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神?~(′ε` )
先放兩張男神的照片壓場。
光看到這照片,少女心,少婦心……不管什麼心都要融化。而拍這張照片時,兩人正是春風得意馬蹄急,風頭正勁的時候。
一個憑借《瑯琊榜》,一個憑借《花千骨》,實現了口碑與收視的雙豐收。
時間才過多久,就有些不可同日而語的味道。
胡歌少年成名,一部《仙劍》名動天下。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
胡歌成名很早,快樂未必很多。
現在的時代和張愛玲的時代完全不同,演藝圈是名利斗獸場。
你敢下場,就有人敢撕。你越紅得快,撕的人越多。所有的臟水都會撲向你。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興起的明星都要經過一個萬人愛,萬人嫌,一邊是巨大的人氣,一邊是巨浪般的謾罵詆毀。
某薇,某冰,某影,某晗,某在綜藝上哭得梨花帶雨的小花都是最好的代表。
熬過去,百煉成鋼。
高峰——低谷——然后更高高峰。
胡歌是如此,車禍是他人生的低谷,最當紅的候,毀又毀在臉上。差點命都沒了。但他熬過來,在低谷里積聚力量然后爆發出來。
《瑯琊榜》《偽裝者》是爆款,觀眾看到一個和以往完全不同的胡歌。
沉默著,固執著,但又堅強無比的梅長蘇。
不曉得是不是宿命,出道即高峰的明星然后維持到演繹生命結束的很少很少,除非如山口百惠在盛名時就轉身退下,或如王菲特立獨行,自成風景。
某怡就更不用說,一部電影封王封后,所向披靡,洗得白白。某冰也是,當然某冰現在又陷入在低谷里。某影算是很好的例子。
很好理解,第一次的成名成腕大部分靠臉和運氣。經過低谷再往上走。第二次再大爆紅就是看實力。實力作品,實力說話。
霍建華一路走來,跌跌撞撞有,成名后的大低谷卻沒有。
兩位男神都愛惜羽毛,是不可多得極為注意私生活和私德的藝人(沒有抓到的實錘不算啊,私生飯別來杠,純屬娛樂一下)。
胡歌現在給人的感覺蠻皮,隨意而任性(鏡頭前)。第一個這種感覺的是葛大爺,活得通透,反而陶練出孩子般的純粹。
胡歌也把包袱放下,贊譽也好,詆毀也好,他把放在外界的注意力轉到內心。
霍建華就還是有包袱。
《如懿傳》一拖再拖,被于媽媽的《延禧攻略》強了個好。再播出時就……
迅哥也被這部戲搞得不行,雖然錢拿了,口碑下降。好在迅哥有多尊影后加身,影響還在可控的范圍。
霍建華就有點悲劇,在這個角色上投入了許多心血,最后變成了狗血。如果他看過原著《如懿傳》的小說,就會知道這里面乾隆實在不討人喜歡,人物太薄,沒有任何光輝點和閃光點。
《甄嬛傳》的雍正也夠壞的,但最后死了,人民群眾心里好歹舒坦一些。
《如懿傳》里如懿死了,乾隆還活著!許多人真是憤憤。乾隆在聞知如懿死后的表演,依稀中恍若見到馬教主的光暈。
不知是誰幫霍建華接的《如懿傳》,《如懿傳》溜過許多男主,梁朝偉都溜過。最后找了霍建華。很佩服他敢和訊哥對戲,迅哥什麼人物,大小屏幕轉換自如,多年的功底,一個眼神,就把人秒成渣渣。
章娘娘也壓著一部古裝,聽說當年也找過某一線小生。小生想了半天婉拒了娘娘好意,怕演不好砸自己場子。
胡歌的《蘭心大劇院》馬上要上了,男神完成了從小銀幕到大銀幕的轉換,希望他能成功。
霍建華在《如懿傳》后很久沒有營業,聽說如懿傳里的乾隆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抑郁了。
男神就是要求高。
看看跑男某男,電影拍的那叫一個尷尬 也沒見咋樣。
唉,不知世上有沒有哪部電影或電視能把兩位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