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忘了,【奉天靖難功臣榜】,一共有30+3人:
賜封公爵2人,侯爵14人,伯爵14人。追贈公爵2人,贈侯爵1人。
這麼多燕王府的心腹愛將,
這麼多未來的【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奉天翊衛宣力武臣】【奉天輔運推誠效義武臣】【奉天翊運守正文臣】,
一個個都等著燕王殿下登基為新任皇帝陛下,為他們的四年苦戰,論功行賞「奉天靖難」之功,賜下丹書鐵券呢。
所以,抹去「靖難之役」,那就等于把大伙兒的沙場血戰功勞全給抹了,
誰敢出這種餿主意?
燕王殿下難道是靠朱元璋的遺詔,而不是靠麾下兵將的浴血奮戰,才登上皇位的麼?
此類腐儒之論,都不用一道圣旨去誅他的十族,漢王殿下(朱高煦)就能把這貨的人皮給活剝了。
沒有任何皇帝能背叛自己的【統治基本盤】。
歷史上的朱棣,已經是盡可能的【歪曲歷史】了,他收繳焚毀建文年間的奏書與公文, 授意親信文人,搞出來一部御制奇書 《奉天靖難記》 ,
該書盡可能污蔑與抹黑去世的長兄、懿文太子朱標與建文帝朱允炆父子, 否定他們的皇位繼承合法性。
《奉天靖難記》:【懿文太子所為多失道,忤太祖意,太祖嘗督過之,退輒有怨言,常于宮中行呪詛。】【允炆矯遺詔嗣位,忘哀作樂,用巫覡以桃茢祓除宮禁,以硫磺水徧灑殿壁,燒諸穢物以辟鬼神。梓宮發引,與弟允熥各仗劍立宮門,指斥梓宮曰:「今復能言否?復能督責我否?」言訖皆笑,略無戚容。】【允炆矯遺詔嗣位,淫佚放恣,靡所不為。遣宦者四出,選擇女子,充滿后宮,通夕飲食,劇戲歌舞,嬖幸者任其所需,謂羊不肥美,輒殺數羊以厭一婦之欲。
】【允炆又作奇技淫巧,媚悅婦人,窮奢極侈,暴殄天物,甚至褻衣皆飾以珠玉錦繡。各王府宮人有色者,皆選留與通,常服淫藥,藥燥性發,血氣狂亂,御數老婦不足,更縛牝羊母豬與交。】
在朱棣親自撰寫的這部奇書中,他自己才是朱元璋一直最屬意的繼承人。懿文太子朱標,屢次忤逆父皇朱元璋,多有怨言,出言詛咒,靠陰謀詭計才保住太子位,終于天奪其魄,短命夭亡。
朱元璋病重時,本欲傳位給自己,豈料朱標之子、皇太孫朱允炆,矯詔篡位,之后更是重用奸臣,荒淫無道,無惡不作,甚至【強奸老母豬】(『更縛牝羊母豬與交』)。
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和朱允熥兄弟,更對著朱元璋棺木仗劍大罵,開懷大笑。
所以,朱棣才要奉天靖難,廢朱允炆之皇位,將包括朱允熥在內的朱標兒孫盡數囚禁。
順便把建文四年改成洪武三十五年,正是恢復大明正統。
因為此書太過于荒誕離奇,所以連後來的明朝皇帝,朱棣自己的子孫們,都不好意思當真。他子孫所修的《明太宗實錄》,就將朱標的「罪狀」減輕為:「懿文太子以柔弱牽制文義,不稱太祖意」
朱棣一度還準備篡改皇家玉牒,把朱標、秦王、晉王三個兄長,全都改成李淑妃所生的庶出皇子,
只留自己和同母弟周王是馬皇后所生的嫡皇子,徹底否決朱標一脈的繼承權,後來發現要改的記錄實在太多,太麻煩了才作罷。
明朝晚期公布于世的《南京太常寺志》,就留下了太子朱標與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的生母,均為李淑妃的記錄。
然而,李淑妃之父李杰的碑文記載,他生于1331年,只比馬皇后(1332年出生)大一歲,只比朱標(1355年出生)大上24歲。
這很難是外祖父與外孫的年齡差距。更有力的反駁,李杰是在朱標出生第二年,25歲才投奔朱元璋麾下的,他那頂多十一二歲的幼女李淑妃,又是如何在前一年生下朱標的?
或許,這就是朱棣當年入主南京后,一度想把三個兄長「變嫡為庶」,讓自己變成朱元璋嫡長子的證據,才在太常寺留下了相關記錄。只不過這個李淑妃的年齡實在不對,給她強行塞三個大好兒,也難以欺人,所以最終作罷。
也正因為朱棣自己捏造事實、篡改史料,是種種樁樁,鐵證如山,
所以對「朱棣自稱馬皇后所生嫡子」一事,從明朝晚期開始,就不斷地有人質疑,懷疑他其實就是個庶子,生母另有其人。說白了,就是一個人說多了謊話,于是公信力大減,真話也沒多少人信了……
堅持朱棣肯定是馬皇后嫡子的關鍵論點,是朱棣起兵時就自稱馬皇后嫡子,建文帝君臣卻根本沒有反駁他,指責他是「庶子冒嫡」,問題是,誰知道相關史實,是否經過了朱棣的大面積收繳與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