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個人是很好奇的。李世民這麼一個可以排得上古代帝王前五的人,身上的可挖掘的話題有那麼多,且每一個都可以拿出來大寫特寫外加拍個電視劇。不知道為啥就那麼多作家編劇只喜歡抓著人家后宮的那些根本沒有記載的事瞎扯亂編。這麼多年了,編排的話題翻來覆去就是那麼幾個。非要出現前朝公主、仇人之女、有兩朝皇族血液的皇子這種已經被用爛的點來奪眼球嗎,能不能有點新意。
原回答:
這題的答案當然是長孫皇后啊!這還要問嗎我的天!
我同意最高贊答主的觀點。
就是李世民長孫皇后根本就是現代瑪麗蘇小說男女主的原型。還是那種最受歡迎的帝后CP設定。
瑪麗蘇小說,特別是瑪麗蘇權謀古言小說一般都是這樣:
男主:出生高貴,俊逸無雙,天縱奇才,文武雙全。
如果是皇子,那麼絕對是皇室里最有能力的皇子,還有一個能力不如他的太子黨與之對立。然后在種種困境下力扭轉乾坤勝出稱帝。如果再蘇一點就是他本人無心皇位,只要天下安泰朝廷強盛,他都是被逼才會去奪皇位的。
最重要的就是與女主相識后滿心只愛女主,要麼不封后宮要麼后宮形同虛設。把和女主的孩子當心頭肉可勁兒寵。朝夕相伴,軍國大事都要和女主討論。為了她打破各種原則和規矩,凡是傷害過女主的人要麼廢要麼死。
女主:出生高貴,美貌無雙,聰穎機智,外柔內剛。要麼是家中的掌上明珠,要麼是飽受欺凌但隱忍不發。機緣與男主相識從此相知相愛,因其驚才絕艷而被男主視為今生摯愛。在政治權謀上頗有見解,幫男主解決了許多困境和難題,絕對是可以和男主并肩而立的女子。
還要與男主經歷一次接近死亡的考驗,要麼是女主頂住所有壓力力挽狂瀾,要麼是男主雷霆大怒要殺了所有人為女主陪葬等等這類情節。
我以前總覺得這些小說的作家好無聊,虛構出如此開掛的人物有何意義。後來熟悉這段歷史開始懷疑這些作家莫不是真的有歷史原型人物可以參考啊。
我下面來隨便說一下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日常,你們就知道為啥我太宗和長孫皇后是瑪麗蘇小說的男女主原型人物了。
這里只討論愛,那就不說鳳凰夫婦其他的逆天設定了。咱就說愛!
正文來了:
既然是瑪麗蘇男主原型,那麼李世民是妥妥的寵妻狂魔+愛子狂魔,而且極其愛重長孫皇后所生子女。
鳳凰夫婦年少結發,相知相伴,恩愛一生。
表現為:
1.李世民把妻族長孫氏地位提高到僅次于皇族李氏,高于所有門閥士族。
皇后的哥嫂叔伯子侄,娘家的七大姑八大姨能封的都封了,能提拔都提拔了,給了皇后最強有力的后盾和安全感。多少皇帝都會忌憚皇后的家族勢力,打壓都來不及,更別說提高地位了。李世民作為頂級政治家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他絲毫不顧及外戚權勢過大可能會篡權還不斷封賞長孫氏的原因只有一個:他愿意這麼做。不然如果僅僅是因為和長孫無忌的友誼以及他的功勞,長孫家不至于如此富貴權重至此。
而對比廣為流傳的太宗寵妃,韋氏楊氏啥的,根本沒有任何記載太宗特意封賞其娘家。最多是娘家人去世了,象征性給一個不高不低沒實權的頭銜。
2. 太宗的后宮非常平靜安穩。
這除了長孫皇后賢能治理之外,另一個大原因就是長孫皇后是寵冠六宮的。家族顯赫+元配正妻+帝王愛重+三兒四女(包括嫡長子),妥妥的頂配玩家,其他人還爭個毛線。
(當然不能以現代的價值觀去衡量古時候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制度。李世民這種地位的人不納妾放在那個時代是不為理法所容的。且妾在那個時代根本算不得主人,王侯貴族都會互贈侍妾為禮物。)
太宗后宮中其他嬪妃在位期間除了生育皇子的有一句記載以外,其余都沒有任何記錄。只有公主的嬪妃也沒有任何記載。
縱觀歷史,如果一個妃子受重視得皇帝鐘愛是絕對不可能沒有記載的。太宗甚至不止一次在為大臣面前提過他不喜歡一些嬪妃,覺得她們甚至不配為他生養子女。這些嬪妃大多是李淵當皇帝時期賞給李世民當侍妾的,由不得他自己不要,太宗連嫌棄其他嬪妃的話都能給大臣說而且被記載了下來,如果他喜歡一點的,怎麼可能沒有史料記載。
和被太宗當眾嫌棄的嬪妃對比長孫皇后,真的現實太過真實讓人留下淚水。
歐陽詢就說長孫無忌臉大,太宗馬上就制止了,還說這話會讓皇后不高興的。長孫無忌和歐陽詢內心肯定都是奔潰的
長孫皇后生育了七位子女。從18歲生長子到最小的的女兒兩歲時皇后去世,平均下來就是兩年一個的節奏。懷孕到生產再到恢復,每一胎至少要一年吧。這不就證明鳳凰夫婦感情真的非常深厚嘛。太宗根本沒讓他媳婦兒閑著。
其余嬪妃所生子女最多不超過兩個。皇后去世后太宗只有一個孩子出生,還被過繼了。
3. 太宗對長孫皇后的子女和其他嬪妃子女有著天壤之別。
其余子女的記載(李世民在位期間)大多都是出生、封王/封公主,娶妻xx氏/下嫁xx,xx年逝就沒有了。
長孫皇后所出七個子女每一個都是歷史可考的得太宗愛重。是每一個!!每一個!!!
