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探望我媽。一起在廚房里混時間,她說,「我燒了魚。你愛吃魚吧?」
我說:「媽,我不愛吃魚。」
她說:「你不愛吃魚?」
我說:「媽,我不愛吃魚。」
她說:「是鮪魚呀。」
我說:「謝謝啦。我不愛吃魚。」
她說:「我加了芹菜。」
我說:「我不愛吃魚。」
她說:「可是吃魚很健康。」
我說:「我知道,可是我不愛吃魚。」
她說:「健康的人通常吃很多魚。」
我說:「我知道,可是我不吃魚。」
她說:「長壽的人吃魚比吃雞肉還多。」
我說:「是的,媽媽,可是我不愛吃魚。」
她說:「我也不是在說,你應該每天吃魚魚魚,因為魚吃太多了也不好,很多魚可能含汞。」
我說:「是的,媽媽,可是我不去煩惱這問題,因為我反正不吃魚。
她說:「很多文明國家的人,都是以魚為主食的。」
我說:「我知道,可是我不吃魚。」
她說:「那你有沒有去檢查過身體里的含汞量?」
我說:「沒有,媽媽,因為我不吃魚。」
她說:「可是汞不只是在魚里頭。」
我說:「我知道,可是反正我不吃魚。」
她說:「真的不吃魚?」
我說:「真的不吃。」
她說:「連鮪魚也不吃?」
我說:「對,鮪魚也不吃。」
她說:「那你有沒有試過加了芹菜的鮪魚?」
我說:「沒有。」
她說:「沒試過,你怎麼知道會不喜歡呢?」
我說:「媽,我真的不喜歡吃魚。」
她說:「你就試試看嘛。」
所以……我就吃了,嘗了一點點。之后,她說:「怎麼樣,好吃嗎?」
我說:「不喜歡,媽,我真的不愛吃魚。
她說:「那下次試試鮭魚。你現在不多吃也好,我們反正要去餐廳。」
我說:「好,可以走了。」
她說:「你不多穿點衣服?」
我說:「外面不冷。」
她說:「你加件外套吧。」
我說:「外面不冷。」
她說:「考慮一下吧。我要加件外套呢。」
我說:「你加吧。外面真的不冷。」
她說:「我幫你拿一件?」
我說:「我剛剛出去過,媽媽,外面真的一點也不冷。」
她說:「唉,好吧。等一下就會變冷,你這麼堅持,等著瞧吧,待會兒會凍死。」
我們就出發了。到了餐廳,發現客滿,要排很長的隊。這時,媽媽就說:「我們還是去那家海鮮館子吧。」
以上節選自作家龍應台的文章《母親節》
覺得這段對話比較切題。家長有的時候確實不能很好的換位思考,與之對話會覺得很累。他們可能體會不了孩子們細膩的心思,喜歡用自己老一套的標準來衡量孩子,甚至強制性的要求子女聽話。大多數時候,他們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而我也不認為這是錯,他們的一言一行都飽含著對子女的愛,只是可能用錯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