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真的嗎?
這個提法我并不認同。我的判斷來自我個人的生活經驗。我曾經在公司底層、中層、高層都工作過,對不同的人群有較為深刻的理解。底層競爭更為激烈和內卷,中層則靠利益集群,高層則更看重個人修養。所以,不同的環境,人的發展與個人特質相關度是不同的。
大部分人群在中層、底層,所以競爭激烈,職位較少,所以更多需要「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激勵,能者勝出。能者并不意味著人品不好,反而很多有能力的人品性很好,他們更清楚自己所需、也有邊界、自己的心力集中在個人發展上,他們最終到達中層甚至高層。
在中層到高層這個分水嶺上,品德就成為了關鍵篩選因素。忠誠、正直、人品好是被人認可的基礎。絕大部分高級領導,都不吝惜帶教下屬,但需要下屬人品好,能和自己是一起的。這個層次,能力不是那麼重要,能力是隨著時間和經驗都可以持續增長,但心性已成,這是被培養的關鍵。
遺憾的是。
一些從象牙塔中出來的人,一方面被理論和思想熏陶著帶有生活理想主義;一方面又不能務實解決實際問題,為社會做出真正的貢獻,跟隨眾人,難以突出自己,又心有不甘。
現實和理想落差較大、個人所受教育和社會實踐有差異,往往會走到另外一個極端。
這是社會適應不良的體現。
過度補償。
我叔父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學業優秀、一表人才,自認為兩袖清風,正直、實誠、人品好這些品德他都有,問題是,他自認為自己也是如此,并以此為傲。但我所知,一個真正有格局的人,常思己不足,常謙卑學習,常向有成功事實的人學習。他不,他孤傲,他倔強。
于是,他不滿領導安排,和同事打架。他投訴檢舉領導貪污。他自秉不凡,認為自己是一個好的黨員。他認為自己是渾濁世間的一股清流;他認為自己是懷才不遇。
結局是悲催的,他在萬人大會上被集團單獨除名。
這次失敗給他打擊巨大。他再也沒站起來,事實也證明他能力不行,因為此后多年,他就潦倒混日子,失去了自己的價值感和方向。
說句不好聽的話。
不少自認為「正直、實誠」并以此自傲的人,很多是僵硬、固化、缺乏進取心;很多認為自己人品好的人,有不少是「超我道德極高,缺乏人性同理心」。
絕大部分人,當世生活,都比較一般。好的原本就不多。
好與壞的標準在哪呢。
在多元化價值觀更為普遍的今天,成功的定義也會越來越不同。但一個人真正的品格與風骨,是生活于當世的基礎,可能會遇見坎坷,但也會真正成長。而那些耍弄小聰明、心懷不善的人,終究會被人厭棄遠離,喪失發展機遇,也會因自己一時得逞,而失去更廣的發展空間。
2022.11.26 堅守本心,磨礪前行
我的直播:
11月份講座|當代心理咨詢師執業突圍之路 - 知乎 (zhihu.com)
10月份講座|心理咨詢師執業四大難關 - 知乎 (zhihu.
com)
9月份講座|心理咨詢師核心技能三節課 - 知乎 (zhihu.com)
8月份講座|心理咨詢師入行必修三節課 - 知乎 (zhi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