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李隆基當上皇帝第一件事,就是賜死姑姑太平公主?
查看全部 23 個回答
回答1
2023/09/15

ADVERTISEMENT

707年,太子李重俊謀反,忙于逃命的上官婉兒神色慌張的沖進唐中宗李顯寢宮,唐中宗見此問道:「愛妃,你如此狼狽,外面發生了什麼事?」

上官婉兒出身名門,自稱是西漢上官桀的后裔,祖父是高宗時的宰相上官儀。

上官婉兒本應是尊貴的相府千金,然而上官儀于664年為李治起草廢皇后武則天的詔書而獲罪,與子上官庭芝俱被武則天所殺。

此時尚在襁褓的上官婉兒隨母鄭氏被沒入掖廷為奴,命運的大起大落讓上官婉兒從官家小姐淪落為婢女。

即便淪落到掖廷,鄭氏依然嚴格培養女兒,上官婉兒從小在母親的教導下飽讀詩書,《舊唐書》稱其「有文詞,明習吏事」。

14歲那年,時為天后的武則天聽說了這位少女的才華,特意召見婉兒,親自出文題考她,婉兒「援筆立成,皆如夙構」,深得武則天的贊賞。

ADVERTISEMENT

于是,武則天封她為才人,留在自己身邊掌管制誥,上官婉兒憑借自己優秀的才華和能力,由低賤的奴婢一躍而成為武則天的貼身秘書,堪稱逆襲。

武則天退位之后,唐中宗李顯繼位,唐中宗李顯對上官婉兒十分器重,唐中宗李顯晉封上官婉兒為昭容,讓上官婉兒獨攬草擬詔書的權力,上官婉兒由此走向了人生巔峰。

李顯的兒子李重俊雖然作為太子,但是韋皇后十分厭惡李重俊,因為韋皇后一直想和武則天一樣當女皇。

在韋皇后眼中李重俊已經是眼中釘肉中刺了,為了除掉李重俊韋皇后多次下手,但是都沒有成功。

上官婉兒知道自己與韋皇后走的很近,等李重俊登上皇位之后他肯定不會放過自己,于是她和韋皇后聯手逼迫李重俊造反,就有了開頭那一幕。

當時上官婉兒衣衫不整的撲進了唐中宗李顯的懷里,哭的上氣不接下氣,唐中宗李顯見上官婉兒這般模樣心中頓時心疼的不行。

ADVERTISEMENT

他一邊安慰上官婉兒一邊耐心的詢問是什麼情況,上官婉兒哭了一會才對唐中宗李顯說道:「是李重俊要造反,他要殺了皇后和我,還說要殺了陛下,我一聽到陛下有危險,連忙找機會跑來想救陛下。」

上官婉兒說著又低聲啜泣了起來,唐中宗李顯聽到自己的兒子李重俊要造反心中很是惱火,又聽到上官婉兒不顧危險跑來救自己心中也很感動。

李重俊確實是被逼造反了,但是李重俊那邊的兵力并沒有那麼厲害,當時李重俊的支持者只有他的女婿野互利。

是的堂堂一個太子沒有黨派,他造反的時候唯一能用的人還是一個女婿,因為當時韋皇后與她的女兒太平公主野心勃勃,李重俊的勢力根本發展不起來。

太子李重俊沒有勢力的原因主要還在上官婉兒,因為上官婉兒又向韋皇后推薦了武三思,將武三思領進宮中。

後來唐中宗李顯也開始與武三思商議政事,武三思逐漸受到了唐太宗李顯的重用,而張柬之等人從此都受到了武三思的遏制。

不久,武三思依靠韋皇后和安樂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繼設計貶殺了張柬之、桓彥范、敬暉、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五王,權傾人主,不可一世。

上官婉兒又與其私通,并在所草詔令中,經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上官婉兒,韋皇后,安樂公主還有武三思幾個人聯合起來,將太子李重俊排擠的在后宮中都要站不住腳了。

