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有。
轉載自百度號:四木草堂,侵刪
遍觀古代史,凡是太子被廢,大都腥風血雨,難以善終,但是東漢卻是一個特例。
漢光武帝廢太子——劉強
第一位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太子,劉強。
漢光武帝劉秀,早年間立劉強為太子,後來劉強的生母郭皇后被廢,劉強異常恐慌,多次向光武帝劉秀請求離京就藩,劉秀便下令立劉莊為太子,改封劉強為東海王,同意劉強就藩的請求。
光武帝劉秀考慮到劉強太子位被廢,并不是因為過錯,于是對劉強非常優待,畢竟也是自己的兒子嘛,誰知道劉強就國后,仍然不安心,又多次上書去掉東海王的封號,劉秀不許,這件事便不了了之了。
後來太子劉莊即位,也就是後來的漢明帝。
漢明帝即位后不久,劉強就生病了,明帝就派太醫和沛王劉輔(劉強的同母弟)一起去探望劉強,但是劉強還是因病去世,明帝下令厚葬。
漢章帝廢太子——劉慶
第二位是漢章帝的廢太子劉慶。
劉慶被漢章帝立為太子后,因為母親宋貴人的事情,被廢為清河王,改立劉肇為皇太子。但是別看劉慶年紀小,卻非常懂得退讓避禍之道,漢章帝看兒子劉慶處處小心,也是非常心疼,便下令劉慶的太子位雖廢,但是衣服、依仗依舊與太子一個規格。
而太子也對這位被廢的哥哥非常友愛,二人「入則共室,出則同輿」,後來太子即位,便是漢和帝。
漢和帝即位后,劉慶更加謹慎,每次來京城拜謁宗廟時,都是半夜時分就早早到達等待,并且下令在路上遇到諸皇子的馬車都要避讓,要知道,這些皇子論輩分可都是劉慶的侄子啊!
後來漢和帝駕崩的時候,劉慶在殿前哭得死去活來,「嘔血數升」。
由此可見,劉慶確實是懂明哲保身的,最終,劉慶的隱忍也得到了回報。由于漢和帝的幼子漢殤帝未滿周歲而夭折,劉慶的兒子劉祜便被擁立稱帝,是為漢安帝,等于皇位又傳回了劉慶這一脈。
漢安帝廢太子——劉保
第三位是漢安帝的廢太子劉保。
漢安帝的太子劉保,因為讒言被廢,貶為濟陰王,後來漢安帝駕崩,劉保因為廢太子的身份而不被允許為父親守喪,只能在殿外悲號不已,文武百官,聞之無不掩面。
後來劉保得到宦官集團的支持,成功登上皇位,是為漢順帝。
如此看來,東漢的廢太子不僅都得到了善終,更有人還當上了皇帝,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其實與東漢提倡、注重儒家思想有關。儒家講究兄友帝恭,皇子們自小讀書也都是以儒家經典為主,因此雖然權力的斗爭依然殘酷,但命運的歸宿卻仍有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