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上聯很應景,尤以「雨」寓「淚」,和「路上行人欲斷魂」有異曲同工之處,詠的是一個「傷悲」,堪稱佳妙。
我們逐字來看,先說風,
風可以對水,一虛一實,流水無情,以實對虛,以無情對有情。
再看攜,
這個字位于全句的中間,很關鍵。
風攜雨,是一種比較直白的描寫,下聯最好是個婉轉的動詞,我擬用「繞」來對「攜」。
然后看雨,
前面說了,雨和淚乃是上聯的題眼,它們之間既有著直觀的聯系,也有著情感的寄托。
唐朝詩人李商隱在《淚》一詩中云:
湘江竹上痕無限,峴首碑前灑幾多。
《述異記》里記載道:
舜南巡,葬于蒼梧,堯二女娥皇、女英淚下沾竹,文悉為之斑。
湘竹又稱淚竹,李商隱全詩都志在詠淚,但56個字中更無一「淚」,通篇用典,語帶雙關,非常高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搜來看看。
下聯的四七必須能讓人產生足夠的聯想,綜上,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現逐字對韻如下:
清對流,風對水,
攜雨對繞竹。
晚春對深夜,
含淚對吹簫。
(注,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從平仄來看,用「按」似乎比「吹」合適,但我推敲良久,還是覺得「按」過于含蓄,與「含」字重復了,遠不如「吹」精辟。此外,在古韻中,「吹」作名詞時是仄聲,大家千萬不要想歪了。)
上聯:清風攜雨春含淚,
下聯:流水繞竹夜吹簫。