在寢宮的唐中宗李顯不知道李重俊的實力,于是他下令調來了左羽林大將軍劉仁靜率領的兩千騎兵。

結果到了李重俊造反的場地,唐中宗李顯發現李重俊那邊根本沒有幾個人,本來唐中宗李顯打算罵李重俊一頓然后懲治一番就行了。

結果唐中宗李顯剛開口罵了一句,野互利就走上前叫陣了,敢第一個站出來挑戰的野互利,本以為他是個王者,結果是個戰五渣,唐中宗身邊的楊宦官一刀就將野互利劈落馬下了。

ADVERTISEMENT

這樣一來,太子李重俊沒有了支持者,唐中宗李顯對李重俊的做法很是生氣,于是下令誰殺了李重俊誰就能得到獎賞。

這話一出不要說唐中宗李顯這邊的人了,就連跟隨李重俊一起造反的士兵都心動了,大家一擁而上都去砍李重俊了。

李重俊組織良久的一次造反就這麼被撲滅了,而他堂堂一位太子,也死在了這場造反當中。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09/15
李隆基登基殺了太平公主,這是唐史上的一件重要事件,也是封建社會朝廷皇室內斗的一個富有深意的案例,很值得仔細分析探討。大唐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09/15
李隆基:不然呢?等她喘一口氣賜死我?他心里清楚,太平公主是和武皇一樣的人。為了權利,武皇能把兒子拉下馬,何況自己只是太平的「好大侄兒」。1.其實太平公主,當初也不過是個暢想愛情與自由的普通姑娘。權利,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09/15
因為其實在李旦心中,李隆基的重要性只能排第二,排在第一的,還得是他的妹妹太平公主。李隆基對此很不滿意。不過,更令他不滿的,是太平公主倚仗著皇帝的寵信,開始嘗試著對人事任免權進行壟斷化運作。六月二十七日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09/15
唐玄宗李隆基殺太平公主,是為了奪權,但不是專奪太平公主的權勢,而是借機從父親李旦手里奪取皇權。殺太平公主之前,李隆基的皇位需要加引號李隆基于公元712年八月初三繼承皇位,可是直到第二年七月初四才接管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6
2023/09/15
自古以來,多少人為了當上皇帝,實現統一天下,父子之間反目成仇,不惜殘害手足。唐朝也不例外,李隆基為了登上皇位可以說是一路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09/15
首先,李隆基登基本身就是太平公主弄巧成拙。太平公主使術士言于睿宗:彗星以除舊布新,又帝座及心前星皆有變,皇太子當為天子。本意是要離間李旦和李隆基,讓父子相殘。哪知道睿宗不中計,表示傳德避災,吾志決矣。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09/15
太平公主,是自作孽不可活。唐玄宗如果不滅了太平公主一門,唐朝就提前滅亡了。713年,唐玄宗突然下詔,賜太平公主自盡。誰知,太平公主拒不受死:「3年前,我助你誅韋后一黨、扶你父王登基、立你當太子,為何今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09/15
李隆基712年繼位,太平公主713年8月死的,這一年的時間堂堂的大唐皇帝唐玄宗啥事都沒干唄?問之前先查一查,避免鬧笑話。不是立馬殺,是對方作死想造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09/15
準確講是李隆基真正掌權之后賜死太平公主。太平公主跟李隆基聯合政變成功之后,兩人出現利益分歧。太平公主原本以為李隆基非嫡非長不是那麼名正言順很容易控制。結果李隆基不僅能力強、主見大、還根本控制不住。太平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09/15
因為李顯不是被韋后和安樂害死的。他的死,以及之后的唐隆政變,都是有人在幕后布局操控發生的,這個人就是李隆基。https://zhuanlan.zhihu.com/p/41059636李顯被流放在房陵十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09/15
她差點當了皇太女,勢力又大。短暫的聯盟都是各懷鬼胎。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09/15
太平公主企圖將李隆基變成劉襄、劉章、劉興居三兄弟,拿他當敢死排頭兵,清洗武韋兩家,再吊銷儲君位置,還要將他定性為謀反。然后扶持李成器成為撿漏的漢文帝,李旦取代李顯,成為中啟唐運的漢高祖,她和她的親信就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09/15
其實武則天犯下的錯誤就是沒有把位置傳給太平公主,假設傳給了太平公主,那麼唐朝就會像英國一樣,女性能獲得位置。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09/15
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急于處置姑姑太平公主,并非他冷酷無情、六親不認,而是當時如果不先發制人,或許他連活下去的機會都沒有,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09/15
713年,李隆基賜姑姑太平公主自盡。公主長嘆道:「我助你父親登上帝位,你如今卻要殺我一家老小?」旁邊的薛崇簡對他的母親太平公主,說了一句話,太平公主聽后,含淚拔刀自刎。太平公主是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09/15
在一個政治家眼里,只有政敵,沒有姑姑歷朝歷代為了權力地位,血腥殺戮早就是司空見慣的,大唐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實屬正常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09/15
武則天的女兒能不想當武則天第二?那個時期相當武則天第二的女人太多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09/15
為母報仇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09/15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09/15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