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的推恩令號稱無解陽謀,到底難在哪里?
查看全部 44 個回答
回答1
2024/03/13

ADVERTISEMENT

漢武帝的 推恩令,一直被稱為歷史上四大無解陽謀中的巔峰。

要麼接受推恩令,眼睜睜地被持續削弱,要麼被揭發檢舉,整個家族完蛋。

諸侯王們只能有一個選擇。

---------

推恩令是漢武帝劉徹在西元前 127 年的那個正月推出的一項政策。

簡單說來,這就是個重新調整諸侯王家庭家產繼承規則的命令。

咱中國人都知道,中國自古以來就奉行嫡長子繼承制,只有家里明媒正娶的「第一夫人」所生的長子才有最名正言順的最大繼承權,至于其他小妾生的兒子(專有名詞:庶子)、甚至于正房太太生下的老二、老三到老幺,都需要給這位嫡長子讓道,優先保證滿足嫡長子的需求。

除嫡長子之外的其他兒子,倒不是說沒有任何的財產繼承權,只不過他們能夠分到的遺產數量和品質都要同大哥有不小的差距。

ADVERTISEMENT

舉個例子,一家老頭有一套三室兩廳一衛的房子,按照傳統的嫡長子繼承制,這套房子絕大部分要毫無爭議地落到長子的名下,那數量大于等于一的弟弟們要分,最多只能分那個衛生間。

對于諸侯王來說,他們去世后,自己的爵位、領土、人口和絕大部分的錢財都要打包移交給自己的嫡長子,余下的兒子們如無意外,是拿不到爵位、領土、人口的,一般只能拿上一部分錢哭著走人。

但是,現在皇帝陛下說了,大可不必。大家說到底都是高祖皇帝(劉邦)的子孫嘛,怎麼能這麼偏心和無情呢。這個推恩令就是朝廷給大家春風送溫暖的,因為推恩令放寬了繼承權的范圍,以后只要是諸侯王的兒子,無論嫡庶長幼,都可以分諸侯王留下來的王國遺產,分的東西還包括且不限于爵位、領土、人口、金錢,只要是你做諸侯王的爹愿意給的,通通可以拉走,搞回自己家去。

ADVERTISEMENT

只不過朝廷命令規定,非嫡長子的那些兒子有了爵位就不能繼續叫王,和自己的嫡兄平起平坐了。畢竟嫡長子的身份還是要得到尊重的嘛。所以你得自降一等,降爵為侯,至于你死后,也只有你的嫡長子能繼續當侯爺,其他的兒子需要繼續降級一等,當伯爵,此后類推,直到降為普通的平民百姓為止。

甚至,如果有需求的話,諸侯王的弟弟也可分一杯羹,弄個侯爺的稱號威風一下。

當然了,根據大漢封國管理的相關規定,侯國及其以下等級的封地是地位與縣平級,要依法隸屬于所在的郡,聽從朝廷委派的郡守管理的,什麼諸侯王才擁有的兵權、人事權、行政管理權是一律沒有的,好處則是侯爵啥的不用管事操心,直接拿錢就行,這片土地上的各種賦稅都歸你所有,每天琢磨著去哪兒花錢怎麼玩就好了。

ADVERTISEMENT

而且這一政策還很靈活。因為根據推恩令的規定,所謂「推私恩分封子弟」可以有兩種供選擇執行的情況。

一種是在諸侯王死后,嫡長子去繼承王位和老爹的主要遺產部分,剩下的兒子各分原封國的一部分土地成為列侯;

另一種情況則是可以在諸侯王還活著的時候搞起來,只要該諸侯王主動上書朝廷,要求將自己的國家拆分為多份,分封給子弟,朝廷就會允許開分。

有必要說明的是,推恩令政策剛剛出爐的時候,第二種情況的數量相較第一種要多上很多。

其實出現這種現象不難理解。因為生男孩這事吧,不像地里播種或下餃子,下的是啥大概有個數。一輩子想要兒子卻就是生不出的情況,即便是醫學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依舊存在,更不用說是近千年前的西漢了。

更何況,在推恩令推出前,這個兒子還得有個必要條件,即必須是正妻生的兒子。

ADVERTISEMENT

畢竟依據那年頭的國家法律和社會傳統,只有嫡子才有合法的繼承權,那些侍妾生的兒子,哪怕是再多再聰明,也是白搭。搞不好就被朝廷判定「無子,國除」了。

還有的則像是後來的袁紹、劉表、曹操那樣,比較喜歡小兒子,按照舊例,即便是再喜歡,也就最多能給很多錢,讓這個最愛的兒子做個富家翁,可朝廷這個鐵飯碗無論如何是沒法轉交到愛子手里(除非,把其他更年長的兒子全干掉,再想辦法立侍妾當正室)。

