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皇帝謚號中大多都帶有一個孝字,叫「漢孝某帝」,比如,漢武帝劉徹,應該叫「漢孝武帝」,因為漢朝國策是「以孝治天下」,因此加孝字是一種榮耀的表現。
但在兩漢所有皇帝中也有兩個例外,一個是漢高祖劉邦,另一個是光武帝劉秀。
漢高祖劉邦是大漢朝的開國皇帝,是為高祖,前面沒有帝王了,因此不用加「孝」字,本身就是所有漢代帝王中最尊貴的存在。
光武帝劉秀撥亂反正,推翻了王莽新朝,恢復了大漢江山,也算是開國皇帝,那為什麼不能用高祖謚號呢?
因為東漢和西漢皇帝的血統已經不是一回事了,按照劉秀自己的說法,他是漢景帝兒子長沙定王劉發的后裔,但到了他那一代早已經是平民子弟了。
他在開創基業時,打出了西漢皇帝后裔的名號,給他帶來了莫大的好處,所以新朝不能用其它國號,只能用「漢」,到了后世只是用「東漢」區別之前的「西漢」罷了。
劉秀登基后依然用國號為「漢」,向天下人展示他順從民意再續大漢王朝的意愿。所以,他死后的尊號就不能用高祖,只能用世祖。而為了區別前漢孝武帝劉徹的謚號,就找出了「光武」的名號來用了。
歷代帝王謚法對「光武」兩字都有解釋:
1、光
功格上下曰光;能紹前業曰光;居上能謙曰光;功烈耿著曰光
后世評價劉秀一生最大的功績,在于能延續漢朝200年的基業,就是指「能紹前業」;而作為中興之主,劉秀又非常謙虛,對人真誠寬容,就是「居上能謙」。
2、武
武字的謚號解釋比較多,在這里只截取主要內容展示:
威強敵德曰武;克定禍亂曰武;拓地開封曰武;肅將天威曰武;克有天下曰武;赴敵無避曰武;德威遐暢曰武
在這里拿孝武帝劉徹的武跟光武帝劉秀的武做個比較,漢武帝因開疆拓土,威震匈奴所以謚號用了「武」字,而光武帝劉秀謚號用「武」字,主要是贊揚他平定禍亂的功績。
綜上所述,光武帝劉秀的謚號用了「光紹前業曰光,克定禍亂曰武!」兩句,「光紹前業」就是指恢復了祖宗的江山,「克定禍亂」就是指推翻了王莽新朝,平定了各地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