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于謙作為一個力挽狂瀾、拯救明朝半壁江山的人,在歷史人物中不紅如岳飛韓世忠等人呢?
查看全部 47 個回答
回答1
2024/04/02

ADVERTISEMENT

于謙(1398—1457),為大明王朝續命的大功臣,被譽為「救時宰相」。一生干過幾件轟轟烈烈的大事,尤其是組織打贏了北京保衛戰,穩定明朝政權,事關中原文明的延續,居功甚偉。

景帝朱祁鈺在位那八年,于謙權傾一時,是當朝唯一的重臣。在他蒙冤死后,聲譽日隆。

到了清初,南明的「剩斗士」張蒼水,以埋骨西湖邊,跟于謙、岳飛作伴為最高榮譽。

然而,一個殘酷的歷史事實是,只有冤死才能把一代名臣的聲譽推到頂點,獲得最高知名度,享受最長久、最廣泛的拜祭。

所以,我們民族的英雄,基本都是悲劇型的歷史人物。

1

中國史書寫冤案,都有一定的套路。

比如天地變色、陰霾四合、六月飛雪等等,用這些詞匯營造一種戲劇化的情境,表達史家的觀點。

ADVERTISEMENT

但這些自然力的渲染是不靠譜的。

如果靠譜,就應該表現出某種神力,讓冤案受害者不死,而不是在劊子手手起刀落之后,再來震動天地。

唯一靠譜的是,讀史書讀到這些氣象突變的記載模塊,就像有個人跳出來告訴你:這是個大冤案,千古奇冤呀!

于謙之死,正是千年一遇的大冤案。

後來修《明史》的人覺得寫上氣象突變還不過癮,又加了句:

「死之日,天下冤之。」

這是說,不僅老天看不過眼,天下人也看不過去。

不過,天下人是個什麼范疇?包不包括與于謙同朝為官的同僚們?

應該不包括。

2

有個叫朶兒的人,是冤案制造者之一曹吉祥的部下,在于謙行刑的地方以酒來祭奠他,痛哭不已。

曹吉祥知道后非常生氣,用皮鞭痛打他。第二天,他仍然祭拜如故。

都督同知陳逵深感于謙忠義,收其遺骸葬在北京城西。

ADVERTISEMENT

後來,于謙的女婿朱驥(也有說是于謙之子于冕)將其歸葬于杭州西湖南面的三台山麓。

這是冤案發生后,公開站在于謙這一邊的人——朶兒、陳逵,以及于謙的親人。沒了。

舉朝文武大臣,在殺于謙這件事上,要麼失語,要麼贊成。

殺于謙的主謀是發動奪門之變的「三大功臣」——徐有貞、石亨和曹吉祥。

但點頭的肯定是復辟上位的太上皇朱祁鎮。

給于謙定的罪名是謀逆罪,具體為「意欲迎立外藩」,就是想要另立儲君。

這個「意欲」,跟岳飛蒙冤的「莫須有」是一個級別,但當時居然沒有人提出異議。

這說明什麼問題?

第一,皇帝想殺的人,沒人敢吭一聲。第二,皇帝想殺的這個人,大家都覺得殺得好。

最愛君認為,前者當然很可怕,但這是皇權政治下的常態,以一人之是非為是非。

ADVERTISEMENT

更可怕的是后者,殺清官名臣,同僚們竟然在心底喝彩。

3

現在很多人評價于謙,基調是這樣的:

于謙是英雄,是清官,但有重大的人格缺陷,跟同僚搞不好關系,四面樹敵,導致被害時毫無奧援,「孤家寡人」。

這邏輯很順,乍聽沒毛病。

不僅是于謙,歷史上所有品德孤高、不見容于當時的英雄,都會收到類似的評價。

最著名的應該是黃仁宇評海瑞,把海瑞當成「古怪的模范官僚」,道德主義的迂腐分子。意思是不值得學習。

官場有一條潛規則:搞政治的人不講道德。

這是事實,但以潛規則為標準,去評價官場上的道德完美主義者,說你不能太完美,你要隨大流,這像什麼話?

相當于我們對著土匪說,你要殺人越貨,不然不是一個好土匪。這不是顛倒是非了嗎?

指摘于謙有人格缺陷,不就等于對他說,你應該搞搞權謀,玩玩厚黑,不然不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嗎?