現在新政策下來了,有的運氣不好的諸侯王正好可以趁機把自己的一部分領地分出去規避「無子,國除」的風險,反正那些新晉的侯爺都是自己兒子,自己的血脈能傳下去就行。有的一心立愛的諸侯王也可以抓住機會,通過傾斜資源的方式把好地方分給愛子,也算是能給最愛的老婆一個滿意的交代。

ADVERTISEMENT

當然,這些主動推恩的諸侯王在獲得實惠的同時,還能順便向朝廷表明一把忠心,可謂一舉兩得,名利雙收。

這麼看來,推恩令應該是個深刻洞察諸侯王痛點,迎合了廣大偏心眼、和大老婆感情不和以及實在生不出嫡子的諸侯王們的需要,同時讓更多劉氏子孫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生活品質和幸福度大大提升的利好政策,有著和諧宗室關系,改善中央地方關系的偉大意義。為什麼會被叫作陽謀呢?

這里就有必要解釋說明一下了。因為推恩令名義上是把單純的嫡長子繼承王國的制度變成諸侯王諸子人各有份的制度,但實質上是一手玩得很溜的轉嫁矛盾加空手套白狼的把戲。

諸侯王之中雖然有相當一部分成天只會吃喝玩樂的,但里面也不乏頭腦清醒、政治敏銳度極強的存在。

ADVERTISEMENT

他們看得很清楚,朝廷借著所謂的恩典,其實是巧妙地把存在了幾十年的朝廷同諸侯王的矛盾轉換成了諸侯王家庭內部的矛盾。

此前,諸侯王有人有錢有兵,要是不滿朝廷,造個反那是件非常容易的事兒。在劉徹即位前,幾乎每任大漢皇帝隔幾年就得出兵平定下叔叔大爺乃至弟弟們發起的叛亂,而諸侯王們還樂此不疲,私底下多多少少都有搏一把,混個皇帝做做的小心思。

如今,劉徹通過推恩令逐漸拆解大的諸侯國,把非嫡長子分得的侯國劃到郡守手下管理,就相當于在一點點蠶食諸侯王國的領地,假以時日,大漢的土地上就不再能有一個具備對抗朝廷實力的諸侯國,甚至哪怕是幾個諸侯國聯合起來造反,也將分分鐘被朝廷打哭、拍平。

可是這些看得明白的諸侯王并不方便公開反對或抵制推恩令。

ADVERTISEMENT

因為他們想要維持既有國力的利益訴求,和兒子們想要盡快分得一份王國產業的利益訴求恰好是針鋒相對的。諸侯王唯一可以聯合的對象估計也就是他們的嫡長子了。

但即便能拉來嫡長子,諸侯王們也會驚喜地發現,自己仍舊是極少數派,甚至自己最愛的老婆們也跟自己不再是一條心。相信某位諸侯王和他的嫡長子就算想要反抗,也會很快陷入各位子弟的汪洋大海中,背腹受敵。

畢竟,在絕對足夠誘人的利益面前,人往往是難以經受住考驗的,情義道德更顯得蒼白無力。

更要命的是,在內部凝聚力蕩然無存的情況下,諸侯王想要造反幾乎等同于送死。他們反對得越激烈,就是越努力地把自己的其他兒子推向朝廷的一邊,越會削弱自己一方的力量。

而對朝廷來說,使用推恩令的這一陽謀,絕對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ADVERTISEMENT

朝廷最大的開銷估計就是詔令制作和傳達的費用了。但得到的好處卻非常多。首先是可以輕輕松松實現當年漢文帝的謀臣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戰略構想,此消彼長地強化朝廷的實力;其次是能夠得到分得王國資產的那群侯爺們的衷心擁護;最后還能提升朝廷的威信與控制力。

