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士私養重騎兵也就是逼乎圖個樂,但司馬師可是真的就在首都一天路程內的周圍私養了幾千死士還能不被發現,可想而知魏國朝廷已經失能到連戶口清查都做不好了
晉書·卷二:帝陰養死士三千,散在人間,至是一朝而集,眾莫知所出也。
司馬懿剛被架空,何晏等人直接劫公濟私,裝都不裝了
三國志·卷九:晏等專政,共分割洛陽、野王典農部桑田數百頃,及壞湯沐地以為產業,承勢竊取官物,因緣求欲州郡。有司望風,莫敢忤旨。
蔣濟掌管武官選拔時,買官賣官風行到被人編歌謠嘲諷,還是司馬師撥亂反正
魏略:故蔣濟為護軍時,有謠言「欲求牙門,當得千匹;百人督,五百匹」。宣王與濟善,間以問濟,濟無以解之,因戲曰:「洛中市買,一錢不足則不行。」遂相對歡笑。
玄代濟,故不能止絕人事。及景王之代玄,整頓法令,人莫犯者。
當然了,都是曹叡開的好頭
晉書·卷二十六:魏明帝不恭,淫于宮篽,百僚編于手役,天下失其躬稼。此后關東遇水,民亡產業,而興師遼陽,坐甲江甸,皆以國乏經用,胡可勝言。晉書·卷三十:魏明帝時,宮室盛興,而期會迫急,有稽限者,帝親召問,言猶在口,身首已分。
自高平陵以來,司馬家撥亂反正十余年,結果魏國西境潤去蜀漢的人多到高貴鄉公不得不下詔安撫人心,沒錯,「民有菜色」的蜀漢仍然能讓魏國百姓心向往之,側面說明魏國百姓在蜀漢尚能做牛馬,在魏國就只能是待宰的豬羊了
三國志·卷四:以隴右四郡及金城,連年受敵,或亡叛投賊,其親戚留在本土者不安,皆特赦之。
不過也沒啥奇怪的,到最后連夏侯霸這樣的魏國宗親都潤去蜀漢了,還反手就滅了數萬魏軍當投名狀
三國志·卷四十四:復與車騎將軍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于洮西,經眾死者數萬人。
這麼說吧,就曹叡晚期以來魏國這些亂象,要不是司馬家及時篡位,搞不好劉禪姜維真能還于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