ADVERTISEMENT

官場是臟的,你于謙要跟著臟,不要想著給它洗干凈,是這個意思吧?

4

的確,于謙不是一般人。

他自小飽讀史書,崇拜文天祥,心中樹立了對標的榜樣。

23歲考中進士,24歲被授職為監察御史,從一名紀檢監察員開始他的政治生涯。

他28歲那年,已經是京城名嘴。

那一年,還是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時。漢王朱高煦在山東謀反,很快被平定。宣宗讓于謙負責口頭宣布朱高煦的罪狀,于謙「正詞嶄嶄,聲色震厲」。

朱高煦在這位御史的凌厲攻勢下,被罵得抬不起頭,趴在地上不停發抖,自稱罪該萬死。

這情景,有點像周星馳《九品芝麻官》里面那個口若懸河的包龍星。

他後來外放為官,主政過的地方有口皆碑,百姓把他當作「神明」。

于謙在官場的晉升,全靠個人能力,但他最終權重一時,則賴歷史機遇。

ADVERTISEMENT

在他被召回京充任國防部副部長(兵部左侍郎)的第二年,明朝發生了開國以來最大的危機——土木之變。

年輕氣盛的明英宗朱祁鎮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親率50萬大軍北征瓦剌,結果被俘虜了,有去無回。

舉國上下惶惶不可終日之時,于謙淡定自若,采取一連串成熟老練的危機處理手法,包括怒斥遷都的消極言論、組織打贏北京保衛戰、力主監國朱祁鈺登上帝位等。

就這樣,于謙被推向歷史至高點。

5

時代呼喚英雄。

于謙很快升任國防部長(兵部尚書)。

戰爭年代,這個職位含金量十足,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當時內閣大學士江淵、工部尚書石璞為入兵部協助于謙,兩人爭破頭。可以想象于謙及兵部尚書的地位有多高。

這個時候的于謙,如果是一個后世評論者眼中沒有人格缺陷的于謙,他就會愉快地融入權斗的潮流,愉快地接受人情世故的熏陶,一手捧著成功學,一手拿著厚黑學,把自己變成一個圓滑的政治家。

ADVERTISEMENT

如果于謙如你們所愿,他就會跟後來奪門之變的主謀徐有貞說,你想做國子監祭酒的事,我在皇帝面前也美言推薦了,但皇帝拒絕啊。你先別急,咱們再等等機會。

如果于謙如你們所愿,他就會對大將石亨向朝廷薦舉他的兒子于冕一事感到正常不過。覺得這名大將懂規矩,知道投桃報李,是穩固的同盟黨。而不會糊涂到不僅不領情,還上疏彈劾石亨徇私情。

如果于謙如你們所愿,他就不會眼里容不下沙子,嫉惡如仇,天天彈劾這個貪污那個瀆職,而是握著別人的把柄,好讓他們聽命于自己,建立自己的政治小團體。

如果于謙如你們所愿,他就會專心做景帝身邊的紅人,讓被俘的英宗老死塞外,而不是極力說服景帝迎回英宗,釀成日后殺身之禍。

如果于謙如你們所愿,他就會像嫉妒他的同僚所誣蔑的一樣,交結權宦,樹立黨私,挾天子以令群臣。

ADVERTISEMENT

景帝那麼聽他的話,他想做曹操,問題不大的。

如果于謙如你們所愿,他就不會在獲悉奪門之變的情報后,為了忠義坐以待斃,而是利用手中的兵權,先下手為強,徹底改寫明朝歷史。

6

如果于謙如你們所愿,他還會是我們民族的英雄嗎?

所以,指摘于謙剛正孤高、不懂逢迎、不搞權術,本身就矛盾得無以復加。

我們這個奇怪的民族,一邊對于謙推崇備至,一邊又奉「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為圭臬。

難道沒有人知道,這二者是絕然對立的嗎?