嫡長子和嫡次子一個謀反一個奪嫡,這放在任何朝代絕對只有一個結果,賜死。然而嫡長子只被廢為庶人,次子只是品級被降了一級。對比李世民的的庶子李佑謀反,直接被賜死根本不帶考慮。其母也連坐被貶,舅舅被殺。
而嫡幼子和晉陽公主他則親自撫養長大,中國歷史上可考究的唯一被皇帝撫養的皇子公主!!!!!!!唯一的!!!唯一的!!!!
大臣們都覺得太宗有時候過于溺愛太子而不斷諫言。
就連不會被正史所重視的公主,長孫皇后的四個女兒全部有記載有事例可以表明她們被太宗視為掌上明珠。都是幼年就有了封號和封邑。(其余公主則是出嫁才會有封號)出嫁的都是他親自挑選的最好的駙馬。早逝的無一不讓李世民傷心欲絕,歷史都有記載的那種悲痛欲絕,隨葬級別都非常高。
而沒有早逝的也被親哥哥高宗捧上了天,當然這是后話。
而其他子女可以說是很可憐了,待遇上就不說了根本和皇后的兒女沒法比。
李恪和李愔只是在封地犯了一點小錯誤,馬上被太宗削了封戶,還寫信苛責一頓。而嫡次子李泰就和太宗說有些大臣對他不夠尊重,李世民馬上把大臣召來痛罵一頓。
李佑和太子一樣都是謀反,他直接被賜死,抓他的人還被太宗因此提拔。而太子則是被太宗全力保全。
一些公主的待遇更慘,有幾位都是拖到了「高齡」才出嫁的,而且駙馬的人選也可以說是比較一般。而這里面還有幾位生母是有記載的高位嬪妃。高陽公主也是庶出,生母低微無記載,卻是除了嫡公主以外最得重視的公主。所以太宗并不是只看重生母地位而決定對子女的態度。只能說明太宗對其那幾位高位嬪妃是不待見的。
很多位庶公主即使活到了高宗時期都沒有被封長公主。足以證明李治和他的這些庶姐妹們沒有一點感情。而李治是自幼長在太宗膝下的皇子,沒有感情也就意味著這些公主平日里都很少見到太宗,應該就是日常請安然后就走了。出嫁以后也是遠赴邊疆或者地方,沒有機會再回京。即使是最受重視的高陽公主,也僅僅是比其他庶出公主嫁得好一些,但也沒有嫁給可以繼承爵位的嫡長子。
【所以說民間盛傳的太宗愛其他嬪妃和其他子女的基本上都可以說是杜撰。貞觀年間沒有任何記錄的,以前或者以后有什麼都不能算是有力證據。】
一個皇帝,或者說一個男人,給了他的妻子一切他所能給的。
不斷提升她娘家的權勢和富貴,啥都愿意跟她商量交談,只愛重她所生的孩子,她去世后不但沒有人走茶涼,她的娘家和孩子反而更得重視,哪怕犯了死罪都竭盡所能保全。
給了她最大的安全感。甚至在那個夫不祭妻的時代專門修建高樓眺望她的陵墓,只是為了懷念她。
如果李世民不愛、不夠愛,或者說只是基于尊重長孫皇后,那麼他做這些的意義是什麼?這些事情他只要不想就可以不做,因為這些不是皇后依照禮法必須所得。
這別說是一個封建時代的皇帝,就算放在現代又有多少人是做不到的。多少人拋妻棄子,或者妻子離婚、去世后冷落原先孩子的。
都說天家無情,皇家什麼都不缺,唯獨情和愛是最奢侈的東西。但是在李世民這里,作為后世人依然可以從嚴肅的正史里看出他和妻子孩子一家的溫暖情意。李世民把在他這個位置上最珍貴最奢侈的東西毫無保留全給了長孫皇后和她的兒女。這不是今生摯愛是啥啊!
