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正直,實誠,人品好的人,大多數混得比較差?
查看全部 44 個回答
回答1
2023/09/15

ADVERTISEMENT

實話很扎心:因為他們懶,不少還喜歡給自己的懶找借口。

實際上,正直實誠人品好的勤勞的人大多數情況都混得挺好,而那些看上去正直誠實人品好卻混得不怎麼樣的人,其實是雖然人格品性不算差,但在做人方面怠惰十足,甚至以不善社交為榮的人。

我知道戳破這個真相一定會挨罵,但我還是得說:「只要我對別人好,別人就會也對我好」,這并不是善良,而是一種思維惰性。潛台詞是什麼呢?是:只要我是一個善良正直的人,我就不需要學習怎麼和人相處了,大可以不變應萬變,用三板斧應對現實中所有的情況,然后別人還愿意順著我的規矩來。

來來來摸著自己的良心說,你們覺得可能嗎?

與人為善這話沒錯,但人和人之間相處,同樣是一門學問,需要動腦子的那種。

ADVERTISEMENT

不管是跟朋友相處,和戀人相處,和同事相處,和小人相處,都得【根據具體的場景具體的情況具體的人采用具體的方法】。包括你想要對別人好,你都得動腦子,去想怎麼樣才能好到點子上,而且恰好對方愿意給你回饋。否則這個事兒分分鐘變成拍馬屁拍到馬腿上,我要蘋果你塞給我一車梨。

很多人喜歡說,自己老實善良卻沒有好結果,別人是個長袖善舞的惡人卻得到了好處,這說明不應該做好人,應該做壞人。

這其實就是很典型的二極管思維。我們說當壞人沒好結果,這話沒啥錯,歷史上的壞人大多數確實沒什麼好結果,惡有惡報本身是樸素但誠懇的大實話。

但一個人,在作惡上結了惡果,和他認真經營人際關系并得到了相應的好處,這是不沖突的。這也就是為啥雖然有些人可能人品不咋地,可暫時還能得到一些好處。

ADVERTISEMENT

老天是非常公平的,你在什麼地方使了勁,動了腦子,老天一定會給你相應的回饋(雖然未必是你想要的)。

說到這大家應該就可以反過來想想:為什麼有些人明明很善良,卻混的沒有那麼好?我大致看了一下下面一些認為自己善良可是結果不算特別優秀的人的自我描述,基本都是「我不喜歡長袖善舞」「我不喜歡迎合別人」「我喜歡默默做好事」——共同特點是什麼呢?在品質上確實都算好人,可是在做人這方面,基本都是懶鬼。

自己都不在社交方面好好學習,那憑什麼要求別人給自己社交高分呢?啥都沒做,還渴望好結果,這不是貪婪是什麼?難道不該去反思一下自己麼?

社交和人品這個不是大學聯考,是大學修學分。你人品哪怕120分,社交不好好學不及格。

照樣還是不能保研。

實際上,稍微看看歷史書就會發現,那些善良且過得好、人緣好的人,人家在社交上,是非常積極動腦子的。以三國為例,正好這段時間我在看三國的歷史,我發現,劉備諸葛亮之所以有這麼強的魅力能吸引那麼多人跟隨,就是因為他對身邊的每一個人,都用心對待,是真的在社交上上了心的:

諸葛亮那麼驕傲的人,平時喜歡吹自己管仲樂毅,可是面對同樣驕傲又正好因為馬超的事兒不太高興的關羽,會顧慮到他寒門出身和對魚肉百姓的貴族不屑的心態,溫溫柔柔地喊他美髯公哄得關羽喜不自勝。劉備自己不驕傲麼?他也很喜歡吹自己,可是知道諸葛亮年輕氣盛在意名望,愣是愿意放下身段三顧茅廬,真誠相待最終換得君臣盛軌。魏延和楊儀,倆人脾氣一個比一個大。

ADVERTISEMENT

為什麼他們愿意對劉備諸葛亮心悅誠服呢?不僅僅是因為那倆人有本事,而且他們都對自己發自內心地好,尊重他們的個性盡量調和,珍惜他們的才華破格提拔。

包括孔夫子也是,很多人喜歡說孔夫子人品好看透人性。可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孔夫子能對人性那麼洞察?那是因為他不懼辛勞周游列國,沒有一刻不放松觀察別人,他付出了大量的努力,能名垂千古那是他應得的。

正直且受歡迎的君子,不是因為他是君子所以才受歡迎。而是因為他們在社交的學習上真的學出了東西,可在這樣大量的人脈誘惑下依舊保持自己的善良和操守,這才是他們被叫做君子的根本所在。

他們在當好人的同時,并沒有停止觀察別人、積極關注別人,他們會對自己喜歡的人露出好臉色,但面對小人的時候,他們也不會傻乎乎地送人頭,或者以為自己不屑一顧別人就會臉紅躲開,聰明的君子,反而很擅長和小人打交道,甚至引導他們變成好人。

