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人物不一定,但是地位一定非常高。
由于諸呂之亂,呂氏一族在史書上的痕跡幾乎都被抹掉了,所以現存史料不足以讓我們對他有清晰的認識,咱們現在只能從別人的傳記中去了解呂澤及呂釋之。
早年劉老三率領56萬聯軍正面硬剛項羽,結果被打的稀爛(大兵團作戰能力感人),然后逃亡至下邑。
為什麼要逃到下邑呢?因為呂后的哥哥呂澤在此有自己的勢力,呂澤發兵幫劉老三擋住楚軍進攻,劉老三才能慢慢收攏殘部。
呂氏一族算是當地的大族,那個年代都是自己來守衛自己的家園,有錢的大戶人家都會組裝自己的軍事力量,畢竟瞅準時機可以一飛沖天。
呂澤呂釋之兄弟倆加入劉邦軍是以入股的形式加入的(并不是投奔的形式),人家是有自己的部隊的,而且規模不小。
論這個功績和地位,已經不低了。
還有一處值得留意的是,史記留侯世家里面講了一個故事,也就是劉邦想廢太子劉盈改立趙王劉如意,呂后及呂氏成員很慌,呂后讓建成侯去找張良問計。
史記原文是這樣的: 「呂后乃使建成侯呂澤劫留侯」...「呂澤彊要曰:「為我畫計。」」
這里建成侯應該是呂釋之而不是呂澤,原文記載有待商榷哈
從兩個詞「劫」、「彊要」可以看出來,呂釋之是強行去找張良并且要挾他獻計,張良何等人物阿,呂釋之敢這樣,而且還是有求于人家。
一個可能確實逼急了,太子一換,呂氏一族就涼了;再一個或許呂澤呂釋之兄弟兩個人的份量在帝國高層確實很重,所以才敢這樣。
至于有多重,史料缺失,無從考證,但是可以從呂澤呂釋之的部下傳記中看到一點影子,不少呂澤的部下都因功封侯。
呂氏兄弟實力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