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關之后,滿清八旗(本文所說的滿清八旗,包括滿八旗、漢八旗、蒙古八旗,也包括包衣等附屬人口)迅速喪失戰斗力,是一個廣為人知的歷史事實。皇太極、順治年間,滿清八旗戰斗力彪悍,是當時亞洲最強陸軍。八旗不滿萬,滿萬不可敵,流傳在明軍之間,讓明軍膽戰心驚。
不管是明軍,還是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軍,亦或者是鄭成功的海盜軍,還是中國西南的土司部隊,西北的蒙古游牧騎兵,統統被滿清八旗打的滿地找牙。
但是,滿清八旗衰落的速度,也令人瞠目結舌。早在康熙年間,鎮壓三藩之亂的時候,滿清八旗戰斗力已經大大降低,打不過三藩。最終,康熙小麻子依靠漢族綠營軍隊,才保住了江山。
到了嘉慶年間,不但滿清八旗沒戰斗力了,就連曾經的中流砥柱綠營也衰敗了,依靠新招募的軍隊,才搞定了川楚白蓮教大起義。
更不用說,到了晚清,面對英軍和太平軍,滿清八旗拿著兩桿槍,別說打仗了,能站得穩,都算精銳了。
滿清八旗為何衰落的這麼快?
越窮越能打?
網絡上一直有一個說法:入關之前,滿清八旗生活很窮苦,所以很有戰斗力。入關之后,滿清八旗生活太腐化了,所以漸漸只會提籠遛鳥抽大煙,所以很快就失去了戰斗力。
這種說法成立有一個前提:越窮越有戰斗力,一旦富起來就成了廢物。按照這種說法,二戰的時候,中國比日本窮,日本比美國窮,四舍五入,中國人能吊打美國少爺兵,根本用不到8年就能把小日本趕進大海。
這不是純屬扯淡嗎?越窮越能打,是一種互聯網經典反智言論。從人類歷史上看,恰恰相反,越富越能打,越窮戰斗力越差,否則怎麼是歐洲人統治奴役全世界,而不是印度阿三或者非洲黑叔叔稱王稱霸。
回到明末歷史,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在效忠大明朝的時候,很多明軍看見滿清八旗就跑,顯得很不能打。一旦明軍投降清朝,換了個主子,戰斗力立馬飆升。人還是那些人,怎麼戰斗力差別那麼大?
一句話總結,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何處有滿餉。
跟著明朝混,一天餓九頓。
因為明朝體制問題,什麼體制問題,盡管面臨嚴重危機,明朝依然是和平體制,即重視文官,打壓武將和軍人,加上內耗,明軍混的太慘了,吃不飽,娶不起老婆,面對滿清八旗,開一槍就跑,已經算是對得起皇上了。
其實,投靠了清朝,清朝也沒有那麼多軍餉發給這幫投降的明軍。但是,大清很聰明,很大方,不要錢的官位和爵位隨便給,動不動就給個王、公、候、伯之類的,并且允許舊明軍公開合法的燒殺搶掠。
所以,投降的明軍可以放心大膽的搶錢搶糧搶女人,戰斗力自然飆升。
從這里可以看出,越窮越有戰斗力,大錯特錯。
既然如此,那麼滿清八旗是如何衰落的?最大的罪魁禍首是誰?
真相只有一個:滿清皇帝。
沒錯,入關之后,不是中原的花花世界,安逸生活,摧毀了滿清八旗的戰斗力,親手把這只軍隊摧毀的正是他的主人——滿清皇帝。
亦或者從根本上摧毀八旗軍的是至高無上的皇權。
一把刀,太鋒利,也可能會割傷自己。
一條狗,兇猛無比,既可以撕咬敵人,也可能噬主。
八旗制度,自誕生之日起,便嚴重威脅到皇權,類似于貴族掌握國家精銳部隊,對皇帝形成制約。
入關之后,皇權進一步加強,放眼天下,滿清皇帝驚恐的發現,對自己威脅最大的,不是漢人的反抗,而是滿清八旗。
只有限制滿清八旗的發展,才能讓皇權穩固、江山穩固。
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限制八旗的勢力膨脹。
1、削弱八旗旗主和八旗貴族的權力
入關前,國家中樞機構是議政王大臣會議,相當于今天的參議院或者上議院。入關后,康熙用南書房,雍正用軍機處,把八旗貴族逐漸架空。
清朝早期的一系列內斗,也削弱了八旗貴族的權力,如多爾袞削弱了支持豪格的兩黃旗,順治清算多爾袞削弱了兩白旗。
滿清皇帝對漢人狠,對朱明皇室狠,對自己人也特別狠。
多爾袞在監獄中暗中殺死豪格。順治小皇帝把多爾袞挫骨揚灰。康熙帝害死鰲拜。
2、限制滿清八旗的人身自由、勞動自由、婚姻自由等等狠辣招數
入關后,滿清八旗失去了各種自由,比漢人還要慘得多。
