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大前提,康熙對皇子行為有兩條底線
1.不威脅自己本身的皇權
2.行事作風不失人倫底線
所有的操作要基于這兩點
同時康熙也有幾個感情方面很嚴重的傾向
1.由于赫舍里皇后的早逝,對二阿哥非常偏愛
2.由于良氏的出身與神棍的預言,對八阿哥有偏見
康熙帝在歷史中是不可多得的偉大帝王,這樣有壯志、手腕、主見與血性的人物性格,可以解釋為什麼他對疑似設計自己上位的良妃非常厭棄;對自己仍然在朝時,著名預言家張明德對八阿哥的大貴言論頗有微詞。某種程度上來說,八賢王其實是輸在了起跑線上一截。
然後來看看諸位皇子基于這個前提下的奪嫡策略
大阿哥:立嫡立長。在康熙出色的一眾皇子中,大阿哥應該是最上不了台面的一個。封建思想根植于心,沉迷立嫡立長,又信奉怪力亂神。
所以他誤認為只要太子倒了下一個就是他,于是玩命的構陷太子(攤手)倒霉的是康熙又是清朝歷史上思想最開明的帝王。
錯誤:舉報太子、沉迷巫術、舉薦八爺
他可謂是把該踩的雷都踩了,也難怪是第一個被圈禁致死的皇子。也是他的舉薦,加重了康熙對八阿哥的猜疑。老八也是怪倒霉的。
二阿哥(太子黨):培植黨羽。二阿哥也是一手好牌打的稀爛的人物了。所以說受寵的人斗起來都不太行。一廢又復立太子,隔著幾千年我都能體會到康熙的舐犢之情。明明一廢時在康熙看來他苛待下屬,扣外邦貢品的行為已是:
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
然而在復立的時候理由竟然是太子的行為是受到了大皇子的詛咒,迷了心智。用心不可謂不良苦。結果他又自己作死,急于逼宮,導致滿盤皆輸
錯誤:狂妄暴虐,威脅皇權
三阿哥:投其所好。三阿哥奪嫡的招數對付宋徽宗或許管用,但是對于文武雙修的康熙來說,還是稍顯蹩腳。三阿哥為了討好康熙攬下了編康熙字典的差事并且辦的很好。他還找了很多文儒做門客為他收集情報。并也因他的告發直接導致大阿哥的圈禁。
錯誤:文儒氣太重,沒啥存在感。
滿人雖然欣賞漢人的文化,但是畢竟是馬背上的名族。在太子、四、八、九、十三、十四一眾能文能武的阿哥的承托下,三阿哥就黯淡了很多。但是康熙對他一直印象是不錯的。晚年去找他的次數比找雍正還多。
四阿哥:一個把射手活成了天蝎的男人我還能說什麼呢。(但是看了他和十三弟的感情我信他是一個射手!)進退有度、審時度勢、扮豬吃虎、重情重義(沒錯我要說這個)他看穿了康熙對太子的喜愛,一直緊跟革命隊伍,在康熙面前博了一個兄友弟恭的好印象。
但一直以來適度的展現政治能力又讓康熙get到他是一個好帝王。同時在太子與八阿哥勢力的夾縫中不露痕跡的布置自己的棋子,康熙那個年紀時也不一定有這樣的算謀,天生的帝王有沒有。至于后期說他寡恩,對年妃和對十三弟都能看出他是個重情重義的皇帝。(不過殺伐決斷的時候還是很狠的,但是帝王都這樣,他可能是被放大了)只是不同于乾隆的撩進碗里來都是菜,雍正可是寧缺毋濫的。
八阿哥(八爺黨):私以為康熙的阿哥中有幾個是天才,八阿哥絕對是其中之一。開蒙很早,文武雙全;是幼時被康熙帶著顯擺的幾個兒子之一。情智雙高,太子第一次被廢,百官上奏讓他當太子,因此被斥責;第二次被廢,依舊是百官上奏讓他當太子。一直到康熙說出那句刻薄的「賤婦所生」之后,依舊有人為他上奏。
即便是有心經營,能經營到滿朝稱賢的皇子,歷史上還是沒幾個的。連給他起名阿其納的雍正,都曾側面肯定過他待人接物自然親切,目的性不強。神棍一如張明德,賢臣一如李光地都對他青眼相加。非常有才華的九阿哥,背景深厚的十阿哥,兵權在握的十四阿哥都鞍前馬后、自愿供他驅使。十四阿哥也曾以命相柬,可見八阿哥的人格魅力有多大。然而,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他太不懂的露短了。對于康熙而言,每個兒子都有缺點,但這個兒子,兄弟、臣子、甚至是連康熙自己不設黨爭的弟弟對他都是夸獎,這如何能讓康熙睡得著。他怕的不是八阿哥有這個想法,而是八阿哥有這個振臂一呼的能力。所以八阿哥是輸在了露才上。但是其實很多事件看來,八阿哥并不是一個鋒芒畢現的人。