不管是好人還是壞人,只要在社交和做人上有所成就,無一例外都是他們動了腦子認真學習。只不過呢:

好人會去找大家雙贏的方法。壞人會想方設法損人利己。

在動腦子這件事上,他們勢必都會得到做人的紅利,但后續的處理方式,才決定了他們的結果。

最后吐個槽:估計會被噴,但說實話,我發現不少人語文是真的沒好好學。

不止一個人在評論區跟我說,我國的文化提倡遺世獨立,貶低八面玲瓏,以不善表達為榮,看不起善于社交的人。甚至還有叉燒跑來跟我說,孔子說「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訥于言而敏于行」,所以孔子也認為好人應該不會說話會做事。

我:???

這已經不是理解力的問題,這特麼純粹就是腦子問題了吧?再不濟百度一下很難嗎?孔夫子聽到都要氣得爬起來。

周而不比比而不周,說的是君子做事公正不搞小團體,訥于言而敏于行說的是做事麻利但遣詞造句謹慎有分寸不隨意傷害別人——這和會不會說話有什麼關系啊?

遺世獨立從來就不等同于清高傲慢。更何況赤壁賦的遺世獨立說的是想當神仙了,人都不想當了所以無所謂社交了,也和清高傲慢沒關系。

實際上,古代君子的風格總結一下就是關羽那樣:「傲上不慢下」。這句話本身說的也不是對統治者甩臉子,而是像楊冪說的那樣:面對人下人,把別人當人,面對人上人,把自己當人。即使在封建等級社會,照樣保持自己的風骨,這才叫世俗意義的遺世獨立。

還有些邏輯更扯淡,什麼叫古代君子不喜歡社交?什麼叫真正剛正不阿的人會說真話但不會溜須拍馬?是陳情表不夠情真意切?還是諫太宗十思疏文筆不夠好?戰國策更不用說了,整本書講的就是說話的藝術。

所謂八面玲瓏被看不上,那也是有語境的。屈原不愿意八面玲瓏,是因為當時整個環境都爛了,他不愿意為了社交放棄自己的愛國心和原則。關鍵詞是原則好不好,社交只是術。

雖然我是個學渣,但我真心覺得,自己斷章取義瞎扯淡,學不好知識還賴課本,真的不是好習慣。至少在天朝,很難有比語文課本三觀更正的少年讀物了。

今天說魯迅不行,明天說岳飛不行,后天又diss愚公欺負家人。

自己不好好學習不看課后講解,有了問題就知道甩鍋課本。也難怪有些人社交社交不行,戀愛戀愛不行,事業不行賴國家,感情不行賴性別,性格不好賴家庭,總之全都是別人的錯,自己是那朵無辜的小白花。

……精神勝利,有意思嗎?

想要被別人喜歡,就先去關心別人,去看看別人的想法;想要自己的善良有價值,就去思考一下自己的這個善良應該怎麼運用;想要不被小人欺負,就去觀察一下到底怎麼樣才是小人,如何和他們打交道才能在保持自我的同時不受傷害。

世界是很公平的,你有需求,你就得付出。你想要自己的品格得到他人的認可,你就不能孤芳自賞閉門造車。

我經常被人說是一個很會說話的人,但在幾年前,我其實也是一個很不會說話很討人嫌的人。我之所以能變成現在這樣,不是因為我人品好(事實上我不是啥好人),而是因為我在社交上狠狠動了腦子,花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去學習怎麼樣處理和身邊的人的關系。