對于推恩令這個陽謀的種種,淮南王劉安是看得最清楚的人。

劉安之所以能在推恩令一經推出就看得非常透徹,倒不是因為他腦子特別好,事情看得特別準,而主要是因為他們淮南王國本身其實就是這一陽謀的早期受害者。

所以,劉安不想坐以待斃,他下定決心要謀反了。

當然了,如果要理清楚頭緒,咱似乎還得從七十五年前開始講起。

一切的恩怨起源于西元前 199 年。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內容

ADVERTISEMENT

目前,該付費內容的完整版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內查看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4/03/13
難在四代的量變積累。首先,要有劉邦,先拔掉經驗老道,有功業聲望,能征善戰的強大異姓王,然后分封六個黃口小兒做諸侯王。然后,要有一個呂后,雖然沒做什麼驚天地的大事,但有能力和意愿弄死那麼多龍子龍孫的黃口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4/03/13
法國為了打擊舊貴族的權力,出過一個損招,可以說是近現代版推恩令。在過去,貴族的頭銜神圣不容侵犯,普通人,哪怕是在政界有影響力的非貴族,都是不能冒認為貴族后嗣的;此外,貴族頭銜嚴格依據繼承法一般由長嗣繼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4/03/13
這里解釋一下,畢竟我當時就是隨便一發,結果現在點贊快tm兩千了。能不能打主要是決定了中央的話語權,畢竟沒有話語權的中央就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4/03/13
推恩令這東西被以訛傳訛扭曲得完全模糊了本來面目,包括已有回答都是在復讀一些似是而非的內容。更新:隨手翻了一下高中時的就教科書,人教版粉色書脊的。發現主要是教科書表述不清,倒因為果,造成了很多誤解。作為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4/03/13
沒啥無解的,漢武帝之后,你看哪個朝代、哪個皇帝還成功使用過推恩令來削藩的?要真是無解陽謀,為啥漢獻帝不用來對付董卓、曹操?把曹操的兒子、孫子、宗族兄弟都封王封侯,曹操的力量就會垮台?漢獻帝是傀儡不假,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4/03/13
推恩令實際上是有解的。推恩令不是命令所有王爺們把家產平分給所有兒子嗎?所以,答案是計劃生育,優生優育,只生一個好。不過,那時候的王爺們就是不愿意思考這個少生孩子多種樹的道理,這太「難為」他們了。有的人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4/03/13
推恩令頒布之前是什麼形式,就是諸侯死后,他的嫡長子或者說是繼承人自己把家業給繼承下來,這樣他的勢力并不會減少。推恩令頒布之后,諸侯有三個兒子,那麼就由這三個兒子一起繼承封地。我想了好久,如果我是諸侯,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4/03/13
難在前期準備工作。從異姓王覆滅,到諸呂之亂,劉姓諸侯的七國之亂等等一連串足以動搖國本的叛亂……人家全部漂漂亮亮的鎮壓了。中央集權越發穩固,國力還一直持續上升。有本事造反的幾個王爺早都反了然后被殺了。腦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4/03/13
不要總是看著宮斗劇來設想策略,稍微讀點正經歷史。理想模型下,遍地小諸侯,相互獨立又勢單力薄,結果就是任何一場大型民變都會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4/03/13
漢史有個過濾器,漢文帝前元三年之后的齊國是不是大國。要是他說是,就不必討論了。推恩令難就難在漢文帝把73縣的齊國分成了7王國,平均每個10個縣多一點,跟個郡守差不多。漢文帝還把40多縣的淮南國分成了3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4/03/13
在理解一個歷史事件時,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就是將事件還原到其所處的歷史環境中。在我看來,過于關注推恩令本身有多麼精妙可能意義不大,更為重要的是理解推恩令產生的背景以及漢初政治格局的演變過程。如果推恩令頒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4/03/13
推恩令最毒的地方,在于「允許」。先說之前的不太成功的晁錯削蕃,且看晁錯那《削藩策》,寫的那叫一個義正言辭、慷慨激昂。諸侯王們沒在長安,但也能想象出義憤填膺晁大夫,在朝廷上怒罵諸侯王全是敗類人渣。且晁錯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4/03/13
把人性玩到了極致。關于推恩令,現在流行著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種是「神化論」,認為推恩令是中國歷史上最高明的中央集權政策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4/03/13
難在實力上!有實力,你自然可以把推恩令玩的很溜。沒有實力,你敢肆無忌憚的玩推恩令(認為這是無解的陽謀),那就是你想找抽了。有一個皇帝,想削奪軍方大佬的兵權。有人就建議他玩推恩令。說得具體點,你感覺某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4/03/13
難在打不過他。陽謀并不是無解的。解決陽謀的常用方法就是掀桌。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4/03/13
推恩令只在知乎和抖音上是無解陽謀罷了。推恩令近兩年真的被吹得太狠了,以前都還沒這麼夸張,現在已經以訛傳訛到了近乎扭曲的地步,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推恩令實頒布時皇帝力量不成熟,中央式微,推恩令基本得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4/03/13
沒有無解的陽謀,只有暫時的終局。博弈是陽謀。博弈的終局是納什均衡。推恩令之所以無解,就是因為它制造了一種納什均衡。漢武帝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4/03/13
強在明面上誰都干不過中央如果地方藩王實力強于中央,漢武帝發布推恩令地方藩王「劉徹小兒,他有幾個師?」然后發展為.....「今上聰慧,出此旨意必有奸佞蒙蔽,諸將士隨我清君側以正朝綱」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4/03/13
難在實力。這個所謂的陽謀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它的關鍵之處在于漢朝中央政府絕對的實力。就比如現在我要和思聰少爺搶網紅,他金彈四射,我就躺下了。實力差距太大,他說什麼都是對的。「眾建諸侯而少其力「,說穿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4/03/13
解法有,像明成祖那樣造反,干掉皇帝自己就是皇帝問題是之前已經有七個諸侯王這麼做過,然后失敗了,菜是原罪,何況接下來又是武帝朝,于是剩下的諸侯也只能任其宰割。淮南王劉安想造反,糾結半天結果還沒開始就敗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