從後來雍正不惜以很多莫須有的罪名一定要斬草除根看來,我相信歷史上真的有這樣一位近乎完美的八賢王。
錯誤:威脅皇權、康熙的感情取向
九阿哥(八爺黨):歷史上一直背負污名的毒蛇老九,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到底多有才華。這位皇子熱愛發明,曾發明并自己手繪過戰車圖樣;自學了拉丁語等多門外國語言,并可以自如的用拉丁語來翻譯滿文文獻;自學西方的民主思想和文化(理論上如果你不讀書不看報,穿越過去知識上可能會被九阿哥虐菜的)但是可能是資本主義侵染過于嚴重,他的行事作風總是一副華爾街的氣息。說話難聽,與人相處目的性強,便是孔子口中的言必信,行必果,戚戚然,小人哉。
十阿哥(八爺黨):不論是宮斗劇還是穿越劇,十阿哥都是眾阿哥里的一股清流,歷史上的草包老十人如其名。
但是這樣的結果很有可能是康熙刻意為之的。因為他的生母是權臣遏必隆的親女兒,康熙第二任皇后的親妹妹。十阿哥的第一任福晉與繼福晉家世也是不俗的。如若他再文武雙全,前朝后宮的助力康熙是要好好掂量的。不過這只是我的猜測,可能也是他性本純真,熱愛自由(射手座)
十三阿哥(四爺黨):最近沉迷夢回大清,沉迷十三無法自拔啊,所以私心多寫點。十三阿哥歷史上可以說也是天才一枚。他的優秀已經達到了康熙要時時把他帶在身邊顯擺的地步了。對于一個生母地位一般且早逝的皇子來講,有這樣的待遇,除了自身優秀以外,應該沒有別的原因了(后宮前期子以母貴不是說著玩的)十三阿哥雖然年幼喪母,但是憑借康熙的寵愛和四爺的照顧,童年也算是美滿了。
之后跟著四爺輔佐太子,自己又有才華。康熙對他的喜愛程度,八爺的老師都曾酸溜溜的說,所有皇子中康熙最喜歡的,就是老十三了。
但是他的人生轉折點發生在一廢太子的康熙四十七年。他與大阿哥、太子從塞外回來后三人都被圈禁。太子三宗罪大家都知道,不贅述了。大阿哥被三阿哥告發詛咒太子,也沒啥好說的。
問題就在于十三阿哥。被短暫圈禁后,他一夜之間幾乎恩寵全無。在那之后康熙對于皇子們的忌憚也到達最高點,開始實行輪班制。而輪班制沒有他的份,封爵也沒有他的份。康熙執政時,他是唯一一個沒有封號的皇子。而一向寬仁治下的康熙竟也當著其他皇子的面說出十三「并非勤學忠孝之人,爾等若不行約束,必將生事,不可不防」這麼嚴重的話。這是雍正輕飄飄的一句被大阿哥誣陷絕對無法解釋的。
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讓他一瞬間從最鐘意的皇子跌倒了最不喜的皇子(和他八哥不相上下)
我猜測這與康熙的兩個逆鱗有關。
其一就是兄弟相戮。十三作為大清唯一的鐵帽子王,憑借的不僅僅是和雍正的交情,還有他優秀的情商。但正是這樣情智雙高的天才少年又怎麼會一心一意輔佐憑母而貴的太子呢?又怎麼會看不出來太子難以后富的事實呢?所以我認為他的前期傾向可能是自己爭位,或是支持四哥中的一個。或者兩個都有。
所以當在只剩大阿哥,太子與他伴駕,太子被告發的情況下,他能做的最好方法就是順水推舟,在太子面前進讒言讓太子暴露更多的短處,這樣太子被廢,是大阿哥直接導致,太子自身性格莽撞,他就可以全身而退。而他的這些小動作被康熙發現,才有了后面的圈禁與冷落。
從康熙罰得并不重,說明這不是一件實際的事,可能只是小動作,或者康熙的猜測。但是康熙后期說出讓幾位皇子都防著他,不然必將生事這句話,可見他的行為給康熙爺造成的心理陰影之大。那麼我認為最合理的猜測就是他干了一件讓康熙覺得他人設崩塌的事,但是卻無名目重罰。同時期間太子偷窺皇帝的行為確實也是比平常更加過火,那麼我覺得最合理的就是引導太子,誘使其行為不端。
構陷太子,兄弟相害;引誘太子,覬覦皇權。再加上平時十三與太子相交不錯,在關鍵的時候反水真的非常致命,所以可能優秀如十三,也難以再入皇帝的眼。這同時也解釋了皇帝對太子留有余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