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從業人員,特別巧的是我第一份工作就是五星級酒店的設計咨詢,一干五年,這個問題可以從設計的角度談一下:
1.安全性
第一個肯定是安全,高星級酒店在設計上最關注的核心要點就是安全,酒店安全無小事,在設計規劃上,甚至會為了實現某些安全要求而犧牲經營性面積——直接導致的后果就是這棟建筑的有效盈利面積百分比絕對會極大的低于經濟型酒店。此外在管理上,高星級酒店有個專門的部門叫做安全部,飯店支付這些人的工資來保障賓客的住店安全,這是本質需求,也是賓客為這份安全感而需要額外支付更高房費的理由。
另外,傢俱飾材相較于經濟型酒店的板材,實木產品更環保健康,疫情期間,我所在的連鎖酒店品牌還推出了「極致衛生客房」的概念,極致衛生不是說出來的,是大量人工打掃堆出來的,只有高星級酒店高人房比的人事架構才能做到這一點,經濟型酒店,有難度。
2.氛圍感
設計角度上說,高星級酒店一店一概念,每一家都是找行業內專業的設計公司從概念方案至擴初至深化至實施。因此每一家酒店都有自己的設計特色,一些資金實力高的酒店業主甚至會專門聘請專業的藝術品設計顧問團隊來調試店內藝術品及軟裝,每一個專業都有獨立設計顧問團隊,這樣的投入一定能看得到實打實的設計效果與空間氛圍感。
而經濟型酒店也會找好的設計團隊做概念設計,但這個方案會復刻至每一家門店,大家采用統一的色調、統一的設計語言營造統一的品牌視覺識別效果,內裝設計方案也服務于品牌統一VI,每家門店的小業主找個設計公司做個方案深化就可以了。這也是為什麼像麗楓、喆啡、全季、桔子等這類牌子千店一面的原因。無形中加盟小業主也省了一筆概念設計的前期投入。
3.服務品質
前面說過了,高星級酒店需要保證全服務的品質,人房比自然高(人房比:酒店員工與房間數量的比值),人員多自然需要更大力的投入管理與培訓,國家也通過專門的服務品質檢查項約束高星級酒店服務品質(比如飯店的星級評定制度),這麼多工作的目的是為了給賓客營造一種好的入住體驗,這也是消費者需要為這些無形的體驗所要支付的額外費用。
服務方面經濟型酒店就簡單多了,只要做到房間有人掃,早餐廳客人有早飯吃,不出錯就成了。人員用工少的情況下,自然成本低。
4.高星級酒店額外的附加值
前面有高贊回答說五星級酒店里白金會員可以免費健身游泳多麼多麼劃算、行政酒廊多麼多麼清凈這類的,五星級酒店給會員這些權益背后的邏輯是什麼,這里做一個小小的解釋:
高星級酒店除了客房和餐廳外,還配有健身房、游泳池、棋牌室、球類活動室、甚至SPA、KTV、行政酒廊也是標配。這些其實都是非營利性面積,換句話說,不管有沒有人來用,這些功能都放在那里,不產生收入,甚至還有管理和能源的消耗。從銷售角度上來說,和社會上獨立的健身、SPA、游泳館相比,這類設施往往小而精,沒辦法大面積銷售,只能做產品組合打包,酒店銷售人員會將這些設施作為賓客入住的附加值贈送給住店客人,也可以打包個組合價:比如住夠2晚免費用棋牌室之類的。
五星級酒店特別是連鎖酒店有自己比較獨立的會員體系與信息系統,可以從系統層面實現會員的各類權益并進行管理,包括積分規則的制定及各個成員酒店之間的積分兌換等等——會員免費用這些設施也算是比較基本的提升用戶粘性的「小手段」了。
5.你覺得二三百一晚的酒店賺錢還是七八百的酒店賺錢?
答案是:100%二三百的酒店賺錢,且現金流杠杠的——只要有客人住(所以這類酒店需要好位置)。
七八百的酒店員工多,人工成本高,維護成本高,時不時要投入人員培訓,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各種都高,要是再請一個外資的品牌來管,抽傭提點來一波,很多這類酒店的大業主基本不掙錢甚至要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