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請自來。
第一,事情不大,就以明末而言,蒙古入邊已經是歷史遺留問題,女真入關是第一次,明末君臣對此的反應是不能接受,政治壓力在那里擺著,勛貴官員在京郊的利益受損,皇陵侵擾。被一個小國羞辱到這種程度,必須要有人承擔責任,給朝野一個交代,給輿論一個交代。而無論是太平天國以及西捻軍都還沒觸及清朝統治者的敏感神經,畢竟京城之內反叛以及試圖刺架的事已經司空見慣。從輿論壓力以及權貴利益來說都不是事,我大清的面子都已經被偏遠蠻夷英吉利法蘭西踩到泥地里(指二鴉英法占領北京城,咸豐帝棄城而逃,圓明園被燒)還有啥怕丟的?人嘛,第一次的時候態度激烈,可以為了面子不要里子;但是躺平之后就看開了,風輕云淡了。己巳之變時期明朝還沒躺平而捻軍時期清朝是真的躺平了,自然態度不同。
第二,政治考量。左宗棠雖然是湖南人,但是他和曾國藩還真不是一路人,他的發家路上的貴人是駱秉章胡林翼,他是分化曾國藩對湘軍掌控以及未來對峙李鴻章淮軍的重要人物,滿蒙王公大臣再蠢也不會因為一點小事砍了他,難道是為了讓曾國藩一家在湘軍獨大還是讓李鴻章沒有制衡一家獨大?這麼重要的可以同時制衡兩家軍頭的人物多嗎?曾國藩在平定太平天國之后算是半隱退狀態,不多說了。就說說李鴻章,李鴻章講海防,左宗棠就提疆防;李鴻章督北洋,左宗棠就搞南洋。兩個人就像死對頭一樣互相斗法,省了慈禧以及滿洲多少事,可以睡多少個好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