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最愛的女人到底是長孫皇后還是楊妃呢?
查看全部 50 個回答
回答1
2023/09/27

ADVERTISEMENT

可以理解長孫黑迫切想用楊弟媳等人試圖打臉長孫皇后的心情,

我知道你們很急,

但能不能先別急,

一著急就容易語無倫次,

就容易暴露出來自擔屬性了不是?

能不能先列幾句史料再嚎?(我知道除了帝寵之,欲立為后這一句也沒別的可說了吧)

關于長孫皇后和楊妃的回答這麼著急提無關人員干啥?

長孫再「卑微」,她兒子也不用為了儲位去跪舔獨孤恨不得殺之而后快的大寵妃,

晉王廣之在籓也,陰有奪宗之計,規為內助,每致禮焉。進金蛇、金駝等物,以取媚于陳氏。皇太子廢立之際,頗有力焉。

長孫再「卑微」,也不至于像獨孤似的跪著哭著求原諒她殺宮女,人家起碼是為了救犯謀反死罪的哥哥才跪的,還成功了,也沒有自此意頗衰折。

后俟上于閣內,及上至,后流涕拜謝,颎、素等和解之。

ADVERTISEMENT

上置酒極歡,后自此意頗衰折。

長孫再「卑微」,也沒跟獨孤似的一次性替楊堅拉了六十個皮條,

自嬪以下,置六十員。又加抑損服章,降其品秩。

唐代內官制度里面,后妃從一品到五品都有相應的職責范圍,

一品輔佐皇后,坐而論婦禮;

二品掌管教授九御四德,率領屬人贊導皇后之禮儀;

三品率領女官修祭祀、賓客之事;

五品掌序燕寢,理絲臬,以獻歲功;

正一品四妃之首的韋貴妃都表示跟從皇后親蠶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情了,人家又不怕哪個高位嬪妃能威脅到自己的地位,人家死了以后李世民也沒扶持出個宣華夫人式「專房擅寵,主斷內事,六宮莫與為比」的大寵妃。

就這麼希望弟媳跟宣華夫人一樣人設,好讓長孫感受感受獨孤的卑微嗎?先拿出李二堂皇姘居弟媳的證據再ky不遲吧,難不成全天下只有弟媳一個人姓楊?

ADVERTISEMENT

歸仁縣主墓志記得很清楚,巢剌王妃和縣主的生母一直在重兵把守的小黑屋里撫養李元吉的女兒,弟媳對歸仁縣主恩情甚厚,歸仁也惦記嫡母對她的養育之恩,何來姘居?

總不能因為李二長孫皇后住立政殿,弟媳住歸仁門長樂門一帶,在同一個太極宮里,就說人家姘居吧,BTW從立正殿去找弟媳需要經過虔化門門下省弘文館恭禮門左藏庫,比李二上朝都遠,成日家這麼走路腿都遛細了。

新唐書當然不是野史,就是新唐書立后事件的當事人魏征,他本人和他的弟子們全都不記得魏征有勸諫過李二不要立弟媳為皇后,以至于魏征弟子替老師編的、彰顯魏征勸諫之功的魏鄭公諫錄為了湊字數,連長孫皇后的小公主滿月、李二的宮人沒地方住等等雞毛蒜皮的小破事都記了,卻完全沒有提到過弟媳一個字。

也就是說,魏鄭公諫錄都蓋棺定論弟媳在魏征等人眼里是比普通宮人還無關緊要的路人甲了,怎麼還有人覺得弟媳有能力讓長孫破防呢?

為什麼廬江王李瑗的姬妾也能讓長孫皇后破防呢,是李二對這些人的高度概括「然即日宮內,甚多配役之口,使其誕乳諸王,是非所宜。」能讓長孫皇后破防,還是王珪勸諫一番后李二就乖乖把人送出宮能讓長孫皇后破防?

