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六十七十年代可以養五六個孩子,而現在養兩個孩子都幾乎養不活?
查看全部 45 個回答
回答1
2023/09/16

ADVERTISEMENT

前幾天答了一些關于涿州水災的問題,里面有一個問題,是說為什麼不多在北方建一些水庫。

然后我就在回答里面說了一下,京津冀的水庫其實建的不少。

事實上,京津冀的水利設施,絕大多數都是一個時期修建的,也就是50——70年代這20多年間,其余的許多工程,真得都是修修補補的。

京津冀的水利格局,是在那場根治海河的運動中大建特建起來的。

這些工程包括但不限于,山區的水庫,平原的分洪道,以及各種引水渠之類的。

這些工程特別浩大,讓我現在想,我都難以想象當時怎麼組織起來的那麼多人。

事實上,如果你多去看看M選這五本書的話,就不難發現,在當時,還有不少其他的運動。

比如說赤腳醫生,再比如說掃盲,再比如說鄉下時不時地放電影。

如果你不了解這些歷史,大機率不太能理解為什麼六七十年代一個家庭能養五六個孩子。

ADVERTISEMENT

五六十年代的許多歷史現如今仍舊有人在記賬,舉個例子,比如說北京的那些四合院,上海的那些老洋房,現如今不少都是大雜院模式。

為什麼這些好房子會變成這種模式,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這些房子的主人在跑路在被打倒之后,由當時的負責人分給了在京滬漂著的群體。

說分,但不是給產權的分,而是給居住權的分。

現如今即便想住,其實都還是需要支付租金的,但是租金很低罷了。

而在鄉下,地主家的房子,這一間那一間的,也被分給了村里的貧民。

但是由于鄉下人少,所以這麼分,其實是分到了產權。

雖然我對M沒什麼感覺,但是我能在了解歷史之后,理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懷念這個人。

因為他的的確確做了一些歷朝歷代都沒做到的事情。

比如說分房子,那是真分。

ADVERTISEMENT

分地,那也是真分。

教育資源,是真給了。

醫療資源,也是真扶持了。

水利災害,那是真的做了相對的工程。

當然,受害者肯定是有的,比如地主,比如上山下鄉的知青,比如沒法遷徙的農民。

但是應該說,絕大部分人受益于這些事情。

理解了這些,就不難理解六七十年代為什麼可以養那麼多孩子。

因為對于當時的人來說,生活的成本真得不大。

房子不是自己花一輩子的心血蓋的。

教育也不是一大筆投資。

醫療更不是榨干最后一滴血的存在。

最重要的是,群眾普遍教育程度不高,也沒有必須過上哪種生活的想法。

低成本、低知識水平,必然會造就高生育率。

低成本、高知識水平,只能保證一個起碼的生育率。

而高成本、高知識水平,必然導致一個低生育率。

現如今就是這麼一個狀況,受制于成本的人,很難生育,而被知識水平拓寬了眼界的人,不想生育。

整個社會的財富沒有一個很好的分配。

無論是對演員開始查稅,還是對醫療系統開始反貪,之后或許還會對教師進行檢舉,畢竟公辦知名學校的老師,補課也有一大筆肥肉(全國最知名的那些學校,老師肯定也是魚肉),最后動刀子的,肯定是官僚系統。

