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你偷換概念。
你指的六十年代養活:能在三年饑荒中吃糠咽菜活下去,能在天天不上課貼大字報的學校上學。
你指的現在養活:吃好喝好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給孩子買好房子車子找好門當戶對的對象。
如果你以六十年代的標準養活現在的孩子,天天給孩子吃糠咽菜,也不管文化課成天搞運動,沒事就帶著你的娃們曠課到處拍自媒體拉橫幅靜坐上訪,那你養六個照樣能養活,而且養的比當年還好,逢年過節以及要開X會還有人提溜米面糧油去看你。
人就是這樣一種天性貪婪的動物,當所有人下限低的時候,他對上限的要求幾乎沒有,當所有人下限高了,他便以為這些下限都是天上掉下來的,是天然的,人就應該有飯吃,人就應該有衣穿,人就應該享有體面的社會服務,這些都不需要成本,上限達不到了,不生了。
現代人最大的悲哀是無法接受階級滑落這件事。實際上階級滑落是非常正常的社會流動,韭菜生韭菜,中產變流浪漢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假設現在的整個社會回到二三十年前的溫床,寬松的國際環境,釋放出的巨大產能,快速增長的經濟,大部分人還是會做「天晴了雨停了你又覺得你行了」的夢,他們還是會繼續炒房,繼續貸款,繼續造人,直到泡沫破碎,又不生了。
縱觀歷史,中國并沒有例外,現在的這種低生育欲望才是常態,將長期持續下去,因為人這種貪婪的動物,注定再怎麼科技革命,人的欲望還是遠遠超越社會資源,生產力再怎麼爆炸也追不上人的欲望膨脹速度。那種蓬勃發展經濟恰恰是偶然的非常態的,是少數的機會主義容易勝利的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