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明白一個道理,古代年齡習慣指虛歲,現代年齡習慣指周歲。古代女子二八及笄(即16虛歲,實際為14周歲),就可以嫁人了。因為女子14虛歲(即12周歲)就開始來月經,代表生殖器官成熟,可以嫁人產子了。所以,古代婦女28虛歲時(即26周歲),可能小孩已經差不多12虛歲(10周歲),真正的屬于少婦了。而按照女子生理年齡,21-35虛歲(即19-33周歲)是女子生命力最旺盛時期,曹阿瞞喜歡這個年齡段的女子并沒什麼奇怪的。女子超過35虛歲(即33周歲),陽明脈衰,臉焦枯,顏值退,即使懷孕也是大齡產婦,產子危險性極高。
其次,曹操所收集少婦基本上都是貴族女子出身,女方背后代表的是一個貴族家庭勢力。曹操可以通過此法拉攏對方勢力為己所用,迅速壯大自身。
東漢政治,其實可以劃分為帝黨、世家黨兩大流派。帝黨,即皇帝、太監、皇親皇族、國戚(即皇后、妃子的娘家人)之流;世家黨,即各地封疆大吏、世家大族,政府各級官員也基本上出自各地世家大族、官僚家屬。曹操收集少婦,其實就是拉攏世家勢力、挖世家墻腳。
其三,曹操祖父曹騰是東漢中常侍,即太監頭子,后以擁立漢桓帝之功封費亭侯。太監是皇帝近臣,皇帝辦事只能借助太監、外戚,皇親勢力是不敢借用的(因為皇親勢力大了,可以取皇位而代之)。所以,中國歷史上經常可見太監與朝中大臣相斗,實際上這是皇帝勢力與朝中大臣的斗爭。只是史書為文人所寫,太監功績被克意貶低、污蔑而已。曹操出身太監家庭,與士大夫出身的世家大族可能在身份地位上無法相比。
就象沒文化的現代人喜歡娶個女大學生為妻,平民家庭喜歡娶個高官女兒一樣,曹操娶個二婚、三婚的貴族女子未必沒有這種心理影響。士大夫出身的貴族家庭可能看不上二婚、三婚的貴族女子,但對于缺乏出身認可的曹操則沒有這種顧慮。至少,曹操娶妻后所生子女也流著貴族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