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現在改一下規則:由檢票口工作人員自主決定,只要來得及就放行
就會變成:
A檢票員:我覺得提前1分鐘足夠了
B檢票員:我覺得要提前5分鐘才行
C檢票員:我覺得至少得提前1天
D檢票員:我覺得不需要提前,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最后會變成:
乘客:我之前在XX站,人家就沒攔我,你這個什麼破車站,趕緊給我讓開!
定一個提前3分鐘停止檢票的規則,檢票口機器直接設定好到時間后停止檢票,工作人員只要掐著時間引導乘客該抓緊抓緊,該改簽改簽
所謂規矩,就必定要有一個量化值,不然沒辦法落地執行
這在生活中隨處可見
比如炒菜:
第一種:放鹽少許,醬油少許,炒熟后裝盤
第二種:放鹽2g,醬油一勺,中大火煎炒2分鐘,小火蓋鍋1分鐘后裝盤
是不是第二種更好執行?
不要覺得你只是遲到了2秒,但假如因為你遲到2秒就放行,實際上背地里需要背負的管理成本會高了非常多
所以,加強時間觀念,從小事做起,從你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