整個社會的財富在哪些人手里,其實大家都知道,但是財富不流通,富人的錢流不下來,窮人還拼命地活著。

這種情況下,怎麼可能有心思養孩子。

當年除了那些運動之外,也得考慮另外的運動,比如說,對演員、對教師、對醫生、對官僚的那場運動,至少給了群眾一種錯覺,我頭上沒人敢壓迫。

現如今呢?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09/16
哪怕是現代,只要你敢,養小孩也是廉價的啊?產檢孕檢就只做醫保報銷的,其他的根本不碰。補品就吃醫院發的葉酸。生產去擠8人間,不上無痛不剖腹,咬牙生就完了。產婦的營養餐就是一天2個水煮雞蛋,嬰兒就吃母乳,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09/16
怎麼養不活了?你按照六七十年代的標準養不就行了先喂母乳,母乳沒了喂米糊糊,碾碎點維生素加里面能吃飯了就跟著大人一起吃飯每天兩個雞蛋衣服去拼多多買,一年也就五百塊,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買的時候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09/16
因為以前的不叫養,而是活著就行。養和活著兩個概念。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09/16
以前的老人,一天三頓稀飯小咸菜就能養老了,現在的老人為什麼要求那麼多幺蛾子?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6
2023/09/16
我一直覺得現在養娃的高成本是不正常的人類發展到現在,一個家庭生娃的數量正常應該就是大于等于2的要不然人類早滅亡了咱們國家的獨生子女才是非正常狀態只是幾十年來的政策+洗腦,已經改變了近幾代人的認知覺得只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09/16
《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看過沒?一家三代人,婆婆兒子媳婦小姑子小叔子外帶孫子,全擠在二三十平兩間屋。天天倒馬桶。小夫妻晚上睡覺,拉個簾子意思意思。婆婆和小姑子,就睡簾子另一邊。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09/16
國營大廠的托兒所,百天的孩子就可以送去了。收費非常低。現在國家給這個福利嗎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09/16
你以為是養了五六個孩子,實際是生了十個,活到成年的就五六個。我爸是個故事大王,我也特愛聽他講以前的事兒,以前他們的童年生活,我還真略知一二。自打記事開始,我記得我爸爸排行第二,奶奶一共四個孩子。後來我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09/16
因為教育產業化,以及各種匪夷所思的改革,主要是把托兒所,大多數公立幼兒園打掉了,變成私立幼兒園為主,讓幼兒園這個關鍵階段變得極其昂貴現在幼兒園入托就是一大難關,公立數量不夠,私立貴到普通家庭勉強承受一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09/16
別說五六個,人家九個孩子都能養活,還養的很好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09/16
這題艾躍進教授會!用事實說話,艾公千古!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09/16
八零年,生活水平達到「現在的生活水平」的時候,養不了六個孩子。我是七零后,我明確的告訴你,80當年的生活水平,是什麼樣子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09/16
我太祖一生在解放前養活了三個孩子。牛不?你們現在哭著喊著養三個孩子的都是家里有礦,不敢生不敢養。我太祖一個純純農民家庭在解放前就敢養三個孩子。為啥?實際上她生了10個孩子。就剩仨……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09/16
因為現在,是真把孩子當人養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09/16
想起來一對情侶剛交往情深意濃時,男孩對女孩說,你就是天使,我會把人間最好的都給你最后日子平淡,男孩對女孩說,家里有饅頭面條餓不死你就行了。這個故事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吧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09/16
我現在帶兒子在悉尼讀書,他讀個小學,我們倆一年要花四十萬,而我媽把我養了二十多年都沒花四十萬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09/16
望周知 以前的孩子不是養活的 而且死剩下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09/16
不用六七十年代的標準。按照我小時候的標準(90年代一線城市城里),現在養五六個孩子也養得起。吃:每周做一次肉菜,就是菜里放肉丁肉絲那種。一個月吃一次大肉(排骨,雞腿這種)改善伙食,過年吃好的。水果買每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09/16
因為計劃生育獨生子女政策執行了的那幾十年里,獨生子女家庭的數量急劇攀升,導致精養孩子的理念逐漸成為主流,大家不在以養活孩子為終極目標,而是以精養、富養為基準,孩子的數量少了,品質提高了。現在,大多數人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09/16
曾經的只生一個好,政府來養老,到今天的延遲退休,每一次變化都得到百姓的支持。三十年貸款買的房子,爛尾了,可是貸款每個月都要按時繳納,做個誠信的老百姓。有的人開著卡宴唱著歌,有的人光著膀子拖著車,卻被媒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