不要質疑李二到底放沒放李瑗姬妾出宮,質疑就是在說貞觀政要新唐書資治通鑒是野史。

而且我也很不理解為什麼鄭女等人也會讓長孫皇后破防,人是長孫皇后看上的,魏征罵的卻是李二和李淵,BTW調查不嚴的鍋是李二自己主動認下的,要卑微也是二鳳卑微替老婆背鍋,長孫皇后哪里破防。

楊妃明明有十三年的時間可以奮斗成皇后的。

ADVERTISEMENT

上天給過她這個機會了,可她不中用啊。

有些人死了,但她還活著,只有當世界上最后一個記得她的人死亡,她才是從這個世界上真正的死亡。

有些人可能還活著吧,但她跟死了沒區別,因為沒人記得她。

從這個維度上來說,長孫皇后一直活在李世民心里、孩子們的心里和天下百姓的心里,談最不最愛的未免太膚淺了。

李世民:文德皇后即元宮后,有五重石門,其門外于雙棧道上起舍,宮人供養如平常。

《皇后為眾生流通供養經大般涅盤經卷第十一》:「貞觀十五年,歲在辛丑,四月二十八日,皇后為眾生流通供養,沙門道宣寫訖。」——這本來是個大功德,李世民沒有選擇給活人祈福,而是以皇后的名義為眾生流通供養,借此為皇后積冥福。

帝復為文刻之石,稱「皇后節儉,遺言薄葬,以為‘盜賊之心,止求珍貨,既無珍貨,復何所求。

’朕之本志,亦復如此。——為了皇后死后安寧,特意昭告天下昭陵是薄葬,沒有珍寶,盜墓賊別來。

太宗葬文德皇后于昭陵,上念后不已,乃于苑中作層觀,以望昭陵。嘗引魏征同登,使視之,征熟視之曰:「臣昏毛,不能見。」上指示之,征曰:「以為陛下望獻陵,若昭陵,則臣故見之矣。」上泣,為之毀觀。

《答魏徵手詔》:但頃年以來,禍釁既極,又缺嘉偶,荼毒未幾,悲傷繼及。凡在生靈,孰勝哀痛,歲序屢遷,觸目摧感。自爾以來,心慮恍惚,當食忘味,中宵廢寢。

嘗采自古婦人得失事,為《女則》三十卷。又嘗著論,譏漢明徳馬后不能抑退親戚之權,徒戒其車如流水馬如龍,是開其禍敗之源,而禁其末流也。至是,宮人以書奏之。太宗覽之悲慟,以示近臣曰:「后此書,足以垂范百世。

朕非不知天命,而為無益之悲。但入宮不復聞規諌之言,失一良佐,不能忘懐耳!」乃召玄齡,使復其位。

朕爰在弱齡,早敦姻戚,綢繆眷遇,多歷年所。——長孫皇后死了十幾年還記著她舅舅高士廉當年促成婚事的恩情。

李泰:《龍門山三龕記》:左武侯大將軍、相州都督、雍州牧魏王,體明德以居宗,膺茂親而作屏,發暉才藝兼苞禮樂。朝讀百篇,總九流于學海;日摛三賦,備萬物于詞林。驅魯衛以驂鑣,馭梁楚使扶轂。長人稱善,應乎千里之外,通神曰孝,橫乎四海之濱。結巨痛于風枝,纏深哀于霜露。陽陵永醫,懷鏡奩而不追;閟宮如在,望階除而增慕。思欲弭節鷲岳,申陟屺之悲,鼓枻龍池,寄寒泉之思。(龍門石壁,鑿石龕石佛數千,中有極大三龕,魏王為長孫皇后所造,其偉麗可知,故有金銀之語。

李泰長子李欣:王動而慧敏,特為太宗所愛。年甫四歲,養于宮中。王之始入也,文德皇后,抱而謂曰:初至,安不?王捧手而對曰:幸得在宮中,不勝欣悅。太后奇而賞之,因名曰欣。賜遺殷繁,以為己子。