皇帝限制東北開發,不允許一切人,包括滿清八旗、普通漢人,隨便移民到東北,防止有人在東北發展壯大,再來一次滿清入關。
滿清八旗駐防到中原各大城市,重要軍事要地,變得十分分散,既能監視漢人,又難以聚集起來,反抗大清。
滿清八旗,不能隨便離開駐地,失去了人身自由。
滿清八旗,不能從事其它勞動,只能給皇帝打工,失去了勞動自由。
滿清八旗失去了婚姻自由,這事兒比較復雜,必須詳細說一下:
第一條,滿清八旗不能與漢族通婚。
第二條,滿清皇室女子,不參加選秀,一般都是作為和親政治工具,婚配給蒙古王公,或者其他朝廷重臣(一般出現在清朝初期,比如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娶了建寧公主,看過《鹿鼎記》的沒有不知道的)。
第三條,滿清八旗女子,必須參加選秀,好看、年輕的,先讓皇帝選,接著讓其他王公貴族選,剩下的歪瓜裂棗,讓普通旗人選。
一套組合拳下來,滿清八旗,尤其是普通旗人,雖然生在羅馬,但卻過得如同騾馬。
雖然拿著不菲的鐵桿莊稼,不用干活就有工資,比普通漢人強太多。但是,旗人主要生活在北京、廣州、南京等大城市,工資雖然高,但生活費用也高,錢總是不夠花。
想娶個八旗老婆吧,優質的女性,被別人挑走了,想娶個漢族女子,政策又不允許。
想做點兒生意,多賺點兒錢,政策也不允許。
只剩下兩條路,要麼投軍,要麼做文官。想做文官,那就得好好讀書,奈何讀書太貴,讀不起。咬咬牙好不容易讀書,參加滿清內部的科舉考試,中了舉人進士,有了做官的資格,又突然發現漢官越來越多,他們卷的更厲害,沒有那麼多官可以做。真做了官,到了地方上,又被漢官聯合起來忽悠欺負。這官兒,做的太窩囊了。
實在不行投軍,恢復一下老祖宗的榮光,也博一個封妻蔭子。結果發現,根本不是開國那時候了。你有幸入選了乾隆爺重點打造的山地特種作戰部隊——健銳營,訓練刻苦,軍餉豐厚,裝備精良,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近代抗擊外國侵略等戰斗中屢建戰功。
本著好用,就往死里用的原則,健銳營人越打越少。
好不容易仗打完了,你終于可以退休了,也只不過得了一些不咸不淡的獎賞,主要的戰功被大紅人、皇帝的親戚福康安拿走了。
人比人,氣死人,開國之初,立了戰功,說不定能混個不小的爵位,到乾隆朝拼命,也就馬馬虎虎。
隨著大清朝統治越來越穩固,漢族人口爆炸似的增長,而滿清八旗,人口卻陷入了停滯。
漢人再軟弱,人口基數大,總能挑出一些能打的,不怕死的。
滿清八旗再精銳,人口基數少,越打越少,誰能打誰先死,形成了逆淘汰,也挑不出幾個能打的了。
很多滿清八旗中的旗人,也逐漸想明白了,干嘛要奮斗,干嘛要拼命,干嘛要內卷,反正卷不過漢人,反正有鐵桿莊稼,不用擔心養老的問題,干嘛不躺平呢?為什麼不低欲望呢?
一旦想通,滿清八旗老少爺們的格局就打開了。
與其花錢去練武習文,去博一個不明朗的前途,不如混吃等死,娶不起老婆可以去八大胡同,每天溜溜鳥,喝喝茶,吹吹牛,簡直不要太爽。
當辛亥革命爆發后,很多旗人反而松了一口氣,終于不用混吃等死了。
沒有了大清朝,沒有了皇帝,旗人們解放了,身上的枷鎖被打破了,反而煥發了生機,出現了一大批各行各業的人才,有的參加革命的,新中國就有四位將軍,有的投身藝術事業的。就連開個飯館子,做一下宮廷御膳,那也真是一個地道。
最后總結一下:
放眼世界,環顧整個中國歷史,滿清八旗都可以稱為世界上最慘的軍事貴族階層,因為他們生錯了國家,生錯了時代,生在了一個皇權專制達到頂峰的時候,生在了一個皇帝權力空前高漲的時代。
假如,他們生在漢朝,不但可以列土封疆,甚至有機會謀朝篡位。
假如,他們生在宋朝,雖然會失去軍權,但卻可以撈很多錢。
假如,他們生在歐洲,那更了不得,甚至可以逼迫國王簽訂《大憲章》,限制王權。
大清朝的皇帝們,吸取了歷朝歷代的教訓,對曾經立下汗馬功勞的滿清八旗痛下狠手,并親子葬送他們,也葬送了大清王朝。
還沒入關的時候,還需要滿清八旗打天下的時候,皇帝對滿清八旗說,這天下,是我的,也是你們的。
等坐穩了天下,大清皇帝,對滿清八旗說,這天下是我的,是我一個人的,不是你們的,你們那,你們只是皇帝的奴才,替朕好好看住那些漢人。
我高興了,賞你們一塊骨頭,我不高興了,你們什麼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