾個感情方面很嚴重的傾向1.由于赫舍里皇后的早逝,對二阿哥非常偏愛2.由于良氏的出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09/28
不用長篇大論就是一句話國庫財政沒錢了,誰能解決這個問題誰就是繼位者。康熙朝中后期,國庫是個空殼子了,財政沒錢了。黃河水災,國庫已經撥不出賑濟的銀子了,要讓老四和老十三去找鹽商攤派,才把銀子湊齊。胡虜無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09/28
我之前也比較傾向于傳統說法,雍正帝就是康熙帝選定的繼承人。但是最近我看了一些清朝西方傳教士相關論文以及著作,我個人感覺是雍正帝也許是康熙帝認定的繼承人之一,但很可能不是康熙帝心目中第一繼承人,皇十四子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09/28
只是個人理解啊,康熙后期財政是真頂不住了,開始追繳欠銀,老二是唯唯諾諾不敢接手,就此退出競爭舞台;老八是借此打壓異己培養勢力,號稱「八爺黨」;唯獨老四,是老老實實追繳,被稱「冷面王」。老蔣說的好: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09/28
《雍正王朝》堪稱是最經典的宮斗劇之一。這個宮斗,不是后宮的娘娘們爭風吃醋,這是身處高層的男人們你死我活的斗爭。關乎國體,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09/28
就拿老四和他最大的對手老八對比: 首先,老八沒有摸透康熙的性格,他籠絡大臣以致于黨羽甚重。正所謂得民心不一定得君心。康熙認為,老八結黨營私,威脅皇權,說不定哪一天就逼自己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09/28
因為二四定律啊。當皇位出現爭議時:皇子數量小于四,二皇子贏。皇子數量大于四,四皇子贏。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09/28
你們想過沒有。如果康麻子預定的繼承人不是雍正。結果被他輕易的奪得帝位,一眾兄弟,包括康麻子預定的候補皇帝,一點反抗能力都沒有,一點水花不能夠激起,別說起兵打內戰,當眾跳大神跳鋼管舞的都沒有一個,只能暗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09/28
立嫡立長,居前者不用明爭,只要堅持站住,就可以贏了。這是最大的優勢。在此之前,胤禛已經處理過一些政務,表現是合格的,有特點,有成績。有人說也得罪人。的確,是得罪人。但是從康熙的角度看,就是被各方攻訐堵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