—————————————————
最后總結一下就是:
寵妻狂魔:
「哎呀我媳婦兒寫的詩真好呀,魏征你看你看」
魏征:?????
「哎呀軍國大事我也要跟我媳婦兒討論一下」
「哎呀不能說大舅哥臉圓啊,他是我媳婦兒親哥啊,這不就等于說我媳婦兒臉圓嘛,我媳婦兒聽到了不就不開心了嘛。」
長孫無忌?????
「哎呀媳婦兒生病了我得陪著她,可不能讓她覺得孤單」
「哎呀媳婦兒生的娃都好棒啊,我得個個都捧在手心上」
「哎呀媳婦兒生病了,我得建廟宇供香火給我媳婦兒祈福」
「哎呀我媳婦兒生寶寶啦,我要大赦天下舉國同慶」
「哎呀釀點葡萄酒和我媳婦兒一起喝」
「哎呀我媳婦兒的……(此處可帶入任何名詞)多好呀」
以此類推。
愛子(唯有長孫皇后所生子女)狂魔總結如下:
「哎呀我大兒子是太子,那就三品以上官員嫡子都來給他當侍讀吧。
我把他信用卡額度也設置成無限的吧,想咋花錢就咋花錢吧。
哎這熊孩子不省心居然謀反,不行我得想辦法保住他的命,其余人該殺殺該罰罰吧。」
其余從犯????????
李佑(因謀反被賜死)???????
「哎呀我二兒子真聰明,他讀書我給他找最好的學校最好的老師。他想干啥就干啥。哎呀他成年了該去封地了,不行不行我舍不得。哎呀孩子得富養,多給他幾份薪水吧。
哎這個熊孩子也不讓人省心,也想當皇帝。算了算了就降一級給他點教訓吧」
李恪(與李泰同年卻封地是人家的三分之一):??????阿耶你不是說男孩子要窮養嗎??
「哎呀我小兒子又聰慧又懂事,我得親自撫養他。哎他身體也不好,我得時時照看著。哎他都成年該搬去東宮了,不行不行孩子還沒長大。
哎我要出征和我兒子分別這麼久我想他想到快死啦」
大臣:圣上,太子殿下該搬去東宮了。
太宗:我不聽我不聽。
大臣:圣上,您不能這麼溺愛太子殿下,走到哪里都帶著他。
太宗:我不聽我不聽
大臣:??????????
「哎呀我大閨女麗質又漂亮又聰慧,我得把這個世界上最好的都給她。只有氏族里最尊貴的長孫氏嫡長子才能配我閨女。公主的嫁妝不能太過奢靡,要有規定的數額。哎呀那是給別人的規定,我可不能虧了我閨女。朝中大臣的話我都能頂住,我閨女來勸我我就心軟了。」
魏征:???????說好的皇室宗親要勤儉節約呢?
「哎呀我二閨女第一個駙馬因為她哥被賜死了,不行我可得給我閨女再找一個好夫婿。哪怕位了她破除了禮制都行,可不能委屈了她」
「哎呀我三閨女兕子聰慧伶俐,可憐孩子小小沒了母親,我得親自撫養才行其他人我都不放心。我走到哪里都得帶她才行。雖然我閨女還未及笄但是也擋不住我給她封號和封邑。給我閨女的封號定為晉陽吧。哎看我閨女和她三哥深厚的感情,我都忍不住動容啊。
哎呀我閨女書法寫得可好了,飛白寫得和我一模一樣,哎哎哎你們看你們看。」
大臣:是是是是是,公主的飛白寫得和圣上一樣好。
「哎呀我小女兒的封號定為衡山吧,我就要給我閨女名山大川的封號,歷史上沒有那我就是第一個,咋地吧。」
總結:「哎呀我兒子/閨女真好,啥都好啥都棒,她/他想干啥都行,想要啥都行。至于其他子女嘛(非皇后所生),對不起我還有其他子女?
其余子女:?????
————————————————————
最后的題外話:
多看歷史書,少看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