李治:《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第七》:庚辰,皇太子以文德圣皇后早棄萬方,思報昊天,追崇福業,使中大夫守右庶子臣高季輔宣令曰:「寡人不造,咎譴所鐘,年在未識,慈顏棄背,終身之憂,貫心滋甚,風樹之切,刻骨冥深。每以龍忌之辰,歲時興感,空懷陟屺之望,益疚寒泉之心。既而笙歌遂遠,瞻奉無逮,徒思昊天之報,罔寄烏鳥之情。竊以覺道洪慈,實資冥福,冀申孺慕,是用歸依。宜令所司于京城內舊廢寺妙選一所,奉為文德圣皇后即營僧寺。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第八》:(玄奘)法師報曰:「又慈恩寺圣上為文德圣皇后營建,壯麗輪奐,今古莫儔,未得建碑,傳芳示后,顯揚之極,莫過于此。

公等能為致言,則斯美可至。」

《唐兩京新記》:進業坊。西京外城,朱雀街東第三橋。皇城之東第一街,進業坊,隋無漏寺之故基,太子即其地建寺。為文德皇后祈福,竹木森邃,為京城游觀之最。(太子不知道是李治還是李承乾)

《唐會要卷四十八》:資圣寺,崇仁坊。本太尉長孫無忌宅。龍朔三年。為文德皇后追福。立為尼寺。

晉陽公主小兕子:后崩,時主始孩,不之識;及五歲,經后所游地,哀不自勝。帝諸子,唯晉王及主最少,故親畜之。

天下百姓:《唐 蘇士方 妙法蓮花經題記》:貞觀二十二年十月二日,菩薩戒弟子蘇士方,發心愿,漸轉寫諸經經論等,奉為至尊皇后、殿下儲妃,又為師僧父母、儲親眷屬、四生六道等出塵勞。法界有窮,斯愿無泯。頌日:「寫《妙法》功德,普施于一切。

同證會真加,速成無上覺。」

《唐國師升真先生王法主真人立觀碑》:又于內殿奉為文德皇后造元始天尊像一軀。二真夾侍,擬香園之妙,寫空歌之儀。遐邇歸依,人天贊仰,法輪常轉,洪恩不替。

至于楊妃,不僅在史書中僅有只言片語的記載,而且連親兒子親孫子的墓志中都不曾記錄她這個人,還談什麼愛與不愛呢。

也正是因為史書上的白紙黑字抹滅不了,所以不少破防的楊妃粉絲開始鼓吹長孫皇后和長孫無忌改史,長孫皇后妒忌楊妃和李恪,所以把史書上關于他們的好話都刪掉了,還修改了墓志。

