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當然是扯淡。
首先,在漢朝,一個已經被誅殺殆盡的呂氏有什麼被隱晦的必要嗎?
不說別的,真幫劉邦打下了魏國,趙國,齊國的韓信後來也謀反了呀,也族誅了呀,史記和漢書為啥不把這個人也錯記漏記了?後來的霍光霍去病為啥不錯記漏記了,以至讓好多網友認為擊破匈奴王庭和昭宣中興都是霍家的功勞?
呂澤功勞再大,籍此獲得的威望再高,能比得上呂后臨朝稱制的權威高嗎?能比得上韓信獨當一面滅國無數的威望高嗎?這倆人的史料都沒問題,咋就你呂澤這麼招人不待見?
另外再說如果這些歷史發明家說的都是對的,那麼為啥稱帝的是劉邦而不是呂澤啊?你呂家又是有錢,又是合伙的,人劉邦稱帝,只給你封侯的,你咋不提意見呀?哪怕呂澤死了,他的那群所謂的手下沒死吧,咋就在呂澤還有兒子族人的情況下就被劉邦無縫接收,每個人幫腔吱聲了呢?
你呂澤功臣排位不靠前,甚至討論第一功臣的時候連你份都沒有,就一個侯號好聽,這還叫軍中第二人?而且你呂家封侯的也就兩人啊,還沒劉姓子弟非呂雉親子的封王多呢,你呂氏憑啥就不敢叫喚的服了,這是合作關系下能搞出來的結果?
說白了,在漢初功臣的眼里,你呂家要不是皇后誰能高看你一眼?大家服的是劉邦的老婆跟你呂氏有毛關系?呂澤兒子呂產當政時期靠的也是呂雉庇護,而不是他父親呂澤遺留的功臣部舊,不然他呂氏大肆培植勢力的時候為啥要廣封子弟,而不用呂澤的老部下?
而且你看,呂后一死,還有人給呂澤的兒子呂產面子嗎?不都是想著趕快滅了他歸政劉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