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數和機率角度,正直誠實人品好的人一定混的更好,而且正直誠實人品好的人的境遇底限要比對立面高很多。
有這種想法的人,要麼是中二年紀,要麼是中年油膩男女。
前者畫像一般是醬紫:中學生,讀了一些入門級文史哲書籍……目錄,就開始「思考人生」,下一些令人深思催人……發笑的結論,還會經常浮現「我為何年紀輕輕而思維如此深邃?」的念頭,即便我發現「正直,實誠,人品好的人,大多數混得比較差」這個秘密,但我不說,因為周邊的人太幼稚,根本理解不了。
后者畫像一般是醬紫:混跡于飯局的中年油膩男女,酒過三巡,點上一支煙,悠悠地說,我活了大半輩子,發現一個真理:像我們這些正直,實誠,人品好的人,大多數混得比較差,眾人紛紛附和。
他于是更加深信不疑,開始陷入「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郁憤之中,如果不是胸無點墨,他能寫一百首詩來抒發情感。結果只能憋出酸了吧唧的幾個字,發個頭條,配幾個風景照。
但凡有點社會閱歷的人,都知道這句話多麼可笑,有這種想法的人,大部分不過是給自己臉色貼金,對別人羨慕嫉妒恨。
把自己情商低、信口開河、沒有界限感、能力差、木訥、迂腐、偏激、守舊、一根筋、被動、懶惰……美化成正直、誠實、人品好。
把別人情商高、積極、熱情、主動、腦子活泛、有眼力勁兒、變通……貶低為油嘴滑舌、逢迎攀附。
就像一個人,啥都拿不出手,就抱怨異性看不上老實人,千方百計詆毀得到別人喜歡的人。什麼楊超越的成功是社會的退步,什麼薇婭帶貨是投機取巧,電商是害人的,互聯網是辣雞……
如果你身邊有這種人,你可以了解了解他,他99%可能跟正直、實誠、人品好沒關系。
確實有正直、實誠、人品好的人混的差,但并不是因為這些原因,而是能力機遇性格心態等復雜的原因。但如果拋開客觀因素,一個正直、實誠、人品好的人,大機率混的更好。大部分老闆和上級都明白,還是得依靠正直、實誠、人品好的人來給他做事,如果這個人再有能力,那就是中流砥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