每一個英雄都是人情世故的終結者。

一個民族如果以世俗標準去定義他們的英雄,那麼,這個民族真是墮落得夠可以了。

我們處在這樣一個時代。

以前不是這樣的。

于謙蒙冤時,幾乎整個官僚群體有種妒火熊熊燃燒的快感,這是事實;但即便如此,明朝的文人士大夫,都不會以這種充滿羞恥感的事實去反推于謙的性格弱點。

ADVERTISEMENT

他們也許偷著樂,幸災樂禍,卻不敢聲張出來,極力掩飾內心的陰暗。

他們的意識很清晰,這特麼是官僚群體的集體墮落,不是于謙個人的問題。

所以他們反而會津津樂道地去傳播于謙不遵循官場潛規則,不打點、不送禮,只送兩袖清風的事跡。

于謙被殺后,抄家的官員以為可以發現滿墻的人民幣,翻找半天卻一無所獲。

直到他們發現一間上鎖的小屋子,興奮地打開后,又大失所望——里面全是景帝賜給于謙的紀念品(蟒袍、寶劍等)。別人都要掛起來,穿起來,裱起來,他卻鎖起來,從未向人顯擺。

這種精神境界,已然把世俗成功學拉開了好幾個身位。

7

于謙死后8年,隨之明英宗去世,明憲宗繼位,他很快得到了平反,各種榮譽加身。

當初沉默或竊喜的那幫官僚,摸準了新皇帝的思路,紛紛上表推進這件事。

ADVERTISEMENT

熱烈的程度,恰好足以掩飾8年前的淡漠。

推翻冤案,徹底平反,恢復官職,追謚美名,追贈更高的官爵,種種哀榮已與逝者無關。

這是做給生者看的,皇帝需要忠臣,所以不能讓忠臣長久蒙冤,適時的撥亂反正可以激勵屬下的忠誠,并借以顯示自身的英明。

為蒙冤死去的英雄昭雪,是歷代帝王基于自身利益所采取的政治舉措。

帝國官僚們起勁地參與其中,說到底仍是雞賊的體現:

他們容不下一個活著的楷模,卻能標榜自己以死去的英雄為榜樣。

這恰是官場厚黑學與成功學活學活用的道場。

帝國官僚一個個油膩的中年人,無時不映襯著于謙的清奇。

反觀現在,許多人對于謙的崇拜亦是廉價的,精明的,只用于標榜自己的某種正確認知。

但,如果崇拜一個人就要參照這個人的行為模式、處事方式生活,估計絕大多數人都轉而粉起徐有貞和石亨了。

ADVERTISEMENT

如果稀罕于謙對我毫無用處,沒有人會稀罕于謙。——很明顯,這名英雄死后500多年,遭遇了新的困境,但需要反思的,是我們這個時代。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4/04/02
因為「明清小說」。明清小說蓬勃發展之際,把以前各種說書的和人民群眾廣為流傳的故事給整合起來了,所以劉關張、臥龍鳳雛、秦叔寶程咬金、岳飛韓世忠的(包含夸張了的)事例就廣為流傳,他們也就出名了。于謙是明中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4/04/02
我說兩點理由,一、中國人的文化里更尊崇悲劇英雄。岳飛的悲劇是個人的悲劇、事業的悲劇、南宋的悲劇。岳飛的北伐在如火如荼的時候被召回臨安,迫害致死在風波亭。這是岳飛的悲劇。而這個悲劇直接導致了南宋再也沒有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4/04/02
看到有人說于謙在文藝創作方面人氣不足,這點我不太贊同。有關于謙的文學作品在民國以來有不少,國軍少將,筆名墨余生曾以于謙遺孤為主角寫武俠小說《大俠龍卷風》,後來改編成奇幻電視劇由吳奇隆主演,里面有外星人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4/04/02
2018年1月1日,我和朋友去杭州旅游,出了西湖就去了岳王廟,岳王廟香火鼎盛,游客眾多,我和朋友在廟里拜了岳飛,罵了秦檜和完顏構。出了岳王廟,我想到于謙墓就在附近,就和朋友說也去看看吧,朋友同意了。于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4/04/02
這跟功績大小的關系不大,最主要的是故事性和傳播性。你所謂的紅不紅,不就是群眾口耳相傳嘛,岳飛有說岳傳,岳飛的一生也是曲折坎坷,韓世忠和梁紅玉的故事也算是英雄美人佳話了,都有很好的傳播性。要知道,普通大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4/04/02
因為他力挽狂瀾真的成功了這個道理就好比最出名的刺客是沒成功的荊軻,要是他真的殺死了秦王,那他的知名度也就跟四大刺客的其他三個差不多于謙成功擊退了也先,土木堡之變沒有發展成為影響明朝歷史的重大事件,所以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4/04/02
既然問的是紅不紅,那就這涉及到一個話題度的問題了。袁崇煥也比于謙紅,沾了金庸碧血劍和明末清初歷史話題的光。岳飛韓世忠是傳統戲劇和評書里的常客了,于謙相比之下,很多人第一次接觸基本就是課本上的石灰吟,而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4/04/02
因為于謙的死,一邊等于是他自己的選擇,另一邊雖然是可恥的小人行徑,但從正常政治邏輯和叫門皇帝的個性,他不殺于謙才奇怪。等于是于謙決定把叫門皇帝接回來的。他當然知道其中的麻煩和風險。他寬慰現任皇帝的話說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4/04/02
大廈已斜支一木,豈期長腳誤蒼生。石頭城下聽輿論,萬姓顰眉亦可憐。 自從公死錢塘日,便覺江山把不牢披文握武,建中興廟宇,載青史圖書。功成卻被權臣妒,正落奸謀。閃殺人望旌節中原士夫,誤殺人棄丘陵南渡鑾輿。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4/04/02
看過電視劇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土木堡之變。不懂事的明英宗親征瓦剌,結果被俘虜。整個京師的的精銳部隊都在土木堡失陷,于謙力排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4/04/02
原因只有一個,于謙的故事,不是評書、戲曲的好素材。任何古代歷史人物,在民間的是不是能成為流量明星,最重要的指標就是關于他的評書、戲曲是不是夠多。尤其是評書,傳播起來沒有任何門檻,大人白天在茶館聽了,晚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4/04/02
這鍋我基本可以扣在天朝文藝工作者的頭上。。而且我100%肯定就是這麼個事~其實絕大多數人,對于歷史人物的了解非常匱乏~愛讀歷史書的人其實非常稀少,就算用心去讀一本流水賬,也很難確認誰牛X誰不牛X。比如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4/04/02
這不是很簡單嗎?因為殺害岳飛的是秦檜,是奸臣!高宗只是聽信讒言(我呵呵)殺害于謙的是英宗,是錯殺忠臣你覺得結果能一樣嗎?雖然殺人原因差不多老實說英宗還真是恨于謙啊,連快遮羞布都不給于謙,直接親自抄刀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4/04/02
因為岳飛對應著北宋的靖康恥和南宋收復中原的失敗,于謙雖然很冤但是他死后明朝沒有出啥大事,而且害死他的徐有貞等人也被收拾了,時代性和悲劇性不夠強。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4/04/02
古今中外的無數例子證明了這樣一個真理——一個歷史人物,最重要的形象,往往是后人根據自身的利益需求賦予的,而非他本來的,真實的樣子。而在古代中國,最有發言權的當然是當朝皇帝,以及下個朝代為前朝修的官方史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4/04/02
因為岳飛耳熟能詳啊,不知道從什麼時候看開始岳飛已經是民族英雄(現在不提了)的代言人,記得小學課外書都有岳飛,岳飛的事跡更是耳熟能詳,信口拈來。而于謙呢?估計他的名氣還沒有燙頭的哥們名氣大。教材里面也只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4/04/02
于謙成功了,岳飛沒成功,勞苦大眾對悲劇更有同情心和傳送度,再者岳飛不但是民族英雄而且還是大忠臣(沒有說于謙不忠的意思),于謙也是民族英雄甚至國家英雄,但他所忠的是大明朝,而且從新扶立了代宗,這在君叫臣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4/04/02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整個明朝歷史都被刻意淡化了,又怎能容得下一個閃閃發光的于謙?朱元璋,以史上最低身份開國,在漢人武力式微,失去北方數百年后重新掌控故土,如壓抑歷史中的一道閃電般炫目,在中國歷史上可與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4/04/02
其實歷史人物的人氣是跟相關文學作品(包括戲曲其中明清小說最為重要)的流傳程度、火爆程度基本上正相關的。最火的是三國那一批人物,是因為《三國演義》太成功了。隋唐那一批人物和楊家將差一點,但架不住相關他們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4/04/02
于謙的故事性不夠。岳飛,抗金名將、民族英雄、悲劇人物,有岳母刺字、岳家軍、十二道金牌等傳奇情節,再加上秦檜這個大反派的襯托,完全符合大家心目中的悲劇英雄形象。岳飛和兒子岳云又是將領,打斗場面容易加,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