以上是我的一點心得體會,希望能幫到你們。至于具體怎麼做,我積累了哪些經驗教訓,我也有專門寫成專欄,歡迎大家去看看。

點個贊,同樣是真誠地表達善意的方式。我得到了你的支持鼓勵,會更加努力,然后產出更多優秀的內容回饋你。

知乎鹽選 | 無聲對話:感知力,有時比口才更重要

知乎鹽選 | 親密對話:和愛人如何表達訴求

知乎鹽選 | 「為什麼他說話不算話」:如何解決溝通中的「變」

具體問題可咨詢: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09/15
我一直相信「道德和智慧殊途同歸」。我小的時候看《鐵齒銅牙紀曉嵐》,問過我爸爸一個問題:「和珅一輩子想盡榮華富貴,僅僅是最后失敗的時候受了一點兒罪。紀曉嵐一輩子都在吃苦,僅僅是最后勝利了,那麼他們到底誰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09/15
1,社會規則有兩套,一套給打螺絲的人看的,一套給聰明人看的。守規矩的人安安穩穩的窮,不守規則的人富的滿嘴流油。2,這個世界上確實有很多捷徑,想腳踏實地也沒錯,人間正道是滄桑,但是你要明白想腳踏實地走向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09/15
好,場景瞬變,你現在正在公司,看著一個平時公認正直,誠實,人品好的同事,收拾東西馬上卷包滾蛋,被上邊剛裁的。你不服不忿,心說好人咋就永遠倒霉催呢?好死不死,享受了當天的996后,你是最后一個離開公司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09/15
這個問題很有代表性,所以隱者詳細的回答一下。1、求名得名,求利得利你正直,你人品好,你遇事不爭,這些別人都看在眼里;而你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6
2023/09/15
轉載一下。「慈不掌兵、義不經商、仁不從政、善不為官、情不立事」這句俗語,實際上來自明代《增廣賢文》,這部書綜合了古人先賢的大智慧,用儒家學說為基礎,結合民間俗語以及古人總結出的一些處世哲學而編篡成的一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09/15
#好人難做#「正直、實誠、人品好的人」,是一種很神秘的存在。ta們大部分反而不會得到這三個評價。舉個例子——正直,往往意味著面對某些自己價值觀不認可的要求,堅決不予服從。譬如某人犯規了求放過,各種理由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09/15
1.社會規則有兩套,一套給打螺絲的人看的,一套給聰明人看的。2.守規則的人窮的安安穩穩,不守規則的人富的滿嘴流油。3.建立規則是為了約束窮人,保護富人,富人可以利用規則,而窮人不可以,富人用的是規則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09/15
請滿嘴底層邏輯頂層邏輯,頂層互相成就聽懂掌聲的成功學大師換個地方罵,謝謝 以下原文:正直,實誠,宇宙法則中并不存在這種東西,更不存在一個上帝因為誰正直而獎勵他,一切都只是權力者構建社會秩序時的工具而已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09/15
因為多數人根本不知道如何定義「好人」我這個人有時候瘋言瘋語的,還有一點離經叛道。說的不對的,見諒。想噴的,隨意~這世界上多數的人。都是二元論的。就像辯論一樣。「我不需要證明我是對的,我只要證明你是錯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09/15
道德觀是有階級性(屁股性)的。一個無產階級的「正直,實誠,人品好」,與一個流氓無產階級的「正直,實誠,人品好「,與一個民族資產階級的「正直,實誠,人品好」,與一個買辦的「正直,實誠,人品好」。這四個東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09/15
商業社會,本質就是互相騙。不按商業社會的游戲規則去生存,除了貧窮,沒有第二種結局。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09/15
1、你聽到的,看到的,都是一個局。這個世界由兩套秩序組成,第一套規則:公平、正義、道德、禮節、第二套規則:隱藏在背后的利益斗爭。第一套規則的道德是表象,第二套規則的利益是實相。我們從小到大接觸的知識,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09/15
其實,正直、實誠、人品好大多是來自于他人對我們的評價。有時我們會被這種看似積極的評價所綁架,進而認為「我必須要讓每個人都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09/15
先建個模型咱們把社會分為1-10,十個層級,數字越小就代表混的越不好的那個層級。我們先來到4這個層級。很多人都在這個層級,這可能也是人數最多的一個層級,你會看見好多心術不正的人用手段,詭計,損人利己,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09/15
我不太喜歡其他回答,并且我覺得這個問題本末倒置。應該是:「為什麼那些混得不好的人會被把混的不好的原因歸結到正直、實誠、人品好?」我們應該思考一下。至于這個問題,首先這三個詞應當分開。正直的人在面對是非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09/15
平均數和機率角度,正直誠實人品好的人一定混的更好,而且正直誠實人品好的人的境遇底限要比對立面高很多。有這種想法的人,要麼是中二年紀,要麼是中年油膩男女。前者畫像一般是醬紫:中學生,讀了一些入門級文史哲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09/15
『貪官奸,清官要更奸,才能對付那些貪官。』我自認為是一個正直、實誠、人品好的人,但是很多年之后,才深刻體會到《九品芝麻官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09/15
我覺得自己就是正直,實誠,人品好的人,混的真的差。其實我覺得自己混得差并不是因為正直,實誠,人品好。是因為自己性格方面有缺陷,內心也不夠強大,不注重人際關系和世俗。還有就是技術能力積累得不夠。有時候也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09/15
不管愿不愿意承認,在人類社會里,想要獲得利益,首先第一條就是要降低自身道德標準。春秋戰國時代大家都聽說過吧,那兩個時代全都戰火連天。但春秋和戰國的戰爭模式有著很大的不同。春秋時期,各國之間倡導打「文明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09/15
在古代有一種官員叫牧,其實意思很明確了民就是牛羊家畜家畜就需要約束約束一般分為兩種:皮鞭和柵欄柵欄就好像道德,皮鞭就好像法律如果你嚴守道德,你就不會在正常的社會遭遇皮鞭但是覓食范圍也遠遠沒有躍出柵欄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