挺好的,李世民也總被人說改史貪功,兩口子一起挨罵吧,磕住。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09/27
人心都是肉長的。先不要說李世民是皇帝,他首先是一個人,假如你是他:你十五歲,胡子都沒長全,可能才剛剛變聲。成親對你來說是出生以來最大的事。你穿著一身紅衣,抱著一對大雁,迎娶了發小的妹妹。在那個盲婚啞嫁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09/27
長孫皇后受到的待遇只有現代瑪麗蘇女主才能有的一比吧。長孫皇后嫁給李世民厚夫妻20幾年,生了7個孩子。這特麼3年一個的速度。除去每次懷孕,到生孩子產后修養的時間至少得一年多。剩下的兩年年我們認為是備孕期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09/27
求不打,但看歷史書的時候感覺長孫皇后那麼張羅著給李世民納妾,或許更多是因為李世民太愛她了,她不想年紀輕輕被啪死在床上所以得找點別的妹子分擔一下壓力。不信的話你們看下她的生育記錄:她十三歲嫁給李世民。十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09/27
玄武門兵變,為了能夠兵變成功,李世民把自己所有的武裝力量都投入到此次兵變中,也就是說,在高士廉急中生智放出長安的囚徒幫助守衛秦王府之前,秦王府里的所有家眷,實際上是被李世民放棄了,這種情況之下,李世民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6
2023/09/27
先說說長孫皇后。隋仁壽元年二月六日,長安永興坊,高氏為丈夫長孫晟誕下了他們的第二個孩子,也是唯一的女兒,小字觀音婢。高氏出身北齊皇族宗室,她的丈夫長孫晟亦是北魏拓跋氏宗室長之后,不過此時此刻新添幼女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09/27
其實我個人是很好奇的。李世民這麼一個可以排得上古代帝王前五的人,身上的可挖掘的話題有那麼多,且每一個都可以拿出來大寫特寫外加拍個電視劇。不知道為啥就那麼多作家編劇只喜歡抓著人家后宮的那些根本沒有記載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09/27
長孫皇后她生的孩子都子憑母貴長孫皇后去世后李世民都是親自教養著他們的孩子,一直養到大。他對其他妃子生的孩子的態度:要滾多遠滾多遠,你們早早滾去自己的封地去,沒點大事少回來看我,一群蠢蛋。他對嫡子嫡女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09/27
「朕爰在弱齡,早敦姻戚,綢繆眷遇,多歷年所」——貞觀二十一年李世民寫給長孫皇后的舅舅高士廉的陪葬昭意思是:我還在年少的時候,(高舅舅)早早地盡力促成了我們的姻親(關系),(我們之間)情意殷切感情殊遇,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09/27
史書不重風月,你能在史書里讀到愛情,那絕對是真愛了。非要拿楊妃來跟長孫皇后比的話,看她們生的兒子取的什麼名字,也可以側面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09/27
為什麼會有人問這種問題……實話說他們李家的女人真不是蓋的。李世民他娘是那種聽到楊堅篡位要去把楊堅剁了,嚇得自己爹媽都差點給她跪了的主。平陽公主更不用說,一個女人指揮起了數萬大軍把所謂的隋朝名將打跑,死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09/27
論當代電視劇制造的三大關于唐朝的錯覺:一:鳳二至愛歷史小透明楊妃。二:李恪血統尊貴最為太宗喜愛,都是長孫無忌的鍋讓人沒當成太子。三:李淵和李治是一個靠兒子一個靠媳婦,自己啥用沒有。總結:少看電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09/27
謝邀。看了一圈,其他答主說得差不多了。很多人都對李世民親自撫養晉陽公主的故事津津樂道,我就來講另一位公主的故事:長樂公主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09/27
這根本不是問題,1.誰是皇后,誰的名分高?2.和誰生的小孩多(這個一定程度上說明獨處時間長短)3.史書有長孫諫李世民,有沒有楊妃諫李世民?4.誰的親戚朝中官職更高?長孫皇后這邊長孫無忌位極人臣,高士廉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09/27
李世民身為一個皇帝考慮繼承人的時候,從來沒考慮過不是長孫皇后生的孩子。地位給你,尊崇給你,啥都給你,連江山都一定要留給跟你生的兒子,一個不爭氣就再換一個。皇后去世了,皇帝把他們的孩子都帶在身邊撫養。帝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09/27
楊妃只活在編劇的腦洞中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09/27
我就不明白為什麼有活生生的寵冠后宮伉儷情深帝后瑪麗蘇樣本在,那些瑪麗蘇作者編劇非要去寫架空?????難道是覺得自己的文筆格局不配碰瓷第一帝后嗎關于李二如何雙標如何寵老婆高贊都說啦。我就想說一件事。皇帝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09/27
二鳳自己說的,自己的兒女除了皇后所出之外,其他都是和賤婢所生。。。。如此類推,楊妃。。。。嗯。。。至少在二鳳心里不算啥。。。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09/27
一般問出這種問題的是幾乎不了解史實的,但凡多讀些史書就不會問這種問題。歷史上的李世民和長孫皇后是棋逢對手的那種厲害人物,男的文武雙全,騎馬打天下,文能治理社稷國家開創貞觀之治;女的與男的結發夫妻,飽讀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09/27
是我楊妃。昔日我被死鬼老爹丟棄在長安,是唐王李淵將我帶到唐宮淪為宮奴,幾經輾轉又被賞賜給秦王做妾…不對,是秦王垂涎我的美貌娶了我做妾。其實他一開始就愛上了我。長孫身體柔弱,可是他還是日日糾纏,讓她連生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09/27
李世民最愛楊妃的說法最早可能來自于1993年台灣制作、兩岸三地投拍的電視劇——《唐太宗李世民》。當年這劇相當火爆,引領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