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伴娘參加了閨蜜的婚禮。女方全程都很緊張很激動,很怕自己頭髮會不會掉了,口紅會不會不好看,拍照上鏡不上鏡,他要到求婚環節了我好激動等等。
男方就比較草率。首先是上門的時候略遲了,到傳統的對女方父母敬茶的時候比較敷衍。說是因為晚了要錯過了出門的吉時,表現得很著急。
之后是午飯是宴請女方家人,是出去城里酒店的宴席。新郎全程不耐煩黑著臉,還說「你爸媽事很多。」新娘因為全程都沉浸在激動中沒往心里去。
下午去到男方家是在村里搭棚子請了師傅來擺宴席,人數比女方家多但是品質比午飯略差。但是新郎在自己兄弟親戚面前就笑的比較自然了。走來走去沒停過說話。
反正也是吃到了晚上吧,倒是沒有什麼矛盾了。
只是我全程感覺新郎不是那麼重視新娘,只是對女方家的一個交任務的過程,對自家兄弟也只是顯擺過程。
而且兩家人的畫風差距比較大,倒不是我說城里人不能跟農村人結婚,至少兩家人要和諧互相體諒。現在是感覺不到兩家人有任何想來往的跡象。
現在她小孩兩歲左右時,閨蜜跟我說夫妻整天吵架,爸媽幫不上忙,家婆也很煩。男的不愛理老婆,也嫌她煩和多事,我閨蜜現在說他們準備離婚了。
在另一家閨蜜結婚的時候也做了伴娘,全程男女都很激動的神情,男方農村家里傳統多,為了照顧新娘和父母商量少了一部分繁文縟節。但是背著新娘走的流程沒有節省掉,新郎就背著新娘走。新娘怕新郎背不動,提前特地選的小婚紗,沒有裙撐那種,這樣他不會太累。
最后吃完了宴席散的時候發現車子不夠坐(有些司機喝了酒沒法開車),我們閨蜜團們還在想打車。新娘看到我們的樣子,立馬給新郎一說,新郎就讓我們坐他們的那個主婚車回家。
然后他倆新郎新娘兩人換了球鞋,還穿著婚紗和西裝慢慢牽手的踱步回家。我走的時候看到他倆笑著看著彼此慢慢走的樣子,感覺有點看到他們老的時候的樣子。過去四五年了,目前這對夫妻情況依然穩定。
感覺婚禮能看出來的,比較關鍵的是男女方當時是不是很珍惜對方,很重視對方,把對方的家人也當做自己家人去融入。感情并不只是單方輸出的,是兩個家庭的結合。這樣結的婚相對來說穩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